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 第156章 县衙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第156章 县衙

作者:不如退而结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7 来源:小说旗

卫辞记得他幼时曾与舅舅讨论玉兰村案。

玉兰村是徽州府下一个小乡村,整个村子共有四十多人家,其中一大半都姓武。

武氏族人中有一个人叫武大,为人懦弱,却娶了个悍妇。

武大的母亲年迈后身体不好,所以下不来床。

武大的妻子不耐烦伺候卧病在床的婆婆,竟将婆婆活活饿死。

武大不敢违逆妻子的意思,眼睁睁看着老娘惨死。

后来此事被武大嫁出去的亲妹妹捅破。

因为情节实在太过恶劣,当地的知县判武大夫妻凌迟处死。

就连武大的族人和邻居都因知情不报遭了殃,被判杖责。

卫辞记得当初和舅舅讨论玉兰村案时,舅舅却说武大只是性子懦弱,不敢反抗歹毒的妻子。

最后却跟妻子一样被判凌迟,是否过了些。

如今卫辞再想起此事,舅舅何尝不是一个弱化版的武大呢。

若不是舅舅读了书,知道大周法律对子女不孝判的极严。

今天他又会那么果决的去报案吗?这些卫辞都不得而知,但他要先做好舅舅是这类人的准备。

如果最后是卫辞想错了,那最好。

若是他没有猜错,那提前有了防人之心,也可以避免母亲受到更多的伤害。

卫辞将目光转向卫岳:

“爹,你陪着娘去照顾外祖母,我去衙门走一趟。”

卫辞要去向闫知县打听一下,这件事接下来会怎么进行。

因为李荣一开始的举动并不是要伤林氏,而是奔着尔雅去的。

林氏是挡在尔雅身前才被李氏刺中,加之林氏的伤势并不算严重。

闫知县得知这些后,应该会尽力避免判李氏大不孝的可能。

因为治下出了“大不孝”的案件是会影响闫知县的考评的。

对于闫知县来说自然是能免则免,卫辞要保证。

就算闫知县不愿判李荣“大不孝”,也要让她脱层皮,从此再也不会出现在章阳县。

卫岳听到儿子的话点点头,待卫辞出门了便和尔雅一起来到林氏的房间。

看着躺在床上行动不便的林氏,尔雅向卫岳和卫辞提出,她要在章阳县照顾到林氏彻底痊愈再离开。

卫辞的探亲假只有三个月,如今已经过了一大半,还要留出在路上走的十天多时间。

他们本来的打算是这几天就走,先到青州休整几天。

然后把给卫家祖父祖母迁坟的事情办了,新建的祖宅和祠堂也要收拾。

还要找靠谱的人看守老宅和祠堂,等到这些事情都办妥了再北上。

现在尔雅没有心思做这些了,母亲因为自己受伤,她哪还有心情做别的事。

石头哥宋老三粗心大意,笨手笨脚,她也怕两人照顾不好林氏。

卫岳理解尔雅的心情,十分支持他,还表示要陪她一起留在林家。

卫岳好歹是林氏的女婿,丈母娘正需要人照顾,这个时候他怎能不在。

至于别的事就让卫辞先去忙吧,反正他也是个大人了。

很快衙门派了捕头来查看林氏的伤势,询问宋家人是怎么起的争执。

尔雅将李荣是如何伤到林氏的前因后果,清清楚楚毫无隐瞒的说了出来。

捕头又一一询问了石头与宋老三的说辞,并把她们的说辞记下来让他们画了押。

与此同时,卫辞到衙门见到闫知县后,闫知县的师爷已经粗略的审问了一番李氏。

一百杀威棒下去,李荣被打的哭爹喊娘,当即什么都招了。

果然听到李荣一开始并不是奔着要杀婆母,而是误伤了林氏,闫知县和他的师爷眼睛都亮了。

虽说李氏的罪行轻则流放,重则砍头,但对闫知县来说因为什么原因流放或砍头很重要。

就在闫知县为自己的官帽考虑要不要从轻处罚李荣时,卫辞上门了。

听说卫辞前来拜访,闫知县立刻起身出门迎接,见到卫辞后他拱手行礼:

“下官见过卫大人。”

卫辞挥手:

“闫大人不必多礼,你是本县的父母官,以后不用这么客气。”

闫知县将卫辞迎进厅内坐下,卫辞直奔主题,提及李氏一案。

能在官场上混的自然没有笨人,闫知县思及李氏一开始想要伤害的是她的大姑姐。

而李氏的大姑姐不正是卫辞的母亲,闫知县顿时明白卫辞是不想轻纵了李氏。

但他也不想真让李氏坐实大不孝的名声,影响自己的升迁。

于是闫知县顿时改了轻判李氏的主意,眼珠一转道:

“大人放心,虽然李氏是误伤婆母,但她终究起了杀人的心思。

再加上刺伤的又是她的婆母,十分可恶。

恐怕这结果难免要将她流放到那苦寒之地,做一辈子苦役了。”

古代的知县虽然能判砍头之类的刑罚,但真正掌握生杀大权的还是皇上。

李氏若是被判了死刑,那还要上报到刑部,再由刑部交由皇上复核。

如此一来反倒麻烦,倒不如流放苦寒之地,办起来还快一些。

卫辞闻言沉思了一会,闫知县见卫辞不说话,心瞬间提了起来,生怕卫辞不满意。

在闫知县不安的目光中,卫辞才点了点头:

“闫大人是这章阳的父母官,劳苦功高,行事自然也是公允的,只是李氏与本官的关系…”

说到这卫辞停顿了下来,闫知县闻言立刻道:

“李氏是宋家的人,与大人有何关联?

大人放心,外人绝不会得知李氏曾是您的舅母。”

闻听此言,卫辞这才对闫知县露出笑意。

卫辞身边前几天刚出了一个赌博袭击衙差的舅姥爷。

如若再出一个刺伤婆婆的舅母,引得满城风雨。

那外人难免会猜测卫辞的亲戚皆是违法乱纪之辈,这定会影响到他的名声。

所以对于李氏的事,卫辞自然希望闫知县低调处理。

与闫知县谈完后,卫辞起身告辞。

回到宋家,他第一时间让舅舅宋清石去官府登记他休妻一事。

卫辞不希望李氏再与自己还能有任何关系。

接着又听到尔雅告诉她,暂时不与他一起上京。

卫辞虽然觉得这是应该的,但也忍不住烦躁。

此次回章阳县出了这么多岔子,他下意识不想让父母继续留在此地。

尤其是他不在的时候,若再出些什么事可怎么办。

但外祖母这副模样,卫辞也不能劝母亲不管不顾。

之后卫木匠与周三娘听说了宋家之事,也决定先留下来,等林氏好转再与卫岳与尔雅一起上京。

对此卫辞倒没反对,他也正有此意。

他回京以后要到翰林院报到,根本没有时间顾及爷爷奶奶。

倒不如让爷爷奶奶等段时间,跟着父母他们也有人照料。

接下来的几天宋家一直都没得安宁。

先是石头去李家接春生,李家却不愿把孩子还回来。

李父李母希望石头看在曾经的夫妻情分上放李荣一马。

还说要石头想办法把李荣放出来,他们才能把春生送回宋家。

石头听到李家的要求后气的放话说要再去衙门报官。

李荣的嫂子生怕官府把自己的丈夫也抓起来,于是自作主张的把春生带出来还给了石头。

没了外孙子这个把柄,李家二老又打起了外孙女的主意。

他们在宋家大门口大喊着宋荷的名字,大吵大闹质问宋荷,你娘都关到牢中了,你怎么还坐的住!

宋荷只是十几岁的小女孩,哪里受得了这种道德绑架。

她躲在房间中听到外面外祖父外祖母的高声质问,立刻心神大乱。

忍不住跑出来跪到林氏面前,一脸悲痛的求奶奶放了她娘。

还说奶奶若是生娘的气,她愿意替母亲跪到奶奶消气为止。

林氏的伤口还没痊愈就被孙女这样道德绑架,一时气的险些提不上气昏过去。

林氏喘匀气后大怒,指着宋荷的鼻子骂道:

“你到底还记不记得自己姓什么?

你娘从小就嫌弃你这个闺女,是谁一把屎一把尿的照顾你长大?

你现在胳膊肘往外拐,为了你那个要杀我的娘跑到我面前气我!

你爱跪就去跪,有能耐你就把腿跪断,就当我白疼你这么多年!”

今天哪怕是春生来林氏面前哭闹下跪,林氏都不会这么生气,

毕竟李荣是真的把春生当眼珠子疼,可宋荷不是。

李荣怀她时和公公婆婆闹过一场,还险些被休。

就指望生个儿子让宋家人对她低头,结果生下来的宋荷却是个女儿。

生完后还有些伤了身子,大夫后不好好养几年,以后恐怕子嗣艰难。

李荣自打那以后就不待见宋荷,觉得她是个丧门星,从小是林氏抚养的宋荷。

后来宋荷渐渐长大,尔雅在卫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卫辞读书也有了功名。

李荣看尔雅十分喜欢宋荷,又看出卫辞将来有大出息。

起了把女儿嫁到宋家,以后让卫辞照拂儿子的心思,才开始正眼看宋荷。

这些事发生时宋荷已经很大了,林氏不相信她不记得她小时候李荣是怎么对她的。

现在宋荷却为了李荣不顾自己身上的伤口还没好就过来气自己,林氏是真的伤心了。

宋荷看到奶奶这么生气也被吓了一跳,奶奶指责她的话更是让她不知该如何反驳。

可就算她娘儿时对她不好,那也是她娘啊。

如今她娘被关在大牢,她这个做女儿的若是不管不问,外人定会指责她冷血无情。

且她私心不想让她娘跟她爹分开,娘若是出不来,以爹的年龄定会再娶。

到时候有了后娘,她弟弟指不定会被怎么磋磨呢。

想到这宋荷为母亲求情的心又坚决了一些,她顶着林氏的盛怒坚持道:

“奶奶,你就当为春生想想,春生还小,离不开我娘啊。”

尔雅本来在厨房给林氏熬药,听到林氏的房间的动静跑过去查看情况。

正好听到宋荷的话,这让她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冷声插话:

“都快十岁了哪里还小?卫辞在春生这个年纪都已经秀才了,春生却还要父母哄着睡觉!

我看不是春生离不开你娘,是你娘离不开春生吧!”

李荣养孩子的方式和世上溺爱孩子的家长没有任何区别。

都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化了,天天把孩子拴在身边。

林氏和石头因为她对春生的教育方式吵过不知多少架。

但每当林氏和石头一有意见,李荣就大吵大闹。

说婆婆丈夫见不得她疼儿子,还隔三差五带儿子回娘家。

李荣从少女时期就偏胖,后来嫁进宋家后体重更是蹭蹭往上涨。

怀孕的时候还疯狂进补,现代医疗科技那么发达,都要让孕妇控制体重。

在医疗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孕妇超重更是会有生命危险。

因此李荣两次生孩子都十分凶险,生下春生后大夫就断定她此生难有子嗣了。

对于春生这个唯一的儿子,她自然要当眼珠子疼。

宠的儿子都快十岁了还跟个智障一样,还不准别人有意见。

在尔雅看来李荣离开春生倒是好事,起码还能掰正一下。

宋荷听到尔雅的话却有些怨恨,她知道姑姑不喜欢她娘。

可她娘如今都在牢中了啊,为什么姑姑还要落井下石,就不能宽容大度一回吗?

宋荷当即对尔雅怒目而视:

“姑姑,你已经把我娘害的这么凄惨了,为什么还不能放过她?

那天要不是你来我家,我娘也不会跟爷爷奶奶还有我爹吵架。

她也不会被气的发疯才误伤了奶奶,这一切都是你的错!

你既然去了青州你还回来干什么?你把我娘害的那么惨你不怕遭报应吗?”

这一刻李荣曾经在宋荷耳边洗脑,说尔雅日子过好了就看不起娘家,也看不上她这个侄女,不愿让她嫁给表哥的话全部在宋荷脑海涌现。

让宋荷对尔雅的怨恨瞬间达到顶峰,她满脑子都想着要是姑姑没回来就好了。

如果姑姑没回来这一切也不会发生,她娘不会失去理智误伤奶奶,那他们一家就还好好的。

要是姑姑不看不起她们家,要是姑姑让她嫁给卫辞表哥,要是姑姑让表哥教弟弟读书,那他们就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表哥又没有别的兄弟,扶持春生有什么不好?春生长大了会回报表哥的啊。

这明明是两全其美的事,姑姑为什么就是不愿意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