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43章 赵老头上门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第43章 赵老头上门

作者:钓雪寒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3:40:24 来源:小说旗

晚上,赵清虎在家摆上了一桌宴席。

猪肉、野鸡、野兔,家里面都有,蒸上了大米饭,还拿了酒。

不仅请了大伯赵大柱来,还有村长,加上三弟、四弟一家。

虽然不情愿,可赵清虎还是让三郎去老宅把赵老头请了过来。

毕竟只是分家,没有断亲。

跟父母断亲,除非是赵老头两个提出来,否则是不可能的。

赵清虎要在古代生存下去,也不能真的把老两口逼死了。

赵老头一来就是黑着脸,几个小的跟他打招呼,反应都没有。

赵大柱脸色一沉,就瞧不上这死样。

赵清虎感谢了一番大伯跟村长,之后又安排了一些事情。

赵大郎带着四郎、五郎,继续忙活田地里面的活。

老三赵清狗是个老实的,赵清虎请他晚上住在工地,帮忙守着建材,也留意工地上的人。

毕竟是大几十号壮劳力住进村里,自家必须有人在,否则容易出事。

“四弟你带着二郎、三郎,我跟郑师傅约定的,我们提供粮食蔬菜,他们自己带厨娘开火做饭,也管杂工一日三餐。你就带着你两个侄子,照看着厨房粮食蔬菜就好。没有的先从村上购买,至于荤腥,就用大郎他们从山上抓的猎物,每五天管一顿猪肉。”

盖房子可是苦力活,舍不得吃、舍不得喝,那主家不仅丢脸丢到整个清水镇,而且还会恶了盖房的师傅,搞不好就会被暗中报复。

这些有手艺的人一旦报复,你外行根本就看不出来。

砖瓦房,若是有人常年住,三五十年都不用大动,好好维护,住上一两百年都没问题。

可你若是得罪了泥瓦匠,人给你弄些小手段,让你的新房子住上三五年就漏水破洞,十年就地基不稳,二三十年就要房倒屋塌,到时候你求神拜佛都没用。

事情安排下去后,赵清虎就成了甩手掌柜。

毕竟,他没给自己安排任何活。

当然了,他这个大东家,自然不能两手一摊,啥都不管。

许多事情,最后还是会找上他的。

赵老头全程听着,开始的时候,只是吃吃喝喝,等赵清虎安排完了,这才幽幽开口。

“老大,你花钱盖这么大一个房子,还是砖瓦房,就没给爹娘准备一间用来尽孝”

“爹你这话说的,你要来住,儿子一定欢迎,带着娘一起来也行。只是,当初分家的时候文书上写的清清楚楚,二老跟着二房生活,等你们百年后,老宅跟你名下的田地都给二房。您老两口若是缺了住处,或是住的不开心了,我就要去县城找赵怀远问一问,他是怎么尽孝的了。”

想要用孝道来拿捏小爷,还想处处占便宜,那你要问问你二儿子,抗不抗揍,他赵书礼的功名,铁不铁就行。

赵老头脸色一黑,略过了这个话题。

“老大,你这盖砖瓦房,我听说足足有六亩宅基地!还有你家这院子里面,足足三头大牲口,要花不少银钱吧分家之前,你是不是藏了私房钱”

“看您这话说的,我赵清虎是那样的人吗怎么会干那种生儿子没屁眼的事情,这还是我家三郎他有福气,得了镇上百草堂董大夫的眼缘,让他学会了找蜂养蜂的手艺。这孩子也是个心善的,愿意把手艺分享出来,大郎他们这才得了一些银钱,这不孝敬出来让我盖上砖瓦房,好让我日子过得舒坦些。”

“你---”

“好了,你还要说什么想想分家的时候怎么签的分家文书,别没事找事。”赵大柱开口了。

这个老糊涂的,难道就见不得自己儿子过得好

赵老头讪讪,没再开口。

第二天,赵清虎跟着大郎他们几个上了山。

马上开工盖房子,荤腥不能少。

连续走了九个地方,检查了大郎他们布置的九个陷阱。

其中有五个是挖坑的,还有四个是套绳。

运气平平,弄回来两只野鸡一只斑鸠,没有野兔。

赵清虎带着儿子们,在山里面转了一圈,又挖了五个深坑陷阱。

等他发现了野猪粪便后,眼珠子都亮了,连忙带着儿子们开始挖坑,挖的深坑。

“你们这布置陷阱的手艺,村里面有人来学吗”

一个两米多深的大坑挖好后,赵清虎弄来树枝树叶遮盖,往上面放了一些糙米,顺带问了一句。

“爹,之前一起去镇上的五个人来过,之后便没人来了,春耕大家都忙。”

赵清虎点头,对于农户人家来说,天大的事情也没有春耕重要。

去了一趟山坳,新的一亩水田已经开垦出来,接下来就是灌水养田。

秧田扩展了一米多,已经平整好了,等糯米稻种发芽就能撒上去,等着秧苗长高分株就能插秧。

接下来,赵清虎拿出了之前从县城带回的种子。

棉花种子,还有瓜果蔬菜的。

种植棉花,赵清虎看过视频介绍,小时候在农村也见爷爷奶奶弄过,加上原主几十年侍弄庄稼地的经验,想要种植成功不难。

他记得,为了确保棉花种子的存活率,需要先在塑料棚里面育种。

马虎一些的农民会手搓粪球,把种子塞进粪便、泥土、草木灰混合揉搓成球里面,再放进塑料棚里面育种。

成功发芽后,再培养一段时间,等小苗有几厘米高矮就能移植到地里面。

精细些的,有专门工具,就跟踩蜂窝煤煤球的工具一样,先把工具往泥土里面挤,再一脚蹬下,一个圆筒形状,纸杯大小,顶部有一个小小凹槽,功能类似花盆的泥土块就出来了,把种子放进凹槽,撒点土就是最好的育苗温床。

等移植的时候,连同圆筒土块跟小苗一起移植,能提高存活率。

赵清虎记得,小时候他们家种西瓜、南瓜、丝瓜、茄子、西红柿,还有棉花,都是用的这个育种方法。

就是古代没有塑料,怎么弄塑料棚啊

塑料棚是保温保湿的,用细棉布代替肯定要被人骂祖宗十八代。

似乎,县城有油布出售,用桐油浸染棉布,等浸泡透了后晾干,再上一层桐油,就能有效避水,是长距离运送货物用来遮雨的,价格不便宜。

自己弄一个小小的暖棚,用的不多,也许能试试。

还有就是弄泥土圆筒的工具,那东西工作原理赵清虎知道,小时候还玩过,虽然是铁制品。

可是,用竹筒、木筒也能代替。

无非是把竹筒、木筒内弄一个活动的压板,压板上连接一个木棍,木棍上弄一个踏板,再把整个装置外包起来安装上一个木柄。

双手握着木柄,用脚踩踏板,踏板挤压木棍,把筒里面的活动木片从上往下压,把挤进筒里面的已经塑形的泥块推出来就行。

王木匠是个脑袋不灵光的,赵清虎说了三遍,还拿东西演示了一番,他才明白。

不过,这家伙也是有些本事的。

最后的成品让赵清虎很满意,木柄上安装了横杠,他可以两只手左右握着,如此一来,他能双手握着横杠,方便脚下用力踩踏。

也方便他双手用力,把下面的木筒压进泥土里面,采集更多的泥土。

想要育种,泥土必须是肥沃的。

赵清虎拿到工具后,直接带着几个郎去了山坳。

之前烧的草木灰还在,满满一大堆,弄来一些肥沃土壤,加上草木灰拌匀,加水湿润,之后就是工具上场。

过程很顺利,结果很喜人。

一个个八厘米高,五厘米宽的圆形木块出现,上面凹槽有手指大小,刚好放种子撒土。

等放置进入暖棚里面,种子发芽,根系就会插进泥块里面,嫩芽则是会天然往上生长。

这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啊!精耕细作的第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