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开局之父母被赶出四合院 > 第64章 真是大手笔

开局之父母被赶出四合院 第64章 真是大手笔

作者:八月初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40 来源:小说旗

接下来,便是公审,宣读判决书。

当判决书宣读完毕的时候,整个公审场地,爆发出一阵阵的欢呼。

沈爱国脸上没有半点表情仿佛这一切,他甚至为孙士达感觉到悲哀。

本来,孙士达不应该来这里走一遭的,但是,他却偏偏站上了这个位置。

万事切莫强出头,否则必定有天收。

孙士达的一切,恰恰印证了这么一句话。

审判结束后,孙士达便被押往刑场。

因为,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贾张氏四人是同犯,所以,他们被安排在了最近的位置,更清楚,也更直观的看到孙士达行刑的过程。

孙士达最后时候,诡异地笑看着易中海,刘海中四人。

“嘿嘿,你们不要急,我先去给你们探探路,沈爱国早晚会送你们下来陪我的。”

“砰”

一声枪响。

这句话,也成了孙士达最后的遗言。

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三人却惊起一身冷汗。贾张氏直接便被吓尿了。

回去路上,大家都三五成群地议论着孙士达的事情,顺带着易中海等人的罪行,也被扒出。所以,易中海等人名声,在南锣鼓巷算是臭大街了。

沈爱国一家人并没有回去,而是直奔百货商店。

“爱国,来这里干什么?我们也没有什么要买的?”李瑞芳疑惑地看着沈爱国问道。

一路上,沈爱国总是神神秘秘的,怎么问,他都不说。

“嘿嘿,娘,谁说我们没什么东西要买的。我们今天要买的东西可多了。”沈爱国说着,带着两人便来到了手表专柜。

“我去,儿子,你该不会是想买手表吧?”沈海锋兴奋地看着沈爱国,他嘴上说着是沈爱国想买,但是,自己却已经是跃跃欲试了。

“嗯,爱国也确实该买一块手表了,毕竟正是娶媳妇的年纪。虽然我儿子很帅,但是,有一块手表,也确实能加不少分。只是,我们没有手表票啊。”

对于沈爱国买手表,李瑞芳还是很支持的,唯一让她感觉到遗憾的,便是,他们没有手表票。

“手表票我有,之前,我办理户口的时候,领导送给我的。”沈海锋说着,献宝似的掏出两张票,一张是手表票,一张是自行车票。

“哟喂,行啊,爹,都有领导上赶子送东西了。”沈爱国调侃道。

“去,没个正形,拿去吧。”沈海锋大手一挥将票递给沈爱国。

沈爱国也没有客气,将两张票都接了过来。

“你小子倒是不客气。看来,今天,自行车也准备买一辆了?”沈海锋眼巴巴地看着票据到了沈爱国手里,酸溜溜地说道。

“那是自然,要不,上班来回腿着,多麻烦啊。”沈爱国说着,便把票放在了柜台上,“同志,这块,这块,这块,拿出来让我看一下。”

因为沈爱国的高颜值,而且, 手上又有手表票,又有自行车票的,听这一家人的语气,今天要把这两样东西买齐的。肯定也是不差钱的主。所以,倒没有遇到冷脸。

售货员非常客气地对沈爱国说道:“这位同志,你只有一张手表票。”

“哦,对了,这三块表要多少钱。”沈爱国问道。

“呃,这位同志,这三块表都是津天手表厂生产的五一牌机械表,价格150元一块。当然,需要手表票。这个是上海手表厂出产的,只是目前这个牌子的手表,还处在试制阶段,所以,面世的比较少,价格也相对便宜,只需要120元就可以,同样,需要手表票。”

售货员耐心的解释道。

“谢谢你,这三块‘五一牌’的手表,我要了,两款男式,一款女式。这是票和钱。”沈爱国说着,从口袋里面又掏出两张手表票,和一沓大黑拾。

这一幕可是极具震撼力的。1956年,华国最大面值的钞票就是大黑拾,十元钱。

450块钱,便是45张大黑拾,拿在手里,也是厚厚一沓,太有冲击感。

饶是那售货员,也是愣了一下,这才双手接过沈爱国手中的钱票。

将票和钱夹在一个夹子上,然后,顺着一根铁丝滑进一个房间。不消片刻,那夹子便被传了回来,钱票没了,只有三张购买手表的单子。

“同志,您拿好。”售货员将三块手表和单据,交到沈爱国手中。

“谢谢。”沈爱国微笑着说道。

“爹,娘,来戴上吧。”沈爱将其中其中一男一女两个款式,分别递到沈海锋和李瑞芳手中。

“不是,爱国,你哪里来的那么多手表票啊。”沈海锋将手表接到手里,喜不自胜。

山尽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看爹说的,好像,只有你自己有领导似的,难道,我就没有领导吗?领导关爱下属,给几张票,又怎么了?”

沈爱国笑着说道。

“不是,你也应该放着,给你未来的媳妇买啊,我一个老太婆,你给我卖它干吗,都浪费了。”李瑞芳急忙说道。

“娘,你明天就要去街道办上班了,怎么能没有时间观念呢?放心吧,你儿媳妇的,我有准备。”

沈爱国拍拍李瑞芳的手,示意她安心。

这时,外围几个稍微有些姿色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面颊绯红地看着沈爱国,没听沈爱国说吗,媳妇的手表都已经准备好了。只要做了这年轻帅哥的媳妇,手表马上就能给安排了。

人帅又多金,怎么算都不吃亏。

“走吧,我们再去看看自行车。”沈爱国说完,便径直朝着卖自行车的柜台走去。

后面,乌乌泱泱的跟着一大群人。

这年头,结婚最流行的便是三转一响,不要说普通人家了,就算是双职工家庭,想要置办起三转一响,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而这家伙,今天一天,便准备置办两转。而且,还是一买三份。怎么能不让人震憾呢。

很快,沈爱国便以178元的价格,买了两辆永久的28大杠,156元买了一辆凤凰牌的女式自行车。这一下子又出去了三张自行车票,和512块钱。

也就是说,自沈爱国进入百货商店以来,仅仅是两个柜台,便花了962块钱。

现在,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普遍在二十五到三十五之间,沈爱国这一会工夫,就花了一名工人,三年多的工资。这还是在不吃不喝,只是存钱的情况下,如果刨去吃喝,恐怕四年都不一定能够攒够。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家庭,真是大手笔,让人惊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