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35章 二房上县城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第35章 二房上县城

作者:钓雪寒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3:40:24 来源:小说旗

签订了契约,一行人去了老赵家的田地。

不对,如今算是王员外家的田地。

划分了兄弟三家佃种的田地位置,那管家做了记录后,王员外就离开了。

三兄弟带着大郎、三郎站在田埂上,各有心思。

“大哥,我们之前弄来的黑土还要肥地肥田吗?”赵清狗想到了之前弄回来的黑土。

“肥吧,你们两个也没弄多少,全都用来肥地,让这一季冬小麦多收一些。我手上有堆肥的办法,等之后开荒的田地用堆肥的肥料来肥田就是。”

赵清狗一脸懵,“大哥,你啥时候会堆肥了?”

“镇上董大夫私下教给我的法子,你们知道就好,别往外传,人董大夫不喜欢被名声连累。”

“知道了大哥。”

“大哥你跟大郎他们囤积在山坳里面的枯枝烂叶就是用来堆肥的?”赵清牛问道。

“是啊,就是为了收集那些枯枝烂叶,才发现那一片落叶林里面黑土的。”

“原来如此!”

这一次佃田地,三房、四房各自要了八亩旱地,两家加起来要了八亩中等水田。

剩下的,两亩旱地、七亩中等水田、五亩上等水田赵清虎都佃了下来。

也是为了达成契约,否则他是不可能佃田的。随随便便弄些来钱路,不比土里刨食来得多?

倒是赵大郎很兴奋,家里面终于又有田地了,虽然是佃种的,但是收成有一半是自己的,那可是实打实的收获。

农家就怕没田种,有力气没地方用。

“大哥,你说爹卖了这么多田地,得了多少银钱啊?”赵清牛突然问道。

“不管有多少,咱们一个子也别想。”

“哎!”

赵清虎暗自心算了一番,十八亩旱地,王员外又每亩添了一两银子,大概率是六两银子一亩,这就是一百零八两银子。

以王员外的大方程度,这中等水田怕是也能开出十两银子的价格,至于上等水田,怕是会给出封顶的价格,十五两银子一亩。

也不知道是不是田地行情有所上涨,还是王员外心善。

十五亩中等水田,又是一百五十两银子,加上五亩上等水田,七十五两银子。

这三笔银子加起来,足足是三百三十三两白银。

说起来,老赵家家底不薄,田地若是全部卖出去,足有四百两银子,加上老宅也能值几十两银子,在绿竹村这个家底能排前面,不算穷。

可惜了,如今却是全都卖掉了。

别人是崽卖爷田不心疼,老赵家是爷卖崽田不犹豫。

实际上,赵清虎猜的很准。赵老头卖了田地,就是从王员外手中拿了三百三十三两白银。

不过,转手赵怀远就拿走了两百五十两银子。

去县城购买宅子、购买店铺,加上他跟赵书礼要去县学,束修加上笔墨纸砚的费用又要了一笔钱。

私下里,赵老头又拿了五十两银子给赵书礼,给他当私房钱。

一下子,老两口手中就只剩下三十三两银子,加上之前剩下的二十两,也有五十多两银子傍身。

这一次分家,老赵家的确是肥了二房、肥了老两口,就是赵清虎三兄弟,不仅担下了恶名声,还损失巨大。

“明天你们租借村上的牛车去一趟镇上,把缺失的东西买回来,大郎也跟着去,咱们家多了十二亩水田要耕种,把稻种买回来。”

晚上,刚刚打扫干净的茅草屋内,赵清狗跟钱氏守着五个孩子。

钱氏擦着眼泪,“当家的,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啊,今天村上面的人送了一些粮食过来,可咱们家连口铁锅都没有。”

赵清狗笑了笑,从怀里面摸出来一袋银子递给了钱氏。

“别担心,今天大哥说了,先让大郎借我们一百斤粮食,明日一早我就去搬回来!还有这个,是大哥借的十两银子,明天我跟大郎还有老四一起去镇上添置家用,你想想缺什么,我明天都买回来。”

钱氏双眼一亮,隔着布袋子摸着里面的银锭子。

“当家的,我能打开看看吗,银锭子我从来没见过。”

“那就看看,之前大哥拿出来的时候我也没看够就收进了袋子,之前带身上总感觉心慌慌的。”

借着夜光,两人看着从布袋子里面倒出来的十颗银锭子,双眼都冒着银光。

“当家的,爹娘是狠心的,但是大哥是好的,日后我们跟着大哥走总没错。”

赵清狗点头,“大哥今天说了,让咱们别苛待了四个丫头,说现在咱们当爹娘的对她们好一些,等日后她们也会念着咱们的好,多照顾照顾天宝,姐妹兄弟互相帮衬着才能走得远。”

钱氏点了点头,“我都听你的。”

四房的茅草屋内,赵清牛跟小李氏同样在交谈,也在数银钱。

这些年,他们攒下的私房钱实在是不多。

关键是,老赵家的伙食太差了,不是粗粮窝窝头,就是粗面饼子,还掺了麸皮米糠。

长年累月,谁受得了。

他们那点私房钱,私下里改善伙食用了不少。

如今从一个陶罐里面倒出来数一数,碎银子有四两五钱,铜板有九百多个。

“还是大哥有钱,一出手就是二十两银子,而且这还是崭新的银锭子。”小李氏道。

“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的大哥。”

小李氏翻了个白眼,随即叹了口气道:“自从我娘家爹没了,婆婆这个姑姑就瞧不上我了,这一次分家是一点情面都不顾,好在有大哥帮衬咱们一把,否则这日子没法过了。”

提起这个,小李氏也抹起了眼泪,想想就气人。

赵清牛安慰抱了抱自家媳妇,“媳妇你放心,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大哥说了,等春播过了就带着我跟三哥去找蜂巢,弄蜂蜜。”

“蜂蜜,这段时间村里面大小伙都在找,还有吗?”

“肯定有,石隆山广袤,还能少了蜂蜜。你知道蜂蜜一斤能卖多少银钱吗?”

“多少?”

“二两银子!”

“嘶!”小李氏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么贵?”

“你说呢,否则大哥手里面的银钱哪来的?”

“那当家的你要用点心,找到一个蜂巢,咱们就能发一笔。”

“那是当然!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到时候咱们这个装钱的陶罐能装满银锭子。”

小李氏双眼发亮,看了看手里面的陶罐子,别说是装满银子,装满铜板也有不少钱啊。

赵怀远搬去县城了,赵清虎没想到,他们如此迫不及待。

昨天才分家卖了田地拿了银钱,今天一大早,一房五口人就请了牛车搬家去县城了。

宅子都没找好,这是要住客栈,如此迫不及待?

大郎、三郎跟赵清狗两个去了镇上,赵清虎则是带着剩下三个郎来了山坳。

秧田昨天已经弄好,上面存了一层薄薄的水。

他不打算扩大秧田规模,从王员外手中佃种的十二亩水田,依旧按照原本的耕种方式耕种。

当然了,可以多增加一道工序,先把种子在家泡上三天,等发芽了,再撒进水田,而不是直接把稻种撒进水田。

只这一步,应该能增产不少。

毕竟,有选择的撒进水田里面,都是发了芽的,避免因为瘪壳太多,撒进水田里面稻种存活率下降。

现代农业中,因为农药、种子、化肥都好,不也有懒汉想出了直接撒稻种的栽种方式?

即便不精耕细作,在农药、化肥的增持之下,每亩产出也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