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殷郊寝殿。
殷郊推开房门,注视着妲己问道:“这么晚了,有什么事情吗?”
妲己小脸微红,轻声对殷郊说道:“公子,我听说伯邑考死了?”
殷郊点点头,说道:“对,我亲手杀了他。放心吧,你的噩梦已经结束了。”
闻言,妲己一把扑进了殷郊的怀里,声音带着哭腔说道:“大仇得报,往后余生,妲己定不会辜负公子的这份恩情。”
殷郊也没料到妲己突然扑了过来,他的心脏砰砰乱跳,神色慌张地想要将妲己拉开。
然而,他却发现自己不忍心也不愿意将妲己拉开,他只能开口道:“不必如此,伯邑考胆大包天,竟敢秘谋造反,我杀他也不全是为了你。”
妲己闻言抬起头,看向殷郊说道:“不全是为了我,那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妲己是吗?”
殷郊没想到自己解释越多越乱,干脆闭口不言,眼睛看向屋外,生怕有人看到。
妲己看着殷郊手足无措的样子,心道:“公子这样的盖世英雄,也有应付不来的事情啊?”
想到他这幅紧张不安的表情是因为自己,妲己心中一片温暖,不由得转悲为喜。妲己轻声对着殷郊说道:“夜深了,妲己服侍公子就寝吧!”
堂下笙箫催并蒂,**红帐暖芙蓉。
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上,杨容敲响了太子寝殿的房门,殷郊被敲门声惊醒,问道:“谁?”
杨容没有进入太子的房门,站在门口说道:“殿下,是老奴杨容啊。长朝殿有紧急军情,陛下请殿下前去。”
殷郊从床上坐起来,对杨容说:“知道了,本太子换身衣服就来!”
杨容和殷郊的谈话吵醒了一旁的妲己,她鬓云乱洒,酥胸半掩,一幅还没睡醒的样子。她对殷郊说道:“妲己这就服侍公子更衣。”
殷郊却说道:“不用,你昨晚伤心过度,没有休息好。我自己来就好。”
他不顾妲己的反对,自己换了身衣服,跟着杨容去了长朝殿,只留下妲己娇羞地躺在床上,迟迟不愿起来。
朝歌城,长朝殿。
殷郊的到来让朝堂上议论的群臣顿时安静了下来。
殷郊进殿后,对坐在皇位上的帝辛行了一礼,问道:“陛下急唤儿臣前来,不知是有什么军情?”
帝辛见殷郊到了,原来紧锁的眉毛不由得松了一些,他对方弼吩咐道:“方将军,将军情给元帅复述一遍。”
通过方弼的复述,殷郊才知道,原来是东伯侯姜桓楚听闻姜皇后被帝辛剜去了一只眼睛,吐血而死。
而他的儿子,也就是姜皇后的哥哥姜文焕将这一切都怪到了帝辛的头上。他承诺事成之后,与众诸侯平分殷郊,打着为姜皇后和东伯侯报仇的名义,起兵反商。
方弼对殷郊说道:“元帅,那姜文焕聚集了麾下二百诸侯的兵马,正在攻打游魂关。而游魂关窦荣正在带兵防守,发急报提到东鲁有妖道助阵,局势危险,希望朝歌可以发兵支援。”
殷郊闻言,心中不由感到疑惑:“妖道助阵?莫非是金吒和木吒?若真是他们,那说明阐教出手了,怕是窦荣要危险了。”
军情如火,来不及他细细思考,于是他抱拳说道:“儿臣愿意带兵出征,请陛下降旨抽调商军各地的兵马,平定东鲁叛乱。”
帝辛出声道:“自从逆贼伯邑考死在朝歌,西岐也有不稳之象。既然元帅愿去游魂关助阵,不知西岐那边有何良策?”
殷郊看着帝辛,沉声道:“事有轻重缓急,可释放西伯侯姬昌,让他返回西岐稳定局势。儿臣推荐晁雷晁田两位将军带领一千兵马一同护送姬昌返回西岐。”
此时,朝中的一些大臣出列反对道:“陛下,元帅虽然武力惊人,但毕竟年轻,怕是不通军务之事。微臣建议派遣三山关总兵邓九公挂帅出征东鲁,元帅还是按原计划去护送西伯侯归西岐。”
此言一出,殿中众大臣先是议论纷纷,然后点头附议,认为这是个更稳妥的方案。
殷郊上前一步,沉声道:“窦荣的急报说得很清楚了,此战难点不在军事,而在妖道。妖道不除,军事如何占优也是白费。”
帝辛颔首,站起身来,心中已经有了决断,他沉声道:“那就依元帅所言,调集兵马,择日派兵支援游魂关!”
殷郊单膝跪地,接受了帝辛的旨意。而朝堂上的大臣见帝辛已经做出了旨意也就闭口不言。
殷郊站起身,开始安排出征人选:“晁雷晁田两位将军,劳烦你们去西岐跑一趟,送西伯侯回西岐。方弼,你做我的副将,即日起开始筹备粮草兵马武器,准备同我一道去游魂关。”
刚刚殷郊提及的三位将军立刻出列拱手道:“末将领军令!”
帝辛微微颔首,又询问了几位将军和朝臣的意见,在殷郊提出的作战计划上完善了一些细节,在长朝殿中正式下达了诏书。
几日后,殷郊唤出五色神牛,翻身而上,沿着街道离开了皇宫,赶往军营。
军营中军大帐处,方弼见殷郊来了,立刻抱拳行礼道:“末将方弼见过元帅!”
殷郊走到大帐中央的沙盘处,看向方弼问道:“无须多礼,本元帅只想知道从各处调来的商军都到齐了吗?预估几日可以出发增援东鲁?”
方弼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元帅,佳梦关,青龙关还有三山关的兵马已经到了,粮草也已经开始运往兖州,不过...”
见方弼话说到一半就开始吞吞吐吐,殷郊的脸变得阴沉,沉声喝斥道:“不过什么!婆婆妈妈一点不像我的部下。”
副将闻言,单膝蹲下请罪道:“元帅息怒!三山关总兵邓九公来信说到侦察到南都也有兵马异动,怀疑鄂崇禹和姜文焕有勾结。为了以防万一,这次不能前来,特意委派自己女儿带领麾下士兵听候元帅的调遣。”
殷郊心中不悦,想到自己刚刚上任,手下的总兵就擅自决定,不听号令。
他又想到朝堂上有人推荐邓九公挂帅,心头便更加恼火,他口气不悦地道:“不愿来也没有人强迫他来,还派什么自己女儿表什么姿态?兵马留下,那个大家闺秀让她哪里来就回哪里去!”
这时,一个清脆利落的声音从中军大帐外传来:“国之兴亡,责在众人,无分男女老幼,尊卑贵贱。”
殷郊顺着声音看过去,只见来人身着一袭玄色素衣,长发盘在脑后,用一根木簪束住。一双眼清冷沉寂,瞳仁浅淡,透着英武之气。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三山关总兵邓九公之女邓婵玉。
此时,她眼中闪着怒火,面露不忿,手搭在腰间双刀处,显然是刚刚殷郊说的话被她听到了,并且成功惹恼了她。
她抱拳沉声道:“既然元帅认为末将无用,不知元帅是否有胆量和末将这个大家闺秀比上一比?若是末将胜了,请元帅收过刚才的话!”
言罢邓婵玉便死死盯着殷郊,等候着殷郊这位兵马元帅的答复。
殷郊尴尬地站在那里,答应不是,不答应也不是,中军大帐顿时陷入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