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50章 全村扫树叶捡枯枝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第50章 全村扫树叶捡枯枝

作者:钓雪寒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3:40:24 来源:小说旗

把所有肥土全都撒进开垦地已经是午夜时分,虽然已经是春末,可晚上还是很冷的。

赵清虎态度坚决,大郎才打消自己在开垦地过夜守着的想法。

赵清虎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就出事了。

“爹你快起来,村里面的人都去看咱家的开垦地了。”赵三郎跑进来,一脸着急。

“开垦地?”赵清虎还是迷迷糊糊的,一片开垦的旱地,有什么好看的?

见老爹还懵懵懂懂,赵三郎拉着他爹就往外跑。

等到了地方赵清虎才发现,自己低估了这肥土对于农户人家的吸引力。

等他到的时候,村里面的人到了一大群,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这是朝食都不吃了,跑来看热闹?

“村长、大伯,几位叔伯,你们怎么来了?”

“清虎啊,这些肥土你哪来的?”村长问道。

看着一个个老人,伸手从自家开垦地抓起来一把一把肥土,一旁大郎几个看了心痛啊,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堆肥堆出来的啊。”赵清虎道。

“堆肥?”

众人一个头两个大,这堆肥是什么?

赵清虎哭笑不得,“走吧,我带你们去看看堆肥,别都围在这了。”

带着众人来到了山坳,赵清虎掀开了竹席,把下面正在堆肥发酵的枯枝烂叶露了出来。

众人好奇,上去看了看。

“温的,这一堆还是温的。”

“烂了,这些都烂了,是肥力,这绝对是肥力。”

“我的天,这是怎么办到的?”

见众人全都看向了自己,赵清虎这才清了清嗓子。

“大家也别奇怪,这城里面大户人家,种花种草都会用堆肥的办法!很简单的,枯枝烂叶,草木粪便,都能用来堆肥,一层材料洒上一层水,往上堆积就是,没有竹席掩盖的,你就挖个大坑!”

“这堆肥,里面的温度不能太高,所以七八天要翻一次,等后面烂的差不多了,就能少翻动一些,两三个月就能堆出来肥料。”

村长激动了,就差当场给赵清虎跪下磕上一个,好歹是忍住了。

但是,有人忍不住啊,几个七老八十的老家伙,噗通就跪在了地上。

“清虎啊,你这办法若是可行,能救活多少人啊,你这是有大功德啊!”

赵清虎一蹦三尺高,“可不敢,可不敢啊,几位叔公叔爷,你们都是村里面的耄耋老人,都是长辈,可不敢这样啊!”

一下子,整个绿竹村大人小孩都有活干了,割草挖根,上山清扫枯枝烂叶,家里面的粪便,牲畜棚里面的腌臜东西,全都往堆肥的地方运。

没有竹席的,那就挖坑,挖大坑!

王木匠又忙碌了起来,因为挖了坑的,想要弄一些木板。

反正用竹席盖着,总没有用木板盖着来的严丝合缝吧?

别说是两三个月,你就是堆上半年,能出肥土,大家也愿意。

算算时间,若是两三个月就能出肥土,到时候不仅能肥一波水田,还能肥地,让冬小麦增产。

绿竹村忙碌了起来,赵清虎也没闲着。

他在开垦地里面拉犁,他用的是牛,赵大郎用的是驴。

赵二郎也拉了犁耙过来,用的是炉,至于三郎三个,那就是两人拉耙犁,一人扶着。

用曲辕犁犁了一遍开垦地后,再用耙犁碎土。

等弄好后,又过去了四天时间,在此期间,赵清虎去了一趟县城,换了铜板,给村上帮工的发了一次工钱。

地侍弄平了,板结的泥土也松了、碎了,埋进去了肥土,赵清虎开始指挥五个郎起垄。

起垄也容易,前面曲辕犁来回翻地一次,刚好直线来回,泥土被翻向了左右,空间正好。

之后就是人工,把地垄堆积起来,整理好等待着栽种棉花。

前脚赵清虎侍弄好地,后脚老三赵清狗就找到了他。

“大哥,郑师傅说新房要架梁了,明天就是好日子,他让你准备准备。”

一大早,听了这个消息,赵清虎大喜,连忙去了一趟工地,找到了郑师傅。

大半个月时间,他的砖瓦房已经有了雏形。

木工方面,除了屋顶基本上完成,柱子全都竖了起来,上面还抹了桐油。

架梁之后,就能开始完成屋顶部分了。

架梁也算是大日子,赵清虎对此早有准备,他弄了些白面、粗面回来,让厨娘帮着做成二合面饼子,饴糖也买了一些。

毕竟是大喜事,他还弄了五百个铜板,东西都给老三赵清狗。

到时候,让他陪着大郎上房梁。

等架梁好了,鞭炮一响,这些讨吉利的铜板吃食扔下来,下面自然有人哄抢,图个吉利。

上梁这一天,工地很热闹。

都不用赵清虎去通知,村上在工地干活的壮劳力不少,回家一说,基本上全村都知道了。

绿竹村上百户人家,是大村,人口不少,足有一千五百多口。

今天,来的人真的不少,好在赵清虎准备充分,光是白面、粗面就花了他五两银子。

郑师傅喊着号子,一众壮劳力,开始把那粗大的横梁往上抬,上面不仅有雕花,还雕刻了吉祥文字。

安放横梁的时候,大郎拿过木锤子,敲了第一下。

每敲一下,几个上梁的师傅就喊一声吉祥话。

横梁跟两端的柱子,上面镶嵌的是榫卯结构,等横梁彻底镶嵌进去,郑师傅一挥手,噼里啪啦鞭炮就响了起来。

同时,大梁上,大郎跟老三也开始往下面扔东西。

抢到了饴糖的孩子,那是喜笑颜开,大人则是抢二合面饼子。

当然了,运气好的被铜板砸中,那是哈哈大笑,一嘴缺牙都露了出来。

“哎呦,有铜板,砸中我了。”

“李老四,那是我的铜板,落下来就砸中我了,你别抢!”

“这也有。”

“小牛,铜板给娘,娘回头给你娶媳妇!”

“大虎,铜板给爹,爹给你找个后娘!”

“爹你滚!”

“你个王八犊子!”

热闹过后,村民们主动退去,郑师傅又开始吆喝起来了。

赵清虎则是去了山坳,查看暖棚跟秧田的情况。

水稻秧苗已经有十厘米高,而且,有一些长得好的,开始分株了。

按照这个涨势,再有七八天就能插秧。

几场春雨,蓄水池里面已经有了一大半的水。

水田里面水也足,今年老天爷不错,赏饭吃。

赵清虎又看了看山坳两旁的山丘,山势平缓,碎石块不多,树木也不多,适合开垦成梯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