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 > 第31章 带众人看新房 计划开豆腐房

“淮菇啊,这大早晨的干嘛呢?槐花醒了找你都找不到”贾张氏的大嗓门传来,抱着槐花,身边还跟着小当。

贾张氏一对三角眼在两人身上瞄,盯得秦淮菇心烦意乱说了声:“家里粮要断了,我朝何叔借点粮……”

何大清也没当回事,正要说些什么,傻柱带着何雨水走了过来。

何雨水还睡眼惺松,一看就是刚起床。但是还带着兴奋“爸,新房修好了,咱们快过去看看吧!”说着拉住何大清胳膊。转向看到贾张氏和秦淮菇,便打了声招呼,放开何大清,回手挽起秦淮菇:“走秦姐,跟着我们去看新房”。

见傻柱和何雨水来了,贾张氏才放下警惕。

何大清笑着邀请:“贾家嫂子,家里新房建好了,走、一块去看看,提点意见。”

这次贾张氏也没反对,把槐花交给秦淮菇,拉了小当就跟着傻柱走进月亮门……。何大清见棒梗在门口张望,便招了招手,棒梗很快就跑过来,跟着一块去看新房。

看着路两边的园子,贾张氏建议,现在是九月份,抓紧种些速生的叶菜还能赶上收成。何大清倒是有些赞同。

一进阁楼,几个人都看呆了。

贾张氏的千层底刚踏上柚木地板,鞋帮上沾的煤灰就在油光水滑的纹理上洇出污渍。她仰头望着三米挑高的穹顶,椽木上雕着五福捧寿的纹样,却用金漆勾出西洋玫瑰藤蔓——这是东交民巷的老匠人手艺。

客厅中央的紫檀木茶几泛着乌光,六只钧窑天青釉茶杯像浮在云纹大理石台面上的雨滴。秦淮茹手指刚触到真丝滚边的沙发垫,就被冰凉的触感激得缩回手。阳光透过彩色玻璃天窗,在她打着补丁的的确良衬衫上洒下孔雀翎似的斑斓光影,最亮的那束正巧落在银锁片的暗扣上。

“这客厅都能开全院大会了!”傻柱看着客厅,中央的一圈沙发比杨厂长办公室沙发要高档得多了。何雨水踮脚拧开直饮水龙头,不锈钢出水口映出她因兴奋涨红的脸——全院还在共用压水井的年代,这银亮的水龙头像截住了天上的银河。

棒梗突然发出声怪叫。男孩蹲在螺旋楼梯旁,眼珠瞪得快要弹出眼眶——整面墙的暗格里码着油纸包裹的伊犁火腿,暗红色油脂正顺着墙缝往下渗。贾张氏抡起鞋底要打,却见何大清倚着二楼红木栏杆轻笑。

楼上浴室的搪瓷浴缸足有双人床大,十二个黄铜出水口雕成鲤鱼跃龙门的样式。秦淮茹数着墙上的白瓷砖,每数一块喉头就紧一分——这四十八块上海产釉面砖,够换她家半年的棒子面。当目光扫过毛巾架上的羊绒浴巾,她忽然想起昨儿在供销社摸过的的确良布料,指尖不自觉地蜷进掌心。

厨房和餐厅是一体的。蜂窝煤炉子镶着铸铁烤箱,瓷砖台面下是几个大抽屉,用来装锅碗瓢盆,调料、刀具……。

何雨水看着锅碗瓢盆齐全的厨具对着傻柱说:“傻哥,这以后全归你了,以后你天天就在这给爸和我做饭……”。

何大清拍拍雨水肩头:“大闺女说得对,以后这厨房里的活就全交给你哥”他是厨子,做饭好吃”。

傻柱想说,爸,你也是厨子!可是没敢出声

秦淮菇抱着槐花,看着何大清父女欺负傻柱,不禁好笑,这温馨场面才是生活。自己受苦受累的工作,回到家还不着闲的洗衣、做饭、看孩子,还要看贾张氏的眼色,那生活……

这房间、这装饰,自己这辈子能不能住上这样的房子?想着,不由自主的看向何大清……

棒梗满是羡慕的看向室内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设施,每一个摆放,心里不觉升起一个念头,要是何爷爷是我爸爸就好了……

贾张氏羡慕的看着眼前的一切,脑中升起一个念头,要是老贾活着,我说不定也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当年老贾就比何大清强得多……,可是仔细搜寻,老贾的影子却是那么淡,自己好像把老贾长什么样都忘记了。

参观完,看看兴奋的众人,何大清便说这新房还要敞开门窗,放几天气味,待墙面干燥之后才能入住

到时再宴请全院,也当搬新房燎锅底。

何大清给了傻柱五块钱,让他去买早餐,并邀贾家人一块吃。有便宜不占不是贾张氏的性格,满口答应。

傻柱买回了豆浆、油条、焦圈、包子,棒梗和小当都吃了个肚圆,饭后,贾张氏还把剩下的油条、包子都带走了。秦淮茹觉得脸红,棒梗都觉得奶奶丢了他的脸。

早餐过后,傻柱何雨水都上班了,何大清收拾了一下自己,便晃晃悠悠到居委会来找王主任

王主任请何大清坐下,倒了杯水,又把自己的搪瓷缸蓄满放在办公桌上,办公桌玻璃板下压着的先进工作者奖状让何大清多瞥了几眼,便称赞到王主任水平高能力强,这先进工作者奖状可是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

王主任听了暗自得意,但是马上想到,是自己求何大清办事,那何大清可是高自己太多的存在,几句话便说得忘形,暗自惭愧。便转入正题。

何大清出主意:落实街道办事处指示,建议居委会开一豆腐坊。

设置经理一人,给居委会正式编;临时工20人,没有编制,工资每月16元,在打零工每月不足10元的现在,这临时工都会抢破脑袋。居委会所辖内所有的无业闲散人员,都可以做居委会豆腐坊采购员,居委会发单项采购证,仅限于采购黄豆。保底3元钱,随采购量给予提成,每月采购黄豆不足10斤的,没有保底工资。这样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闲散人员就业问题,减少社会矛盾,保证辖区内的安全稳定。

“南锣鼓巷95号西头那个废厂房可以改造成豆腐坊,居委会每年都有危房改造经费……”。

何大清用钢笔帽敲了敲稿纸:“临时工每月16块,街道留3块”.

何大清巴拉巴拉的说了半天,王主任只是把临时工工资每月16块,居委会留3块,这句话记牢了。

王主任只想到完成任务,却没想到还能给街道留下福利。只是听何大清说了半天,好像很有理,自己却不知道怎么做。便求何大清全权负责此事,有什么事情自己向上协调。

何大清答应了,并承诺居委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作为大院的一员,有责任、有义务协助居委会把这造福于人民的工作做好。双方满意, 又谈了些细节何大清告辞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