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 第235章 贺喜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第235章 贺喜

作者:不如退而结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7 来源:小说旗

不过马母虽然嘴上骂几个儿媳妇,可她心里也清楚,如今家里的情况确实不适合幺儿继续读书了,否则这个家迟早要散。

因此嘴上骂完几个儿媳妇后,马母转身从藏钱的小箱子里摸出二两银子塞入马子俊手中,小声嘟囔道:

“幺儿,爹娘也不能一点也不顾你几个哥哥,这二两银子你拿着。

以后家里情况好点,爹娘还是会继续供你读书的,只是眼下…”

母亲的未尽之言马子俊听懂了,对此他并无怨怪之心,家中已经尽最大的能力供他读书。

他没资格怪谁,只是有些心软,父母一把年纪,还要为了他与儿媳闹不和,说来说去,都是他的过错。

母亲递给他的二两银子马子俊也没脸收下,连忙退了回去:

“娘,我此次县试府试已经花了家中不少银钱,哪还能再要你们的钱。

这二两银子你们收好,我识字,过两天去县城找个活计做也能补贴家用。”

马子俊与母亲就这二两银子推来推去,一个不要,一个非要给。

最终还是马父发话,让马母把银子收了,家中没剩下几两银子了,不能都给幺儿花,否则那几个又要闹了。

只是马父也可惜小儿子那么好的天赋就这么白白浪费。

不过要怪就怪他生在他们老马家,这就是他的命。

马子俊与父母一起感伤着,如今他心中纵有再多不甘,也只能努力咽下,人还是要认命。

就在马子俊已经选择认命时,突然外面隐隐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

马子俊心情不好,听到这热闹的动静也懒得出门查看。

马家父母虽然也没心情,但还是向外眺望。

不知村里哪家要办喜事,都是一个村的。

为了人情往来他们总要搭把手帮忙的。

马子俊的哥哥嫂嫂听到动静也都走出屋子看看是个什么事。

马大嫂心气正不顺,现在选中嘟囔着:

“谁家办喜事,好大的排场,这敲锣打鼓的,远远就听到了。”

说话间众人竟感觉声音竟离他们家越来越近。

这下众人心中更加好奇,不由自主走出远门想看看到底什么喜事。

马家父母也从屋中走出,想要出门看热闹。

但还没等他们一家走出大门,就听到门外有人高声喊着:

“贺,灵川县,桃花镇,马家村马子俊荣登乙丑年进学榜第四名,恭喜马相公。”

闻听此言院中的马家人俱是一愣,一时间众人都没反应过来。

唯独马母一拍大腿,喜上眉梢道:

“我儿这是中榜了啊!”

说着就吆喝几个儿媳妇道:

“快开门,我儿中榜了,这是有人来家中报喜。”

马父也回过神来,顿时大喜过望,可随即又有些心疼。

他之前听人说过,读书人科举中榜都有衙差来家中报喜。

可他们也是要打赏的,听说赏银至少二两起步。

如此一来,倒不如不让这些衙差前来报喜。

只是这次来他们马家的衙差倒是懂事,在门口大声吆喝着。

如此一来,全村人都会知道他儿子是童生了,真是扬眉吐气。

马母让儿媳妇去开门,马父也吩咐几个儿子:

“快把你们弟弟从屋里叫出来,这大喜的日子。”

马大哥反应快,一溜烟跑进屋喊弟弟去了,马家大嫂也打开了大门。

报喜的队伍已经快走到马家门前,马家村许多村民听到动静都出来看热闹。

报喜的队伍后面还有村民跟着,马家村村民看着这又是敲锣打鼓,又是舞龙舞狮,忍不住满眼羡慕道:

“我记得马家马小子不是才十六岁吗?听说去考的是个童生,这咋报喜这么大动静呢?

前两年邻村王家也有个人考上了童生,怎么那报喜的无声无息的,都没几个人知道,王家还倒贴了二两赏银。”

“这谁知道啊?兴许是马家小子考的特别好?”

一群村民跟着报喜的队伍来到马子俊家门前,个个都眼红极了。

这真是风光啊,官家请来的舞龙舞狮,还有衙差敲锣打鼓,高声吆喝。

此次就算马家掏二两赏银,有这么风光那也值了。

马子俊迷迷糊糊被大哥拉到门前,此时马家门前热闹极了。

乡下人日子平淡,甚少有这么热闹的时刻。

锣鼓声响彻云霄,金龙上下翻飞腾越震颤。

舞狮人踩着鼓点腾挪,彩球在狮子口中翻飞出残影。

看着舞龙舞狮队舞的正兴起,马家人一时竟不敢上前招呼。

舞龙舞狮表演的途中,还有衙差拿出早就准备的鞭炮,在马家门前当场燃放起来。

噼里啪啦的声响把整个村子的人都吸引了过来。

许多小孩在鞭炮燃放后跑着去捡哑火的小炮仗。

马家人见此情形表面心中都有些慌张,这么大阵仗,此次他们要打赏多少赏银啊?

马父示意马母赶紧去拿些银两出来,否则待会不够可难看了。

好不容易等舞龙舞狮表演完,马家村的村长也赶了过来。

他是有点见识的,连领头敲锣举牌子的几人。

虽然皆是一袭红衣,但脚穿官靴,腰配官刀,一看就是衙门的人。

因此连忙上前打招呼道:

“几位官爷远道而来辛苦了,马老三,还不赶紧把几位官爷请进去喝些茶水歇歇脚。”

马父听到村长的话连忙赔着笑脸迎上来:

“几位官爷里面请,到家中喝杯茶水吧。”

古代的小吏最是难缠,官员不下乡,他们是代表朝廷接触贫民百姓的人。

手里又有点权利,因此在百姓面前一向吆五喝六,马父已经做好了今天要割肉的准备。

不曾想平时眼高于顶的官爷,这次却谦虚的摆了摆手道:

“不用不用,来之前知府大人交代我等,绝不能占百姓一口水的便宜,所以今日之事就在门口说即可。”

其实卫辞有这个要求就是为了让衙差当着广大百姓的面宣传这等喜事。

让所有人都看到哪怕是考中童生也十分的风光。

接着衙差又对马父道:

“今日我等是来贺马子俊马相公进学榜第四名的喜事的,请问,哪位是马子俊马相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