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 第75章 新家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第75章 新家

作者:不如退而结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7 来源:小说旗

尔雅是有点强迫症的,在打扫的过程中。

看到这么脏的房间,要不是一直念叨着这房子省了二十两银子,她就撂挑子不干了。

把墙面简单清扫一遍后,看着满是泥土的地砖尔雅实在头疼。

卫岳知道她爱干净,让她做这些活确实太难为她。

于是就让尔雅先去歇息一会,养足精神再继续。

等把尔雅劝走之后,卫岳找来小铲子,把屋内的地砖上的泥一块一块全刮干净。

然后又用清水和大刷子刷洗了一遍,看到地砖露出它本该有的颜色,卫岳才松了口气。

尔雅歇息完回来时,卫岳已经把所有的青砖都清理干净了。

她没想到卫岳做的这么快,看着卫岳因为清理地砖,双手掌心都要被小铲子磨破了。

尔雅顿时心疼又难为情,有些事她烦了还能逃避,卫岳却逃无可逃。

卫岳敏锐的察觉到了尔雅的难为情,连忙开解她:

“你那双手是做精细活的,哪能做这种粗活。

这种事以后还是我来,你看我这不就干完了。”

就算卫岳这么说,尔雅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但接下来,卫岳真的没让她插手太多。

接下来几天他一个人买材料,制作草筋灰把所有的墙面重新粉刷了一遍。

至此这套屋子才算能见人,摆上他们自己搬来的家具。

卫岳又把院子修整了一遍,总算勉强能住人了。

接下来的时间,卫岳打算按照尔雅的心意把房子细细的装修一遍。

不过在此之前,他要先把卫辞接回新家看看。

如今这套宅子离卫辞读书的府学走路不过十多分钟。

卫岳和尔雅不准备让卫辞以后住校,打算还是按卫辞在郑秀才的学堂读书时那样。

每天回家住,午饭也在家吃。

卫岳把卫辞的房间安排在西厢房,虽然古代以东为贵,嫡长子都住东厢房。

东宫太子的由来就是如此,但很明显,东厢房不如西厢房采光好。

卫辞不在乎那些虚的,他只要住的舒服,所以他一直住西厢房。

尔雅把新家的两间西厢房给卫辞住,一间当他的卧室,一间给他做书房。

卧室布置的很简单,就是床和立式衣柜。

还有一个小博古架,摆些卫辞喜欢的小玩意。

书房则稍微郑重一些,不仅书桌椅子,和书架。

考虑到卫辞年纪大了,以后还可能会有朋友到家里来。

卫岳打算给他打一套待客用的桌椅板凳放在书房。

等卫辞回到新家时,一切都已布置妥当,家里能住人了。

有父母陪在身边,卫辞只觉读书都踏实下来。

前世他一直孤身漂泊在外,一个人打拼,没有任何可靠的亲人,他也从未觉得有什么,日子过得也挺顺当。

但这辈子有了靠谱的父母,不知道怎的竟也矫情了起来。

总是这样能跟在父母身边,否则心就不安定。

以前卫辞总听人说有家人就有软肋,他那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他从来没什么软肋,一向敢赌敢拼。

如今他有了在意的家人,有了自己的软肋,所以他开始小心行事。

甚至奉行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凡事也愿意跟人留一线。

卫辞说不出前世和现在哪一种更好,但他知道,他宁愿过有软肋需要退让的生活。

回到家后,尔雅看到卫辞高兴的不行,不等他坐下就拉着他的手,询问他:

“在府学怎么样?可有人欺负你?教谕对你可好?有没有玩得开的同窗?”

听到母亲一下问自己这么多问题,卫辞耐心一一回答她:

“娘,我很好,府学也很好,没有人欺负我,教谕都很有学问,对我也挺好的。

至于同窗,我年纪比他们小,他们不拿我当大人看,不愿意带我玩。

还好之前跟你提过考府试时认识的程佑安也在府学,我跟他关系很好。”

听到卫辞说府学一切都好,尔雅这才安心。

她们是外地来的,尔雅知道古人都很排外,她担忧卫辞会被排挤。

现在听卫辞一切还不错,尔雅也就松了口气。

但还是叮嘱卫辞:

“你总说程佑安,我也没见过,什么时候有空就把他领家里来让我看看,到时候我给你们做好吃的。”

卫岳倒是见过程佑安,他一边从厨房往堂屋的八仙桌上端菜,一边招呼卫辞洗手吃到。

然后又对尔雅道:

“那个程佑安人不错,虽然一看穿衣打扮就知是富家公子,但人还挺实在的。”

想当初他跟卫辞打赌,输了直接掏了十几两银子给他们做房费,卫岳看他能不实在吗。

父子俩再怎么说尔雅也没见过程佑安。

她知道卫辞早熟,可能是有前世记忆的原因,卫辞防备心很重,

这么多年都没听说他交过多好的朋友,他跟谁都挺客气,表面彬彬有礼,实则不往深里处。

程佑安还是第一个,卫辞处的比较好的朋友。

尔雅若是知道卫辞之所以没排斥程佑安,

纯属是因为看程佑安家世好,又不嚣张跋扈,

觉得他以后定有利用价值才跟他交好,定会无语。

一家三口坐下吃饭后,卫岳又询问起了卫辞府学的具体状况。

他们家也没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卫辞也十分乐意跟父母分享他的生活。

于是向尔雅和卫岳介绍起了府学。

府学有点类似于现代的大学,只是没那么多专业,主要教授四书五经。

除此之外还有君子六艺,所谓君子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

周礼有言: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尔雅在现代时听人说起古时的读书人,免不了有一些酸儒,读书读傻了之类的印象。

但其实古代的读书人并不像现代人所想的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凡是读书能读出点名堂的,他们也是多才多艺,学贯古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

就比如府学开设的君子六艺,凡府学读书的秀才,这些都是必修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