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 第42章 学堂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第42章 学堂

作者:不如退而结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7 来源:小说旗

过完年后,尔雅和卫岳很快就搬到了县城居住。

林氏和宋老三知道尔雅搬到了县城也很开心。

想着儿子女儿同住一个县城,以后上门也方便。

石头倒是有些抱怨,尔雅搬家为什么不喊他去帮忙。

尔雅向他解释,因为是慢慢搬的,所以卫岳一个人就搬完了,就没叫他。

搬完家的第二件事,就是送卫辞去学堂了。

尔雅给卫辞做了一件体面的细棉布衣裳帮他换上。

卫岳则按着他的身形给他做了一个小小的书箱。

书香里放着笔墨纸砚和尔雅抄写的四书。

过了正月十五,一大早卫岳就拿着拜师礼领着卫辞去了郑夫子的学堂。

郑夫子的学堂就设在自己家里,郑家很大,是个三进院,学堂就设在最前院。

第一次登门拜访求学,卫岳还有些紧张,他倒不是紧张见郑夫子。

毕竟他平时外出做木工,也见过许多大人物。

一个秀才还不足以让卫岳忐忑,他紧张的是怕郑夫子看不上儿子。

虽然在卫岳心里,自家儿子样样都好,没有一点缺点。

可架不住这世上有人眼光就是不好啊,希望郑夫子不是其中之一。

怀着紧张忐忑的心情,卫岳敲响了郑家的大门。

很快一个头发都有些白了的老人过来开门了。

卫岳不知老人是谁,只是连忙上前说明来意:

“见过老人家,我们是来学堂报名读书的。”

听到卫岳说明来意,又看到他拎着礼物,身旁还跟着一个小小的孩童。

老人家习以为常的点了点头道:

“我是郑家的管家,你们要报名读书的话,先跟我来吧。”

卫岳带着卫辞连忙跟上郑管家,郑管家将两人先安排在前院倒座房的客厅。

平时郑秀才接见不太重要的客人都是在此处。

接着,郑管家便去禀报郑秀才有人来报名读书。

卫岳到的巧,今日郑秀才在家,又刚好无事,所以来的很快。

郑秀才生的儒雅,许是常年接触书籍的缘故,身上有着浓重的文人气质。

很符合卫辞心中对于古代秀才的刻板印象。

等到郑秀才踏进厅内,卫岳连忙起手拱手:

“想必您就是郑秀才了吧,在下姓卫,单名一个岳字。

这是我儿子卫辞,想要到贵学堂读书求学。”

郑秀才有些不苟言笑,他冲卫岳点了点头,又请卫岳坐下。

然后将目光转移到卫辞身上,沉声问道:

“你可识字?”

郑秀才本是按照旧例随意一问,也没真的想过卫辞会认字。

毕竟他看上去才五六岁,虽然外表看上去十分乖巧可爱。

但只观衣着也知不是大家族或者富户出身。

一个普通百姓家的稚童,能认什么字呢。

郑秀才没想到的是,听到他的问话后,卫辞不紧不慢的说道:

“我认字,我娘教我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笠翁对韵,千家诗,每一本我都会背会写了。”

卫辞的话让郑秀才既惊又疑,忍不住再次询问卫辞:

“你刚刚说的那些书,你真的全都会背?”

卫辞面色平静的点了点头,郑秀才还是有些不信,忍不住开始提问:

“香九龄,能温习,孝与亲,所当执,后面是什么?”

卫辞被提问了也不怕,他神色自若的站在郑秀才对面,用不紧不慢的语气开始回答: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郑秀才不喊停,卫辞就用同样的语速,一字一句的背着三字经,很快他就背完了。

郑秀才还是不信邪,又接连提问了千字文,百家姓,增广贤文等,卫辞所有说过的书籍内容。

但卫辞过目不忘,背书对他来说真的是小菜一碟。

且他不仅会背这些启蒙书籍,连尔雅刚给他抄好的大学,他也已经背下来了。

只是很多内容还没弄懂具体的意思。

随着卫辞背的越来越多,郑秀才的眼神也越来越亮。

不知不觉,两人就背了快一个小时的书。

等确定卫辞真的小小年纪就将这些启蒙书籍倒背如流后。

郑秀才又开始检查卫辞的习字情况。

卫辞从自己随身携带的书箱中拿出笔墨纸砚,然后在郑秀才面前写了几个字。

卫辞是个很刻苦的小孩子,可他前世毕竟没练过毛笔字。

这一世年纪又小,腕力不足,整整练了一年的字,写出的字也只能说工整而已。

但郑秀才对此已经十分满意了,他满眼欣喜的看着卫辞,当即承诺道:

“好!你这个学生我收下了。”

说完又注意到他的书箱里放着大学,郑秀才不由自主将书籍拿了起来,然后问道:

“这本大学你可看过。”

边说他还边翻开了书籍,这才发现,里面的字体十分清秀工整。

但只看字迹,似乎并不是男人的字迹。

卫辞回答郑秀才:

“我已经看过了,也把内容背下了,只是很多内容还看不懂。”

郑秀才这下更惊喜了,眼前这孩子真是勤奋,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若保持下去,举人进士什么的他不敢说,但考个秀才还是很容易的。

郑秀才冲卫辞点了点头,言语上却并没有过多夸奖他。

古人教育孩子似乎都很担心言语夸奖多了会把孩子养的自大。

所以哪怕再满意,顶多也只说一句不错。

紧接着,郑秀才又问出了关于大学这本书籍的疑惑:

“这本书,我看字迹不像店里买的,是谁人给你抄写?”

卫辞觉得母亲给他抄书这件事没什么好瞒的。

虽然古代很多文人的看不起女人,但郑秀才若也是这样的人。

觉得娘亲给他抄四书,是侮辱了圣人言论,那这个夫子,他不拜也罢。

因此他非常坦然的告诉郑秀才道:

“这是我娘给我抄的,我读的所有书,都是我娘教的。”

好在郑秀才人虽有些古板,但还没迂腐到,

认为女子抄写四书,是侮辱圣人言论的地步。

他还颇有些感慨,甚至用认可的语气道:

“你有一个好母亲,能教的你小小年纪就能读会写,真是不容易。

可惜不是天下所有的母亲都识字。

别的孩子就没你这么幸运了,你可要好好珍惜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