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 第73章 卖房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第73章 卖房

作者:不如退而结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7 来源:小说旗

李荣自从几年前嫌弃尔雅被尔雅知道以后,尔雅一直就对她爱搭不理。

毕竟李荣已经嫁给了石头,她也不能因为李荣不喜欢自己,就搅散她和石头。

而李荣在看到婆家对大姑子十分袒护,连她怀孕了都不愿忍让之后,就一直隐隐有躲着尔雅的意思。

两人都心照不宣的尽量避着彼此,维持表面的和谐。

可这次听到尔雅要带着卫辞去府城,李荣有点忍不住了。

她脸上挂着讪讪的笑容,拉着宋荷道:

“姐,你去了青州多不方便啊,留在章阳县咱娘还能随时去看你,给你搭把手。

你这一走,岂不是要半载一年的才能见咱爹娘一次。

再说了,荷儿也会想你的啊。”

说着李荣推了宋荷一把,示意宋荷留住尔雅。

宋荷配合的抓住尔雅的手,软软的说道:

“姑姑,你别走好不好,我舍不得你。”

尔雅摸了摸宋荷的小脑袋,只道:

“姑姑会回来看你的。”

尔雅铁了心一定要让卫辞去青州读书,无论别人说什么都不可能改变她的心意。

李荣见尔雅无论怎么说都坚持要搬去青州,不由得暗暗冲尔雅翻了个白眼。

她在心中吐槽尔雅,真是没见过这么飘的。

儿子考了个秀才眼睛恨不能都跟着上天了。

还去青州,到了青州不吃不喝不要钱啊。

到时候在青州撑不下了,迟早要灰溜溜的回来。

从娘家回来之后,尔雅就让卫岳先带着卫辞去青州府学读书了。

府学有学生宿舍,卫辞可以先暂住那里。

至于卫岳则先去青州打探下他们一家三口住哪合适,到了青州总要有个落脚地。

尔雅留在家中,正好看有没有人来买房子,趁早把房子处理了。

事实证明,“学区房”无论在哪个朝代都好卖。

自从郑秀才教出一个九岁的秀才后,郑家的学堂在章阳县一下就出名了。

本来县里几个秀才的学堂都差不多,但现在郑秀才的学堂一下出了个九岁的小三元。

慕名而来的家长顿时如过江之鲫,大家都渴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如卫辞一般出息。

郑秀才既然能把卫辞教出来,那他们的孩子说不定也是下一个卫辞呢。

纵使收学生时,郑秀才强调想要学出点名堂,孩子自己的读书天赋和努力才最重要。

也依旧没挡住很多家长一心想把孩子送给郑秀才教的热情。

这孩子一多,郑家学堂附近的房子都好卖了些。

除此之外古人还迷信风水,卫家出了个九岁的小三元,很多人觉得这跟他家的风水也有关系。

如此一来,卫家的房子更好卖了,来家中看房的人络绎不绝。

古代卖房子有规定,要率先询问邻居买不买,邻居都不买你的房子,你才能卖给其他人。

邻居若想买你的房子,那他是有优先购买权的。

其次,就算邻居不买你的房子,你要卖给别人。

此人也必须得到邻居认可,邻居表示愿意跟新房主继续做邻居,这房子才能卖。

总之卖房子是个很麻烦的事,一连有好几个家上门看房,价钱给的也挺合适。

但因为邻居都不太乐意,最后买卖都没成。

其中有一家跑商的小商人,看在这片宅子出了个小三元的份上,给出了六十两的高价。

但住在尔雅右边的人家表示不愿跟商户做邻居,生意就这么黄了。

就在尔雅感叹可惜的是时候,最后还是住在城东的孙员外出手。

孙员外要把小孙子送到郑秀才的书堂读书,孙家在城东的大宅,离此地又有些远。

财大气粗的孙员外就决定买个房子给小孙子暂住。

卫家的房子自然就入了孙员外的眼,最后孙员外掏了六十两把尔雅的房子买了。

孙员外是章阳县的大户,尔雅房子周围的邻居自然没人敢说不愿跟他做邻居。

两家去衙门过了户,孙员外给了尔雅一个月的搬家时间。

与此同时,卫岳也在青州正四处打探房子。

之前卫岳陪卫辞来青州赶考时倒腾过货物,对青州虽然不甚了解,但也听人说过。

青州的格局是东贵西富,南平北贱。

古代是真的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的,所以住这一块就很有讲究。

比如一个戏子很有钱,想改善环境,他想跟贵人住一起。

他去东边贵人聚集的地方买房子,不好意思。

东边的人只要听到他的身份就不可能接纳他。

古人买房子是要邻居同意的,邻居若不愿意跟你做邻居,你有再多的钱,也挤不进这块地方。

所以士这个阶层只会跟士住一起,青州的衙门在东边。

一些举人,告老还乡的官员,还有青州世居的世家大族也都在此聚集,所以是东贵。

除了士族尊贵外,还有一些富商,他们很有钱,他们挤不进东边的圈子,但又不想跟庸俗的平民住一起。

所以一些富商员外地主,就在西边聚集,青州最大的集市也在西边,就叫西市。

南边则都是一些平民老百姓,这里住的都是青州的普通人家。

同理,北边则是一些下九流汇聚的地方。

不过虽然说是北贱,但青州的北边却一点都不破败。

青州的戏园子,青楼等地方都建在此处,逛北市的贵人多着呢。

每年乡试放榜,新科举人来这里潇洒的比比皆是,所以北边的房价也不便宜。

卫岳问来问去,觉得最适合他们安家的地方还是青州南边平民汇聚的地方。

青州南边的房价并不高,卫岳打听了一下。

此处一进的小院也才七八十两,并不比章阳县贵多少。

可这里离府学就太远了,府学建在青州东市的方向。

从南到东,就算坐马车都要一个多小时。

他们一家搬来青州就是为了能常常陪着卫辞。

真住这么远,卫辞回家也不方便,那他们一家搬到青州的意义何在呢?

若想要离府学近一些,那要么搬到离府学最近的东市,要么就搬到西市。

西市和东市说起来是一个东一个西,但其实就隔了青州最宽的一条大街。

大街以东是东市,大街以西是西市,从西市到东市也花不了几分钟。

但这两处,毫无疑问是青州房价最高的位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