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11章 大赚一笔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第11章 大赚一笔

作者:钓雪寒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3:40:24 来源:小说旗

闻听此言,三郎眼珠子都亮了。

爹说的没错,这捕蛇卖蛇,可不就是一条来钱路。

学会了,那一辈子都能靠着这个赚点钱。

而且听大哥说,爹这两天赚的不少。

徒手抓蛇,主要是对付那些见了人就跑的家伙。

赵清虎虽然没试过,但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徒手抓蛇,主要讲究一个快、准。

追踪逃跑的蛇,你只能抓尾巴。

当然了,一些脾气暴躁的蛇,主动进攻你,手中有叉子心不慌,实在不行一叉子给打死。

就是死了的没有活着的值钱。

赵清虎找了两条没毒的给二郎、三郎试了试。

先抓尾巴,抓到了不管大小,先给它用力抖一抖。有些毒蛇在被抓尾巴的瞬间,是会回头咬过来的,速度很快。

所以再出手,就要讲究一个快字,你要比蛇回头咬你的速度快。

右手拿住蛇尾,左手快速顺着蛇身子往上捋,经验丰富的,能快速捏住蛇脑袋下面一点点,死死拿住,再毒的蛇也翻腾不起来。

赵清虎试了三次,成功了一次,其余两条差点没咬中他,被他快速扔了出去,两个小伙子拎着木叉子就上前叉住了。

按照大哥的话说,一条蛇最少五十文,这哪是蛇啊,都是金灿灿、黄橙橙的铜板啊。

又给两人讲述了一番要点,赵清虎这才让他们出手试了试,当然是拿确认的没毒的蛇。

两人各自拿着一条一米来长的蛇试了试手感。

最后,就是实践了。

三郎是个不怕死的,咋咋呼呼的,还真给他徒手抓住了三条,不过又被咬了一口。

二郎是个谨慎的,不过似乎有些怕蛇,开始时还不怎么敢,可后来一咬牙追了上去,那出手是真的快狠准,竟然轻松拿捏了四条。

那动作,行云流水啊。

大踏步上前,一把抄起蛇尾,甩手就是一抖,没等蛇明白过来,他的另外一只手已经顺着蛇身子直接捋了上去,精准捏住了蛇脖子。

那蛇大张着嘴巴,都能看到亮出的毒牙了,脑袋却是一动不能动,只能干瞪眼。

等到日正当空,父子三人今天收获丰厚,抓了四十六条,毒蛇有十五条,其中六条竹叶青,九条麻皮蝮蛇。

没毒的三十一条,大的足足有十五条,小一些的也有十六条。

欢欢喜喜离了竹林,父子三个直奔清水镇。

“爹,要不你带着二哥去镇上,我继续去抓,等晚上藏起来,明天再去镇上卖掉”三郎提议道。

“不行,你这小子胆子大,我不放心你,而且今天咱们去镇上还有事情。”

从百草堂出来,赵清虎的口袋里面多了十六两银子,还有五百文钱。

原本是八百文的,就因为赵三郎被蛇咬了,让董大夫看了看,给抓了两副药,一共花出去三百文。

“亏了,咬我的两条蛇一大一小,才卖了一百五十文,花出去三百文,亏大发了。”

赵清虎笑了,“所以说,没必要为了一条蛇冒险,要确保万无一失,这种东西是要人命的。”

可惜,董大夫手中并没有治疗竹叶青、麻皮蝮蛇、尖嘴蝮蛇的药膏。

按照他的话来说,若是被这三种毒蛇咬了,需要他扎针封堵穴位、逼出毒血,再辅佐外敷内服的药材才有可能把人从阎王殿拉回来。

赵清虎留意到,董大夫说这些的时候,赵三郎额头都冒汗了。

这家伙,吓一吓他也好,否则他真敢为了二两银子去犯险。

带着两小伙去了铁匠铺,问了一下曲辕犁的事情,那铁匠摇了摇头,让赵清虎去木匠店铺。

赵清虎没有急着离开,又看了看铁匠铺的武器。

那铁匠介绍,长刀长剑,还有铁枪长矛都是不允许私自打造的,官府管得严,他这里最多有一些匕首。

赵清虎想了想,花了五百文买了一把匕首防身,古代可不是什么善地,万一有意外,自己手里面好歹有个自保的武器。

两小子,那一对眼珠子,死死黏在了匕首上。

“别羡慕,等爹手上有余钱了,一人给你们买一把。”

“爹你最好了。”

木匠铺子,赵清虎都是回头客了,李木匠脸上满是笑容。

“曲辕犁当然有,你们来看看货。”

铺子里面,现货只有三具,大中小有一些差异,赵清虎选中了小的。

他们家没有牛,用人力拉的,太大了拉着费力。

带铁的东西都不便宜,曲辕犁一具,李木匠开价就要三两银子,而且,不接受讨价还价,用他的话说,这是良心价格。

赵清虎无奈,又看了看另外两种耕地工具。

一种是木板犁,跟曲辕犁一样都是用力拉扯的,不过功能不一样。

曲辕犁是翻地用的,而这木板犁,由四块长木板构造而成,木板下面是用硬木打造的类似匕首的倒刺,犁地的时候,人站在木板犁上,利用压力将倒刺插进地里,通过牲口或是人力拉动,达到碎土功能的。

这是用来犁旱地用的,水田里面也能用到。

此外还有一种,是轱辘犁,看上去造型有些复杂,是木质的,像是倒扣在地上的一个长方形木盆,里面有一个又长又粗的轱辘,轱辘上都是刀片一样的硬木片,左右扎在木轱辘上,刀口向外。

轱辘一半在木盒内,一半裸露在外,那两头滚筒都是活动的,可以轻松转起来。

这东西赵清虎用过,老赵家就有一个,是用来水田里面碎泥用的。

人前后挎着踩在木盒上面,前面用老牛或是人力拉扯,轱辘移动,上面的刀片滚动起来,就会成为搅和泥水的利器,肯下力气耕种的农户家,都有这东西,能把水田表层泥土彻底打成浆糊,对水稻种植有好处。

可惜,这两种工具都是全木头制作的,不耐用,时常需要修补修补。

若是把刀片或是倒刺全都换成铁制品,效率会更好,但是,绝对贵上天,每一件至少需要花费生铁一二十斤,没个十两银子休想拿下。

三件农具全部拿下,一共花了五两银子。

两件不带铁的农具,虽然也是大件,可这东西真不值钱,毕竟用几年就废了,连卖废铁都做不到,只能劈了当柴烧。

二郎、三郎全程沉默。

没办法,爹能赚钱,但是他花钱也是真的厉害啊。

就走了两个铺子,花出去七两多银子,看的他们是心肝痛。

三大件备齐了,雇了牛车,赵清虎又去包子铺买了四十个肉包、四十个菜包,碰见路上卖饴糖的,又花了二十文买了一大块,见有卖小鸡崽子的,两文钱一只不算贵,便挑挑拣拣买了二十只带回去,十八只母的,两只公的。

有了鸡崽子,等养大了生蛋,能给几个孩子补一补。

等快到绿竹村,赵清虎付了车钱便下了车,溜溜达达回老赵家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