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回六零开网店,我带全家丰衣足食 > 第41章 新出路

重回六零开网店,我带全家丰衣足食 第41章 新出路

作者:子曰星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0 07:19:17 来源:小说旗

芳兰立马起身接过,“成,大娘我这就记。对了,大壮家的那两箱,您也一块儿加上,他奶说他哥要回来帮他。”

“好孩子,怪不得鹏飞你能成事,有这媳妇撑着,啥都顺。”刘秀华笑着走了。

陈鹏飞没吭声,低头看着芳兰认真记账的模样,忽然心头一热。

他想,这条路,他不是一个人在走。

晚上,陈鹏飞去找王老头,说起蜂蜜批量酿制的事。王老头沉吟片刻,说:

“你找芳兰对了,蜂群是能看懂人的,谁真心谁走过场,它们最知道。”

“等你厂子批下来,我就让她接手这块儿,她比你更细心。”

“你就安心奔大路,我家这小路,有人守着。”

那一夜,陈鹏飞梦见蜂群铺天盖地,飞成了五个大字——

“陈家出厂!”

两天后,陈鹏飞再次踏进了商业局的大门,三轮车上装着二十瓶汽水、三十瓶自制罐头,瓶身都贴着他用油墨写的小纸签,“陈记汽水”“陈记果罐”。

白主任和魏局长早已等在办公室。

“你小子,这次带来什么稀罕玩意儿?”

“汽水、罐头。”陈鹏飞推开门笑着说,“局长不是说试试看嘛,我就真做出来了。”

魏局长咳了一声,努力维持严肃形象,但眼神已经控制不住地朝那一摞玻璃瓶瞟去。

“这真是你做的?”白主任狐疑地拧开一瓶橘子汽水,咕嘟一口,脸色陡变,“嚯,这味……跟市里卖的一模一样!”

“还便宜。”陈鹏飞笑眯眯地把瓶盖敲在桌子上,“咱这原料便宜,蜂蜜自产,汽水一瓶能控制在三分钱成本,卖两毛还不抢疯了。”

魏局长皱着眉,端起一瓶罐头,抠开一个山楂的尝了一口,牙酸得直吸气,眼里却亮了,“这要是能大规模生产,咱这片贫困县也能出点‘城里货’了。”

他低头琢磨了片刻,把目光投向白主任:

“你去帮我把企划科的人叫过来,把这批样品也带到市局去。”

“是。”白主任应了一声,走得风风火火。

陈鹏飞没走,坐在一边喝着自己带来的汽水,心里却早已在策划下一步。

魏局长看着他,忽然开口:

“鹏飞,我问你实话,这些配方,你是不是从哪儿学来的?别怕,我不是问罪。”

陈鹏飞顿了一下,想起商城里那些金光闪闪的项目和隐藏页面,心说:能跟你说我从系统里学来的?

只得硬着头皮笑道:

“我在城里读书时看过一些书……记住了配方,后来自己在家摸索。”

魏局长没追问,只是点了点头。

“你别把自己逼得太狠,我知道你年轻想干点事,但这厂子一旦批下来,就是实打实的国家项目,出不得纰漏。”

“放心吧局长,我办事,你还不放心?”

“就怕你这脑瓜子太快了,连政策都跟不上。”魏局长叹气。

当天傍晚,市商业局的车便赶了过来,将汽水与罐头样品全部带回,第二天,魏局长就接到了市里打来的电话。

“魏局,我们试过了,汽水味道稳定,瓶子也严实,罐头没有膨胀发酸,保质不错。”

“这孩子真是个人才啊。”

“你们那边可以先做前期准备,两个试点工厂,罐头、汽水各一个,地皮和水电先报备上来。”

魏局长挂了电话,紧跟着给陈鹏飞打了电话:

“有时间没?来一趟。”

陈鹏飞骑着三轮车进门,魏局长递给他两张文件:

“这是市里批下来的试点厂通知书,罐头厂和汽水厂,先各建一个。”

“建在哪儿你说了算。”

陈鹏飞看着那泛黄的纸,心跳“咚咚”作响。

“咱就建在陈家村!”他说,“原来铁矿废弃的那块地,那地方离水源近,地势平。”

“你确定?”

“我得带着村子一起吃饱饭。”

魏局长长出一口气,“行,那你先拿这批试点通知去跟县里说,我再跟市里申请拨款建厂。”

“要是能拉上县委书记去你们村看看就更好了。”

“能。”陈鹏飞点头。

他知道,这是一步大棋。

这不仅仅是给自己开厂,更是陈家村从贫困线翻身、走向集体富裕的关键一跃。

当天晚上,陈鹏飞回村,把通知放在陈老头手上。

陈老头坐在炕头,看着上面的红章,半天没说话。

“爷,这是国家批的。”陈鹏飞轻声说。

“咱村,能开厂了。”

“咱陈家,也要有出息了。”

县委书记真的要来了。

这消息像炸雷一样传遍了整个陈家村。书记上一次来,还是三年前为稻谷减产调研。这回却是为罐头厂和汽水厂来的,而且是带着批文视察,谁都知道分量不一样了。

陈建祖当晚就拍了桌子,“这可不是随便待客,鹏飞,你得拿出点样子来。”

陈鹏飞也急了。他知道这是个天大的机会,书记满意了,厂子就不只是试点,有可能直接升为县重点项目。

他立刻联系了魏局长,让他帮忙安排食材。

第二天一早,魏局长就托人送来了一些食堂特批:一只老母鸡、两斤五花肉、一包绿豆粉条,连一瓶酒都配齐了,还附带一个小纸条——“别给丢人。”

陈鹏飞苦笑着收下,赶紧推车回村。

村里早就炸开了锅,三叔陈铁栓带着几个村干部把原来的废铁矿地边上的杂草清了一遍。陈老头拄着拐杖,在地头指指点点:“这边得平整点,到时候书记来别一脚绊了。”

陈鹏飞找到芳兰,把食材交给她。

“媳妇,这回你得帮我筹一下饭,书记来了,不能怠慢。”

“书记?”芳兰瞪大了眼,“那……那我得赶紧找刘婶儿、二嫂她们,她们都能干。”

“你说的对,妇联那几个人,你能调动起来吧?”

“那还用说。”芳兰撸起袖子,“中午就先聚到我家厨房,咱几个女人把这顿饭做出点面子来。”

陈鹏飞放心了,连声说“好”。

临近中午,芳兰家后院已经热气腾腾。大锅里炖着鸡,铁锅里焖着粉条,另一边的盆子里是洗净切块的野山药和红薯,连陈奶奶都被请来坐镇火候。

刘秀华边炒菜边咕哝:“芳兰,你这菜配得讲究,菜色不多但分量够,书记也吃不出挑。”

“就是得热乎。”芳兰一边擦汗,一边往锅里加柴,“锅气一出来,人就有精神。”

陈鹏飞这边也没闲着。他找了陈东陈强两兄弟,把自家院子重新扫了一遍,桌椅板凳都用湿布擦了好几遍,还把昨天剩下的汽水和罐头摆了两排,贴上纸签,写着“试样·供鉴”。

下午两点,书记的吉普车终于驶进了陈家村。

乡里书记、县办主任跟着下车,书记一身灰布中山装,手背在身后,看了一圈,第一句话是:“这村子,没我想的差。”

陈鹏飞快步上前,鞠了一躬,“书记好,我是陈鹏飞,项目试点申请人。”

书记看了他一眼,微微点头,“小伙子,听说你搞了个汽水配方,又鼓捣出罐头,还在城里掀了点风头?”

陈鹏飞笑着:“不敢掀风头,只是想让咱村子也过上点有盼头的日子。”

“有意思。”书记看着那一排整齐摆放的玻璃瓶,“这些是?”

“罐头样品,汽水也在,书记要是愿意尝尝……”

“那当然要尝。”书记摆摆手,“先看看地。”

一行人走到了铁矿废地边,书记看了一圈后说:“地势不错,靠近水渠,村路虽窄但可修。厂房按你报上来的小型标准建也够了。”

“建材能解决?”县办主任问。

“能,咱村有石灰窑,砖也能烧。”陈建祖在一边说话了。

书记点点头。

“罐头厂、汽水厂,现在全国范围不多,咱县能拿下试点,是个机会,但要是真的干好了,能不能撑住,就看你们了。”

“我们一定行。”陈鹏飞目光坚定。

书记看了一眼他身后的样品,“行,那我尝尝你这汽水和罐头,要是真行,咱县今年的农业转型项目,就从你们村开刀。”

众人一听,神色都变了。

这,不只是一个厂子,而是一条出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