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野囤居指南 > 第100章 血月祭坛

山野囤居指南 第100章 血月祭坛

作者:爱吃上汤馄饨的小梵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14:30:20 来源:小说旗

从灵墟宫归来的第七日,血月再度高悬天际。林木木的气运罗盘疯狂旋转,最终指针直指知青点后山的禁地——那里常年被血色瘴气笼罩,山民传言每逢血月便会传出古老的祭祀乐声。系统界面炸开刺目红光:【检测到上古献祭阵法残留,建议携带净化类法器与五行灵物】。她迅速将七元灵液、寒星莲、天音苔等物资收入特制的乾坤袋,又取出用龟甲碎片与星陨石髓炼制的护心镜别在腰间。

踏入后山的瞬间,腐臭与铁锈味扑面而来。地面布满暗红色的苔藓,每走一步都能渗出黑色黏液。系统提示:【发现噬血苔,其汁液可腐蚀神识,孢子接触血液将催生血蛊】。她戴着用冰火蚕丝与清心铃丝线编织的面罩,手持青铜匕首,小心翼翼地刮取苔藓样本。当匕首划过苔藓时,黏液突然化作血色触手袭来,她眼疾手快地用护心镜反射月光,触手在银光中发出滋滋声响,缩回去时在地面留下焦黑痕迹。

穿过瘴气弥漫的竹林,一座被藤蔓缠绕的祭坛出现在眼前。祭坛由九根血色石柱支撑,每根石柱上都刻着狰狞的人面纹,眼眶中燃烧着幽蓝火焰。祭坛中央摆放着一个巨大的青铜鼎,鼎内盛满黑色液体,表面漂浮着无数惨白的骷髅头。系统提示:【血祭鼎,需用五行灵物与纯净血液激活,破解后可获取《血蛊真经》残卷】。

她立刻清点背包里的物资:用龙渊鳞代表金,幻梦草代表木,七元灵液中的水属性灵液代表水,烛龙遗种的火焰内丹代表火,地心胎石代表土。当五行灵物依次放入鼎中时,青铜鼎突然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黑色液体开始沸腾,骷髅头发出凄厉的惨叫。她咬牙割破指尖,将鲜血滴入鼎中,鲜血接触液体的刹那,整个祭坛亮起刺目红光。

鼎内浮现出一卷散发着血腥气的竹简,正是《血蛊真经》残卷。但还未等她伸手,祭坛四周的血色石柱突然裂开,爬出无数身披战甲的骷髅战士。这些骷髅手中的兵器泛着诡异的紫光,系统提示:【血魂战骨,其骨骼可炼制攻击性法器,战甲碎片蕴含空间折叠之力】。她甩出用噬魂藤编织的锁链,缠住骷髅战士的脖颈,在拉扯间成功采集到几块战甲碎片和指骨。

在祭坛角落的石缝中,她发现了一种生长在血泊中的花朵。花朵呈妖异的紫红色,花瓣上凝结着类似心脏跳动的纹路。【血心兰,花蕊中的血珠可炼制血蛊,花瓣燃烧后产生的烟雾能迷惑神识】系统提示。采集时,她先用噬灵蜈毒液浇在花朵根部,待其陷入麻痹状态,再用特制的玉瓶收集花蕊中的血珠。

突然,祭坛中央的血祭鼎开始逆向旋转,黑色液体化作血龙冲天而起。血龙张开巨口,露出内部密密麻麻的尖牙,每颗牙齿上都刻着古老的诅咒符文。战斗中,林木木发现血龙的弱点在咽喉处的一块白色鳞片,那鳞片上隐约刻着烛九阴的蛇形徽记。她将七元灵液混合血心兰的血珠,制成腐蚀性极强的血雾弹,趁着血龙张口咆哮时,将弹丸射入它的咽喉。

血龙发出震天动地的惨叫,化作漫天血雨落下。雨水中夹杂着细小的金色颗粒,系统提示:【血龙金砂,可炼制顶级防御法宝,与龙渊鳞融合能打造飞行法器】。她迅速取出收集瓶,在雨中奔跑着采集金砂,每一粒金砂入手都带着灼热的温度。

血雨停歇后,祭坛下方露出一个暗门。暗门表面刻满了与蚀月林青铜板相同的符咒,她取出在幻雾山谷获得的虚灵沙,撒在暗门上。虚灵沙与符咒产生共鸣,暗门缓缓开启,露出一条布满血红色水晶的通道。通道尽头,有一个石匣,匣盖上雕刻着十二地支图。

系统提示需要按照特定顺序注入五行能量才能开启石匣。她回忆起在灵墟宫获得的星轨玉简上的线索,将五行灵物的能量依次注入地支图的对应位置。当最后一道土属性能量注入时,石匣发出清脆的响声,缓缓打开。匣内躺着一枚刻着\"九阴\"字样的玉珏,玉珏表面流转着神秘的符文,与她在渊墟获得的竹简产生共鸣。

就在此时,后山突然传来剧烈震动,血月的光芒变得更加猩红。系统界面弹出紧急警告:【烛九阴组织正在启动时空共振,建议立即撤离】。她将玉珏收入背包,转身准备离开,却见血月之下,远处的山峰上亮起无数红色光点,那些光点组成了巨大的蛇形图案——正是烛九阴的徽记。

离开后山的路上,林木木的脑海中不断回想着《血蛊真经》残卷上的内容,以及玉珏中隐藏的秘密。她知道,这次在血月祭坛的发现,不仅让她获得了珍贵的修真物资,更将她推向了烛九阴组织阴谋的核心。而背包里的各种采集物,或许将成为她揭开真相、守护知青点和伙伴们的关键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