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30章 筛选稻种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第30章 筛选稻种

作者:钓雪寒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3:40:24 来源:小说旗

见赵清虎无动于衷,赵清牛也没办法。

他也就是发发牢骚,毕竟这个家还是爹娘在当家作主。

书礼考中童生,也的确是大喜事,值得庆贺,他就是有些舍不得。

那一袋袋粮食从粮仓里面搬出来,看了他忍不住心肝颤。

“大哥,三郎他那寻蜂巢的手艺真有用吗”

“你有空去找吗,家里面的二十五亩水田弄好了马上就要春播了。”

“哎!”赵清牛叹了口气,没了大房,二十五亩水田,从翻地到碎土,蓄水养肥可把他们累得够呛,而且还没弄完。

没了大房,他们家是真的缺劳力。

“大哥,你要再不管田地,咱们家是真的忙不过来了。”

“等等吧,再过几天,也许你们想要耕种都找不到田地。”

难得铁公鸡拔毛,赵清虎一天三顿吃的十分开心,甚至把大郎他们全都叫了过来,可不能错过了饭点。

而且,一天流水席,大家吃的粮食,大部分是他们大房收回来的,不吃白不吃。

“爹,七亩水田都撒了黑土,蓄水软土也有一段时间了,该春播了吧可惜,咱们没时间再用滚筒多转一转。”

刚刚开荒的田地,泥土都是板结的,虽然翻了一遍,可刚刚蓄上水没几天,不好轱辘碎泥啊,土还是有点硬,废轱辘。

“没事,今年咱们家耕种不用老办法,爹教你们新的水稻种植法。”

大渊朝耕种水稻,播种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育苗、插秧的部分,就是把水田弄好后,直接把种子天女散花一样散出去。

赵清虎掌握的水稻耕种法,可比这先进多了,虽然要多花些功夫,可是他们家不缺壮劳力。

赵大郎半信半疑,他也算是种田老手,一年一年都是这样过来的,难道种水稻还有其他办法

不过,老爹说有,那肯定是有。

毕竟这段时间,老爹展现出来的手艺太多了,都是来钱快的好手艺。

今天是老赵家的大喜事,从上到下,也没人冷着脸,似乎所有矛盾都暂时放下了。

赵书礼,毋庸置疑,成为今日的焦点。

不仅是村里面的人冲着流水席来了,还有镇上学堂的夫子,以及赵书礼的同窗。

听赵清牛介绍后,赵清虎也有些讶异,今年他们学堂竟然一口气培养出来了三位童生。

难怪,拥有秀才功名的那夫子,嘴都笑歪了。

欢欢喜喜热闹了一天,等第二天的时候,绿竹村重新恢复了安静。

老赵家今日饭菜不错,都是昨天剩下的,赵清虎还看见老李婆子扣下了不少荤腥,都锁在了上房。

说他们抠门,硬是要摆上一天三顿流水席,若不是他骂了几句,三天三夜怕是老两口也愿意。

说他们大方,大席上舂好的米,买回来的荤腥,老李婆子偷偷摸摸藏了不少。

赵清虎难得在老家吃了一顿饱饭,当然不是老李婆子分配的,是他自己盛的,无声无息就把老李婆子气成了乌眼鸡。

今天有正事,赵清虎也没耽搁,囫囵吃饱了,快速去了新家。

赵大郎也早就按照他的要求,准备好了东西,一大家子全都在。

毕竟,今天是赵清虎选定的,选种泡种的日子,这对于农家来说可是大事情。

所有人都在,也都期盼着,这些种子能给点力,撒进田里能茁壮成长,换来秋天硕果累累。

稻种是之前赵清虎从粮店买的,一共准备了七十斤稻种。

七亩水田,不管如何,有这七十斤稻种也足够了。

“先泡水。”

“泡水”赵大郎一脸疑惑。

赵清虎点头,“就是泡水,先把里面藏着的瘪犊子泡出来。”

赵大郎虽然脑袋有点懵,可还是依言将稻种倒进了水桶里面。

果然,很快就有一层瘪壳的稻子浮了上来。

“粮店这帮黑心的,瘪犊子这么多今年收稻子的时候,咱们自己留种。”

用竹瓢把瘪壳的稻子全都捞上来,剩下沉底的,都是实心的,里面是有大米的,可以发芽。

“好了,这些湿种子用麻布袋装着,放进家里面阴凉的地方。记住了,接下来三天都要拿出来,连同麻布袋一起,早上的时候放在水里面泡上一刻钟。”

古代条件有限,赵清虎也没有其他好的办法,若是有条件,应该掺和一些催生的药剂才是。

也不知道中药铺里面有没有相关方面的药剂,中医应该也没研究这方面吧。

“种子弄好了,咱们现在去山坳弄秧田。”

七亩水田,弄个五分秧田就好。

赵清虎选了一块一亩大小的,让五个郎动手在中间先垒砌田坝。

五个壮劳力一起动手,干活就是快,半个小时不到,田坝就好了。

“右边当做秧田,先把秧田的水全都舀出来,往旁边田里面舀,泥巴露出水面就可以。”

等水都舀出去了,赵清虎让大郎弄来轱辘开始碎泥,目的就是把秧田里面的泥跟水打成浆糊,这就是稻种育苗的温床。

赵清虎自己往轱辘上一站,利用自身重量将轱辘压进泥土里面。

五个郎轮换着上来,两个郎一组开始拉。

在两个郎的拉扯下,轱辘开始前进,下面带着木刀刃的轱辘开始转了起来。

一下子,泥水飞溅,像是打蛋机一样。赵清虎挎着站在上面的木箱上,总感觉胯下凉飕飕的,泥点子往上蹦。

足足轱辘了三个小时,五个郎都累瘫在了田坝上,秧田内的泥浆才达到了赵清虎的要求。

这泥浆,黄色之中带着黑色,是之前撒进来的黑土,如今也成了泥浆,成了秧田里面的养料。

时间刚刚好,一上午过去了,秦氏带着大丫把父子六人的午饭送了过来。

“哎!”

看着五个儿子累得够呛,赵清虎叹了口气。

找个时间要去一趟县城,弄一头牲口回来,不管是牛还是驴子,总比用人强。

吃过饭后,赵清虎弄来了丁字形木推子,初步将泥浆打平。

之后就是平田器上场。

这东西,十分简单,是他找王木匠弄得,就是两长两短的木板,弄成一个长方形框子。

两个郎下田,一左一右站着,各自拿着长方形的一个角,把平田器立起来,让长方形的一条长木板压在下面的秧田上,抬起来一些距离轻轻砸下,凹凸不平的泥浆立马就平了,就这样一路捋过去,反正劳动力多,后面也跟着一个郎,弄一块光滑的木板,再往上一抹,一条一米四五长短的、平坦的育苗区域就出现了,看上去就喜人。

这就是传闻中的,精工出细活。

赵大郎见了,眼珠子都亮了。

“爹,这个一定行,稻种撒上去肯定能出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