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 第159章 变故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第159章 变故

作者:不如退而结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7 来源:小说旗

程佑安性格比卫辞外向的多,听到尔雅给他做衣裳了,顿时眼前一亮。

他自顾自往屋里走:

“干娘,快给我看看你给我做的衣裳,大一点也没关系,我马上就壮回来了。”

程佑安会试排在一百多名,心惊胆战生怕自己落到同进士。

那段时间吃不好睡不好,可不就瘦了。

后来他擦着尾巴进了二甲,外公又逼他考馆选进翰林院。

程佑安生怕辜负外公的期望,心惊胆战怕自己考不上,又瘦了一些。

好在程佑安的外公人脉广,就是看在他外公的份上,翰林院的掌院学士也把他录取了。

如今程佑安是翰林院的庶吉士,没有品级。

他要在翰林院白干三年,这三年他还没有俸禄,只有粮食补贴。

三年参加翰林院的留院考试,若是考中就可以做翰林院正七品编修。

考不中,好一点会被分到朝中六部,不好的话,说不定就要去做地方官了。

不过想要升官快的话,去外地做地方官是难免的。

古代当官也是要有地方资历的,光在京城混,没有拿的出手的实绩,将来升官就困难。

卫辞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就是先在翰林院待上三年,一是镀金,有翰林院经历。

二也是在皇上面前刷个脸熟,让皇上对他印象再深刻一些。

翰林院之所以清贵,地位高崇,就是因为他实际上是皇帝的秘书处。

你在的别的地方干,不到四品不能上朝,也就不能见皇上。

但在翰林院,哪怕你是七品编修,也是有面圣资格的。

卫辞打算在翰林院干完三年后,就让老师调他到外面做地方官。

到时候他也不打算去太繁荣的地方,繁华的地方虽然日子舒坦,也能捞油水,可是难出干绩。

穷山恶水地方偏,一来升官容易,二来卫辞相信以自己的能力,能带着百姓把日子过好。

等他有了出众的功绩,三年一升官,他最多只需在地方待六年?

加上陈党和老师的扶持,再回京城时,他就有把握升到三品,最低也是四品,有上朝的资格。

届时他还不到三十岁,到那时筹谋入阁一事就容易的多了。

这是卫辞的职业规划,程佑安就不行。

他起步就比卫辞低两级,再如何努力也不可能在三十岁前升到四品了。

所幸程佑安也不是多么胸怀大志的一个人。

因为只要一想到自己出息了,他爹和他那个异母弟弟会跟着沾光,他就没有动力了。

尔雅与程佑安两人兴致勃勃的走进屋里去看衣裳。

晚进门一步的卫辞连尔雅的面都没见上。

程佑安在现代算是型男那一类,所以尔雅给他做衣裳不会往柔弱书生靠近,多用金色滚宽边,显得富贵,

程佑安最喜欢干娘给他做的衣裳,一上身他的颜值就跟着上涨至少两个度。

别说女子爱美,其实男人的爱美程度也不比女人差。

快两年不见,尔雅闲着没事时给程佑安做了好几套衣裳。

程佑安爱不释手,当场就要给卫辞借屋子试衣裳。

卫辞看他那没出息的样子,险些没丢了形象翻白眼。

他忍不住对程佑安道:

“试什么试,赶快去洗手吃饭了,我已经让侍墨回程家说你今天不回去吃饭了。”

程佑安对卫家都很熟悉,无论是卫木匠周三娘还是王婶。

在卫家人面前他也不用讲究什么卫家人今天刚到,会不会麻烦之类的。

立刻一脸高兴道:

“还真好久没尝到王婶的手艺了,我今天要多吃点。”

尔雅和卫岳最喜欢程佑安得一点就是他活泼,当然了在外人眼里这是不稳重。

可卫辞自小就乖,卫岳与尔雅养孩子从来没体会到热闹的感觉。

在程佑安身上两人正好感受到了这种感觉。

饭桌上程佑安还提议等休沐的时候,要带尔雅卫岳与卫木匠和周三娘逛京城。

卫辞闻言再也忍不住冲着程佑安翻白眼,这是他的工作吗,就在这抢活干。

程佑安这段时间是真的不太想回程家,他早就到了成亲的年纪。

之所以拖到现在还未成婚,一是他的父母都对他不上心。

二则是他的外公希望他考中功名后,给他找个能罩的住他的老丈人。

可自从他考中进士以后,他的继母突然就对他的婚事上了心。

还一直在撮合自己亲妹妹的女儿和程佑安。

她继母亲妹妹的女儿,程佑安一听就知道这个女孩将来绝不可能和他同心。

就算对方千好万好跟他一条心,但一想到对方是继母的侄女,程佑安也不是膈应的不行,绝不可能和她恩爱白头。

如此一来这桩婚事程佑安自然百般不同意,。

这两天在家正和程有为闹腾,导致他很不耐烦回家。

所以在卫家吃完饭,程佑安还想和卫辞抵足而眠,卫辞毫不客气的拒绝了他。

他还想着晚上跟父母商量去老师家拜访一事,哪有时间跟程佑安抵足而眠。

程佑安被拒绝后唉声叹气,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

上京一路辛苦,一家人用完晚饭送走程佑安后,天还未彻底黑下来卫木匠和周三娘就困的睁不开眼了。

王婶烧了洗澡水,帮着两人好好洗了热水澡,然后去休息。

尔雅与卫岳也坐船坐的腰酸背痛,想要早些休息。

可作为父母,他们如何看不出今日儿子虽面上不显却有心事,似是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

等卫木匠与周三娘去休息后,尔雅把卫辞拽到东厢房的书房中,直奔主题道:

“儿子,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跟爹娘说?”

卫辞闻言无奈一笑:

“儿子有什么事都瞒不过娘。”

其实不是瞒不过,是人在亲近的人面前会下意识放下防备与伪装。

说起此事卫辞也有些不好意思,倒不是提起自己的婚事羞涩。

而是父母刚刚进京,未能好好休息就要劳烦他们为自己忙碌。

偏此事老师催的又急,已经耽误不得了。

卫辞对尔雅与卫岳道:

“爹,娘,恐怕你们明天就要到文家走一趟了。”

尔雅闻言有些惊讶:

“这么快?可是有什么变故?”

文大人是卫辞的老师,对卫辞有教导之恩,他们一家此次上京去拜访对方是应该的。

只是今天刚到,明天就去拜访是否有些仓促。

总要收拾一番,什么都备齐了再去拜访,也显得隆重些。

卫辞这么急切的让他们过去,尔雅只能猜测是有什么事急着要办。

卫辞点头,神情严肃:

“是有一些变故。”

此事还要从陈阁老说起,卫辞自从拜入文源清名下的那一天起,就从未想过对方是做慈善收自己为徒,并用心培养。

老师收他为徒是看中了他的天分,同理他拜在老师名下,也是因为知道自己能得到扶持。

陈党会为自己的前程保驾护航,作为回报,卫辞自然也有责任维护陈党这个利益团体。

所以考中进士后,文源清与王夫人理所当然的为卫辞挑选相看妻子,无论是卫辞还是尔雅与卫岳都并无任何异议。

但是这一年多文源清与王夫人和卫辞相处下来是有感情在的。

他们为卫辞挑选的媳妇固然有拉拢对方壮大陈党的意思。

但同时他们也真心希望卫辞能得一个贤内助,并且这个贤内助也能帮扶卫辞的前程。

这本是件两全其美的事,王夫人这几个月也选好了人家,万万不曾想陈阁老变了主意。

陈阁老出身姑苏陈家,是真正的书香世家,底蕴深厚,为陈阁老上位提供了不少助力。

陈阁老上位后也用自己的影响力使得陈家更加如日中天,这一切本是良性循环。

但许是老天看不下去陈家的繁荣昌盛,到了陈阁老下面这一代,偌大的陈氏家族竟然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人才。

陈阁老虽然官至次辅,可他年纪已经大了,下面一代无人顶上,陈家将来没落是必定的。

尤其是上个月,陈阁老重病了一场,他越发感觉力不从心。

所以起了在自己退下来前,为陈家找个保障靠山的想法。

能让陈阁老做依靠的人,自然只有皇上的那些龙子,而陈阁老选中的人正是当今太子。

文源清并不赞成陈党参与党争,因为党争实在太过凶险不可控。

文源清的前任领导刑部尚书林进清不就是因为投靠太子遭到赵王报复,陷入了科举舞弊案中,最终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

且不说太子不知将来能不能成功登基,就是太子最终登基了对林家又有什么帮助呢?人都快死绝了。

文源清不想重复林进清的悲剧,陈党以前也并未插手这些事。

所以在察觉到自己老师的意思后,文源清当即就表示了反对。

奈何陈阁老心意已决,非文源清能劝服。

如今他唯一能做的只有尽量撇清陈党与太子的关系。

王夫人刚开始为卫辞相看妻子时,就曾听人说太子妃的娘家侄女看上了卫辞。

当时文源清并不想太子扯上关系,所以只说卫辞有了心仪之人。

文源清与王夫人为卫辞挑选的妻子是如今翰林院掌院学士的孙女何琇莹。

翰林院掌院学士为从二品官职,何掌院是皇上真正的心腹重臣,他的孙女本来是卫辞踩高跷也够不到的存在。

但谁让卫辞除了才华横溢,连中六元,让何掌院对他印象极好不说,还有张让女子神魂颠倒的脸呢。

他高中状元打马游街那日,何小姐恰巧也在观看的人中,并对之一见钟情。

何掌院的儿子何大人虽然为人木讷,在工部至今没干出什么名堂,却是个实实在在的女儿奴。

得知女儿看上了新科状元,二话不说就帮女儿筹谋,卫辞这才有机会跟何家结亲。

本来此事可以慢慢商量着来的,陈阁老一开始对这桩婚事也没什么意见,还十分支持。

唯有何琇莹的母亲深知女儿嫁人不能只看男子,公婆家风也极为重要。

何母顾虑卫辞出身农家,担忧卫家双亲是粗鲁不讲理之人。

所以一直要求一定要见见卫辞的父母,才能继续往下谈婚事。

文源清见过尔雅与卫岳,知道两人并不是何母顾虑的那种人。

想着待到卫岳与尔雅进京与何母见上一面,这婚事就能成了。

哪知天有不测风云,就这么短时间内陈阁老会变了想法。

如今陈阁老还只是私下在接触太子,此事瞒的极严,并无外人知晓,何家自然也不知道。

若被何家人得知陈阁老在接触太子,那这桩婚事是定不能成了。

何掌院作为坚定的保皇党,是绝不会愿意和党争扯上一丝关系的。

且等到陈阁老与太子彻底默契下来,届时定会撮合卫辞与太子妃娘家张家的婚事,那是文源清最不想看到的。

所以他想抢时间,在何家不知道陈阁老的想法,陈阁老与太医也没彻底默契下来前,将何家这桩婚事完全落实。

如此一来,何家想反悔也完了,陈阁老也没办法再打卫辞婚事的主意。

卫辞将这些事用最简洁的语言跟尔雅与卫岳大致说了一下。

两人听完卫辞的话脸色都有些难看,没想到儿子的婚事还有这么多波澜。

不过尔雅是赞同文源清的意思的,党争这种事,像他们家这种家底薄的,是万万不能掺和其中的,稍不留意就被当了炮灰。

那些皇子凤孙在争夺大位时绝不会吝啬炮灰的牺牲。

了解完这些事尔雅恨不能今晚就去文府,然后把卫辞与何家女的婚事定下来。

她与卫岳对视一眼,没再跟卫辞多说什么,而是立刻开始去准备明天到文家送的礼。

文家这一年多一直照顾卫辞,作为父母尔雅与卫岳自然不能失礼。

此次进京他们自身的行李虽然没带多少,却带了很多徽州特产,就是用来送人的。

都是一些茶叶,漆器,砚台,木雕等等,能拿的出手的。

本来尔雅还想着准备些江南的绸缎绣品送给王夫人,但现在时间来不及准备了。

她从卫岳收藏的玉石里挑了一些能做珠宝的原石代替。

至于绸缎衣裳这些东西,等到花容阁与云衣阁正式开业后再送也不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