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60章 安稳日常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第60章 安稳日常

作者:钓雪寒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3:40:24 来源:小说旗

豆腐坊的事情,大郎安排的很好,赵清虎喝了一碗豆浆,吃了一碗豆腐花,拍了拍肚子,自顾自回前厅了。

取来昨日的礼单跟礼金,赵清虎看了看。

繁体字,他认识的不多,可是那大大一排名字,开头赵、王、李,都是村里面的大姓,他还是能认出来的。

此外,繁体字从一到十他也认识。

通篇看下来,他大概是将整个礼单看明白了。

礼单一共有三类,通过礼金就能看出来。

其一,就是村上寻常的庄户人家;其二就是三家至亲;其三就是亲朋好友。

他这乔迁新房酒,请了村上村户,一家两口人。

五十岁老人是单独请的,算是尊老,不用上礼。

村里面的人都是统一的礼金,一口人两文钱,就是一家四文。

这种礼金是往来的,下一次人家有酒席,请赵清虎一家去,一口人也是两文钱。

大家谁也别说谁,村里面就这水平。

至亲不一样,大伯一家没有分家,直接上了一百文的礼金。倒是村长,竟然也给自己上了一百文的礼金,这可是重礼,村长家若是有喜事,自己要回礼的。

两个堂弟分家了,是两家,他们各自上了二十文礼金。

剩下是亲朋好友上礼,两个小舅子,各自上了五百文礼金,大姨夫上了两百文礼金。

姑婆给了二十文,两个妹妹给了五百文。

看到这里,赵清虎皱眉,把礼单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

确认没有出现柳易或是赵清香的名字。

一大家子人来吃酒席,白吃白喝,还真是有脸啊。

这门亲断的好!

秦氏娘家也大方,许是为了给秦氏撑腰,这一次上了一两银子的礼金,算是最豪横的一家。

绿竹村一百一十三户人家,都是单独立户的,是衙门户籍造册的。

减了三个至亲户头、村长家的,还有他们老赵家如今五个户头,他跟大郎都是立户的户主,是两个户头,三房、四房一个户头;老两口跟二房还在一起还是一个户头。

除了这九户,其余一百零四户,各自都是四文钱,就是四百一十六文钱。

最后算了算礼金,王童生很尽职尽责,不仅礼单写的工整清晰,银两铜板也整理的很好,一百个铜板一串,一共二十八串,两千八百文,还多出来七十六个铜板,此外还有一个一两的银锭子,跟自己心算的一模一样。

给他的五尺细棉布、两盒点心很值。

拿来一个钱箱,把铜板银钱全都装了进去,这算是家里面的集体钱箱,总不能啥都收到自己的空间,外面也需要一些银钱。

赵清虎又看了看空间,金子一百两,银锭子,算来算去,最后算出来一个整数,一千两,不多不少,都是大大小小的银锭子。

碎银还有八钱,没了立足之地,之前用来放碎银子的箱子,如今被十个金元宝霸占了。

铜板不少,之前去县城兑换了十两银子,一万个铜板,给了秦氏一千个,让他给这次亲戚家的小孩子包红包,他给了定数,一人五十个铜板,也不知道还剩下多少。

反正,他的空间还有九千个崭新的铜板。

将八钱碎银拿出来,丢进钱箱里面,赵清虎直接把钱箱搬进了前院厅房旁边的偏房。

他们家的前院,有两百多平,一共有大小六间房!

正对大门,当中一间,空间最大,也是他们家的客厅,是迎客用的。

此外,客厅左右各自有一个偏房。

对这两个偏房,左边的,赵清虎将之打造成了茶室,虽然他们家目前还没有过上悠闲喝茶的日子,但是,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先把装备弄上。

里面有茶几、板凳,还有两个博物架,都是空空如也,上面啥都没摆放,赵清虎打算去河边找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回来摆上,去石隆山上,也能弄些树根回来。

反正就看感觉,他感觉对方长得怪,那就是艺术感,多好啊,超越大渊朝数百年的审美观。

关键是便宜啊,让他摆上瓷器古董,他没钱!怪石头摆上,天荒地老对方都不带腐烂的,肯定比他活得长。

树根不好保存,送去让王木匠打磨一番,抹上几层桐油,保存上一百年绝对没问题。

也许,他还能把王木匠从一个半桶水木匠,培养成艺术家。

右边偏房,则是他们家的临时库房,里面装上了大柜子,可以存放一些珍贵物品,如布匹、钱财、蜂蜜、腊肉腊鸡、鸡蛋鸭蛋鹅蛋等,一共两把钥匙,他自己一把,还有一把给了秦氏。

前院这栋主建筑,前面客厅宽敞,又长又宽,空间绝对大,摆上两排太师椅都绰绰有余。

左右两个偏房,宽度足够,长度跟客厅是一样的。

后面三个房间,后厅就是库房,放了稻谷仓库,还有一些储存粮食的柜子。

而前后的差距,从柱子的数量就能看出来。

前厅左右都有五根柱子,后面的后厅左右只有三根柱子,这就能看出差距。

而后厅也有左右两个偏房,靠近厨房的,被改造成了餐厅,放了大长桌,他们一家都能坐下。

另外一边的偏房,直通牲口棚,是存放农具的地方。

整个前院,除了这六间房的主建筑,旁边搭建了一间厨房,空间绝对足够大。

豆腐坊的卤水,就是在这里熬煮的,这可是豆腐方子的核心,绝对要保密。

而厨房对于一整排建筑,是立在西方的。

西方主杀伐,厨房在西方建造,是郑师傅他们的自主认知。

摆弄了钱财后,赵清虎又去牲口棚看了看。

一只羊,是那母羊,已经不产奶了,依旧养着。

鸡鸭鹅都不在家,三个丫赶着它们外出觅食去了。

兔子还在,已经有三只母兔子,十二只小兔子,正在啃食青草。

三个大牲口都不在,牛车被三郎、四郎征用,拉着豆腐去镇上卖豆腐了。

两头驴在豆腐坊内忙碌,等忙完了,大郎、二郎、五郎,会拉出去吃草觅食。

牲口棚最后面是一大间长条形蜂房,在后墙上布置了一个个正方形窗口,方便蜂群进出,这堵后墙也是院墙的一部分。

他们家不富裕,能省就省,都是郑师傅的好手艺跟智慧浓缩的布局。

总不能,靠近围墙的房间,有了围墙,你还要画蛇添足,再在围墙旁边砌上一面墙壁吧,岂不是浪费材料?

整个牲口棚,呈现长条形。各种牲口的棚子,是一字排开的。一眼扫过去,一览无余。

两头猪崽子,则是进了豆腐坊后面的猪圈。

占地一亩的猪圈很大,前后三排,一共分隔成九个空间,能养十八头猪。挤上一挤,一个圈养三头猪也不是不行。

家里人手不够,若是养上十八头猪,怕是要把几个郎全都累死。

“缺人手啊。”

嘀咕了一句,赵清虎去了后院,自己的院子没什么好看的,已经睡了两夜了。旁边有个小空间,算是小花园,连接四个丫的偏院,还有六个郎的后院。

六郎目前还小,跟着他四个姐姐住在偏院。

大丫年纪不小了,很有大姐大的派头,把弟弟妹妹照顾的很好。

除了大郎有一家四口住着,其余的四个郎,那都是一人一个小院子,美滋滋的。六郎的小院子,目前是空着的。

过了儿女居住的这一片区域,后面有一面墙壁,中间开了月亮门,进去后,一左一右,一大一小两处空间,小一些的是厕所,旁边挖了水井,还有一片空地,没有夯实的,可以种些花草,除除味。

当然了,不讲究的也能种些青菜,毕竟,施肥近啊。

赵清虎安排了六间厕所,下面是石头建构打底,石匠给磨光过的,很滑溜。上面则是砖瓦加上木料。石头开口,是直接连通院墙之外的,往外就是化粪池,挖的又长又深,上面用青石板盖着。

家里人多,反正六间厕所总是够用的。

一旁大一些的空间,里面有八间房,房间不大,都是一样的格局,住人没问题。

按照郑师傅的说法,赵清虎能盖上如此一间大瓦房,迟早有一天家里面也会有驱使的奴仆。

这六间房,就是给奴仆准备的。

不得不说,郑师傅是专业的。

盖房设计的时候,赵清虎可没想到自己也会呼奴喝婢,那都是地主老爷的生活啊。

可如今,自己还真的有需求了。

一亩地的猪圈不利用起来,不养上十八头猪,他们家每天那么多豆腐渣,等着让它腐烂了堆肥去吗?

若真是如此,他们家怕是要被全村的老少爷们戳脊梁骨。

这可是粮食啊,不能浪费。

反正大郎提出的,把豆渣晒干了,当粮食储备的想法,赵清虎是坚决反对的。

家里有细粮,你要吃粗粮,偶尔一两顿换换口味也就罢了,你晒上几千上万斤豆腐渣当储备粮,你想干吗,没苦硬吃?当他赵清虎是能吃苦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