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 第238章 来信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第238章 来信

作者:不如退而结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7 来源:小说旗

文源清写完对卫辞的叮嘱后,略微犹豫一番,又将朝堂上陈党残存的人脉尽数交给了他。

虽说陈党的人死的死,散的散,已经不剩下什么。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有些人说不得就能帮上卫辞的忙。

只是卫辞将来若是真用到了这些人,那以后难免也要扶持他们。

用与不用,文源清交给卫辞自己决定。

写完信命人送出去后,文源清叹了口气。

王夫人坐在一旁绣花,看他又叹气忍不住道:

“给讼之写了什么让你皱眉苦脸,唉声不断的。”

文源清没有回答王夫人的话,反而道:

“以后你跟宋夫人生意的就断了吧,再写封书信送到宋家,让他们不要再送东西过来了。”

就算他跟卫辞的师徒关系斩不断,那就减少来往,让世人尽量想不起来吧。

卫辞前途无量,还是不要被他这个老师连累了。

王夫人闻言沉默了一瞬,这次她没有问为什么,而是轻声道:

“知道了。”

自从文源清辞官后,尔雅生怕墙倒众人推,文家的日子不好过。

文源清是卫辞的老师,帮了卫辞很多。

眼下卫辞不在京中,宋家也无第二人当官。

对于文源清的事她帮不上手,只能送点银票物资。

怕文家人不收,尔雅用的是分红的名义。

她和王夫人合伙开了店铺,挣的钱两人五五分。

一开始尔雅送去文家的钱,王夫人倒是收了。

可自从她回老家没多久,她再派人送去的礼物和银票,王夫人就尽数退了过来。

还说京中的生意因为她人不在京中,以后也不做了。

尔雅哪里看不出这话是托词,两人合开的店铺王夫人之前也没怎么管过。

她只需在家收分红即可,哪里存在什么她人不在京中就做不了呢。

尔雅还想再跟王夫人书信好好沟通一番,但文家来人态度坚决。

坚持生意以后不做了,尔雅没办法,只能把王夫人当初的出资返还给她。

文家人本还不想收,但尔雅坚持不收钱她就当这生意还继续一起做,文家人这才把银票收下。

文家人走后尔雅心情低落,王夫人是她京以后交的第一个朋友。

现在她离开了京城,还一副要与卫家划清界限的模样。

尔雅心中隐约知道,其实文家这样做是为了卫辞好。

可想到以后很难再与王夫人见面,尔雅心中就难受。

卫岳看她心情不好,又思及如今京中渐渐乱了起来。

当今皇上年纪大了,几位皇子却都是正当壮年,蠢蠢欲动。

以后不知还要闹出多少乱子,卫辞都来信说准备在静江多待几年,想要躲过党政的乱象。

既如此,那他们也回徽州算了。

爹娘年纪也大了,人老思乡,他们早就想回徽州,只是怕给他们添麻烦,一直没说。

如今卫辞不在,倒不如回徽州住几年。

卫岳向尔雅说了这个提议,尔雅闻言也觉得挺好。

她在京中的花容阁与云衣阁都已经走上正轨,分店都开了好多家。

制作胭脂水粉的工厂,女工都招了好几千人了。

这些都运转良好,根本用不着她插手。

还有京郊新建的学区房也已经陆续建成。

皇家书院虽然还未完工,可很多官员已经盯上了。

有些人未雨绸缪,已经开始向尔雅预定房子。

如今房子都定的七七八八了,以后她坐收房租即可。

如此想来,她眼下离开了也不耽误什么。

于是尔雅与卫岳一起坐着马车去了京郊,向卫木匠与周三娘说起回徽州的想法。

卫木匠与周三娘听到卫岳的提议,激动的连连点头,恨不能立刻去收拾行李。

人老思乡,卫木匠如今身体虽然还很硬朗,但他总怕哪一天就客死他乡。

他虽没有生在徽州,但在徽州长大,将徽州视为故乡。

更别提卫岳还在徽州置办了卫家的祠堂与墓地。

晚年生活,比起繁华的京城,他更想留在徽州府。

跟卫木匠与周三娘说完这个消息后,尔雅也开始准备起来。

首先是跟她一起做生意的荣家人,她要走了总要跟别人说一声。

还有何家那些亲戚,她走后还要拜托何家人帮她看下宅子和生意。

陆陆续续忙活了大半个月尔雅才把这些事都搞定,行李也收拾完毕。

此次回家,她们准备走水路,古代路况不好,比起走陆路,自然是水路平稳的多。

尔雅不想跟人挤,因此直接让卫岳雇了一条客船。

他们把行李一一运送上去,卫木匠生怕他们回家了卫辞不知道。

因此一直叮嘱尔雅与卫岳:

“你们别忘了给我孙子写信,要不然他送书信回来我们都接不到。”

尔雅自然不会忘,早就把信送过去了,她已经跟卫木匠说了很多遍了,书信早就送过去了。

但人老了就爱唠叨,因此尔雅也没嫌卫木匠一遍遍重复,只耐心道:

“爹你放心吧,书信已经送去静江了。”

卫木匠听到信已经送过去了还是不放心,又叮嘱尔雅留意,不要错过卫辞近期送来的信。

说完又感慨孙子为啥不好好在京中做官,非要去百越那些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

导致他以后想见孙子都难,接着又说什么他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卫辞几面之类的话。

这些话尔雅都听无奈了,不过她最怕的还不是卫木匠说这些话。

她最怕的是卫木匠催生,想什么来什么,卫木匠在船上无聊,这次又没晕船。

因此拉着卫岳不停的询问有没有给卫辞纳个好生养的妾室。

卫岳闻言头都大了,他一个大男人,为什么要管儿子房里的事,这像话吗?

可船就这么大,他躲都躲不掉,要不是看爹年纪大了,受不得惊吓,他都想骗爹是卫辞不能生。

卫木匠对于卫辞至今没有孩子一事耿耿于怀,他们卫家子嗣本就不兴旺。

他没有兄弟姐妹,卫岳也没有,卫辞还没有。

如今眼看着卫家日子好过了,卫辞也当官了。

卫木匠是真想看到卫辞多生几个,多给卫家添几个孩子。

以后他们卫家在徽州府也能是子孙昌盛的大家庭。

谁曾想子孙缘卫辞更差,至今无子,这也太吓人了。

一想到这些卫木匠就是死了都不能闭眼睛。

为了转移亲爹的注意力,卫岳最后都当起了说书先生。

他绘声绘色的向卫木匠讲起了卫辞写的《红糖记》。

卫木匠本来对情情爱爱的故事不感兴趣,听说是孙子写的这才认真听了起来。

听完却又感慨,孙子什么都好,怎么偏偏是个情种呢。

因为没什么急事,又是包的船,所以这一路尔雅遇到风景秀丽的城市就停留几天,全当旅行了。

遇到一些当地闻名的美食,尔雅更是一定要去尝尝。

他们此次回乡要经过齐鲁之地,尔雅上岸游玩是听说此地有一家酒楼,做的“气泡鱼”鲜美异常。

尔雅还特意打听了一下,所谓“气泡鱼”就是河豚,气泡鱼是民间对它的叫法。

河豚鲜美却有毒,不过只要处理好了就没事,在现代很受欢迎。

古代人也很喜欢吃,苏轼的诗中就写过“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尔雅至今还未曾尝过河豚到底有多鲜美,让古人今人都推崇,因此她提出要去吃河豚。

卫岳自然没什么意见,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他自是想让尔雅玩的开心点。

但周三娘胆小,听说河豚有毒,加之这段时间在船上顿顿吃鱼,眼下她不想吃任何水产品,卫木匠也一样。

因此就尔雅和卫岳两个人去了酒楼。

这家酒楼生意极好,尔雅去的时间挺早,但此时酒楼内却已经快满员了。

她还特意看了酒楼的名字,百味楼,荣家的生意遍布全国,尔雅记得在徽州时就有一家百味楼是荣家的产业。

也不知道这个百味楼是不是荣家的分店。

因为位置所剩不多,进店后她们随意在酒楼大堂找了个空位坐下。

然后点了几道特色菜并一道白汁河豚。

卫岳来之前还特意查过白汁河豚怎么做,他绘声绘色的向尔雅讲述白汁河豚的做法:

“先用葱姜熬油,然后捞葱姜弃之,取公豚脂膏,切块煎香。

再注入沸水,放葱姜段,加黄酒增香去腥,待锅中汤汁沸腾才能放入豚肉。

然后猛火烹煮三刻,继而投豚皮,续烹一炷香,至皮软可透箸,方入母豚之脂。

最后加些细盐,少许糖提鲜,就是咱们点的这道白汁河豚了。”

尔雅听完卫岳的描述忍不住笑了:

“瞧你说的头头是道的,不知道还以为你会烹煮呢。”

卫岳却道:

“这有何难,待会你尝完之后若是喜欢,等咱们回家我做给你吃就是。”

卫岳做饭的手艺还算不错,王婶到卫家之前他与尔雅经常换着做饭。

现在他又把白汁河豚的做法查的清清楚楚,然后背了下来。

若是尔雅真喜欢吃这道菜,以后闲暇之余他做给她吃。

尔雅点头微笑,那感情好啊,有美食谁不爱呢。

因为百味楼的客人特别多,所以上菜速度一般。

尔雅与卫岳两人等了良久他们才把菜一一端上来。

等白汁河豚端上来尔雅尝了一口,味道的确鲜美,她挺喜欢的。

还真别说,这世上果然越有毒的东西越好吃,比如河豚和见手青。

不过百味楼的菜虽好吃,可坐在大堂氛围却有些不好,旁边吃饭说话的客人很多,显得吵吵嚷嚷的。

尔雅正想着以后若有机会再来,一定要去雅间。

可就在这时,她侧前方突然有一桌客人集体喊起了肚子疼。

还没等尔雅反应过来这是啥情况,喊肚子疼的客人就一个接着一个吐了出来。

周围的客人都围了上来,围在旁边道:

“这是咋了?怎么突然又肚子疼又呕吐的?”

“不会是中毒了吧?难道菜里有毒?”

“真的假的,百味楼在菜里投毒!遭了!我刚刚也没少吃菜啊!”

“哎呀,我也吃了!不会死吧?”

听到有人提起菜里有毒围观的人顿时炸开了锅。

百味楼的掌柜听到动静立刻赶了过来,一边招呼店小二去请大夫一边向众人解释道:

“诸位客官莫慌,小店名声在外,绝不会做自砸招牌的事。

我们是生意人,不是谋财害命的囚犯,这桌客人眼下这情况一定是另有原因。

在下已经派人去请大夫,等到大夫来了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说完百味楼的掌柜又和店小二一起,想把几位呕吐的客人搀扶到楼上客房去。

百味楼的掌柜看到几个客人在他们店中吃饭中途产生了不适。

虽然担忧惊恐,但内心又下意识觉得这些人的症状定与他们店中的菜无关。

毕竟他作为掌柜,比谁都清楚百味楼不可能在客人的菜里投毒。

这几个客人一定是在外面不知道了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才引来眼下的腹痛呕吐。

现下他只能先把几人引到客房内,一是不影响其他客人用餐。

这大堂可都是吃饭的人,这几位在此处呕吐,大堂的所有人都跟着吃不下了

二也是大夫来了好诊治,万一有个什么不妥,几人出现的症状真是他们店中的责任。

届时在客房人少,好说话,好谈条件,也好控制舆论。

可惜此时几个身体不适的人此时已经被自己身上的症状吓得不轻。

他们一向身体好,又正值壮年,今天只在百味楼吃了饭。

结果所有人都跟着吃坏了肚子,眼下腹痛如绞不说,还接连呕吐。

他们比周围任何人都怀疑店家是在菜里投毒。

如此一来,他们怎么还敢相信百味楼的掌柜?

因此百味楼的掌柜话音刚落就立刻有人拒绝道:

“我哪也不去,我就在此处等大夫,你们百味楼在菜里下毒,想要毒死我们。

现在又想把我们带去哪?我告诉你,我哪也不去。你赶紧找大夫来!

我还要报官!你们这是在杀人!”

他们一行人今天在百味楼吃饭吃出了毛病,无论如何百味楼的责任跑不掉。

这么好的机会,总要让百味楼出点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