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 > 第141章 三顾茅庐

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 第141章 三顾茅庐

作者:蜡笔加菲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15:02:53 来源:小说旗

在刘备这一方,自从与曹操、孙权结盟之后,他心里非常清楚,这个联盟不过是一种暂时的权宜之计罢了。各方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都在暗中盘算着如何从这个联盟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刘备并没有被表面的联盟所迷惑,他深知要想在这个乱世中生存并发展壮大,就必须依靠自身的实力。因此,他一方面积极整备军备,扩充自己的军队规模,让自己的二弟关羽和三弟张飞日夜操练士卒,不断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他在与盟友们周旋时,始终保持着表面上的和睦,避免过早地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

就在这一天晚上,刘备的谋士司马徽突然来到了府内,请求面见刘备。司马徽此次前来,其实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内心挣扎和犹豫。他深知自己的才略有限,难以与曹操和孙权这样的强敌抗衡,更无法在未来的战斗中为刘备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经过深思熟虑,司马徽最终决定来找刘备,向他推荐一位自己的好友。司马徽相信,只有这位好友才能够真正帮助刘备在这个乱世中立足并取得成功。

刘备听闻司马徽求见,赶忙起身,亲自将其迎入内堂。待宾主坐定后,刘备满脸笑容地看着司马徽,说道:“先生大驾光临,备有失远迎,还望先生莫怪。”司马徽连忙拱手还礼,道:“主公客气了,徽今日前来,是有一事相告。”

刘备见状,赶忙说道:“先生有何事,但说无妨。”司马徽略作迟疑,然后拱手道:“主公,徽自知才疏学浅,难以助您成就大业。不过,徽有一好友,其才学见识远非常人能及。”

刘备闻言,眼睛一亮,忙问道:“先生所言何人?”司马徽微微一笑,缓声道:“此人姓诸葛,名亮,字孔明,隐居于隆中。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有经天纬地之才,定能助主公在这乱世中开疆拓土。”

刘备心中大喜,忙追问:“不知孔明先生性情如何,肯出山相助否?”司马徽笑道:“孔明先生淡泊名利,虽常自比管仲、乐毅,但他若遇明主,必当倾心辅佐。主公若能诚心相邀,定能请得他出山。”

刘备听后,当即决定,待明日便亲自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这一夜,刘备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他心中充满了期待,想象着与诸葛亮相见的情景,以及这位传说中的贤才如何为自己的霸业出谋划策。

第二日清晨,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微弱的晨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刘备早早地起床,洗漱完毕后,便迫不及待地带着关羽和张飞踏上了前往隆中的路途。

一路上,刘备心情愉悦,脚步也显得格外轻快。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孔明先生的辅佐下成就一番大业的情景。然而,与刘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关羽和张飞的脸上却写满了不以为然。

张飞嘴里嘟囔着:“大哥,那个什么孔明不过是个山野村夫罢了,有什么了不起的?还用得着您亲自去请他?”他一边说着,一边摇晃着脑袋,对这次拜访显得颇为不屑。

关羽在一旁附和道:“三弟所言甚是,大哥此举未免有些过于慎重了。”他的语气虽然比张飞稍微温和一些,但同样对刘备的决定表示质疑。

刘备听了两人的话,并没有生气,而是一脸严肃地解释道:“二位贤弟,你们有所不知。孔明先生虽然隐居山林,但他的才华却是举世无双的。若能得他相助,我等大业必成。所以,切不可轻视他啊!”

三人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抵达了隆中。他们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穿过茂密的树林,终于找到了诸葛亮的草庐。

刘备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然后恭敬地走到柴门前,轻轻叩响了门扉。片刻之后,门开了,一个小童出现在门口。

刘备赶忙拱手施礼,面带微笑地说道:“烦请通报一声,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孔明先生。”

小童眨了眨眼睛,似乎对刘备的自我介绍有些惊讶,但他还是礼貌地回答道:“先生今早出门了,不知何时归来。”

刘备心中一紧,连忙问道:“可知道先生去往何处?”

小童摇了摇头,说:“我也不清楚。”

刘备无奈地叹了口气,他原本满心期待能见到诸葛亮,却不想扑了个空。不过,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留下了一份拜帖,并嘱咐小童一定要将自己的来意转告给孔明先生,告诉他自己还会再来拜访。

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心情有些沉重地离开了草庐。回去的路上,张飞气呼呼地抱怨道:“大哥,这诸葛亮也太不识趣了,故意躲着不见,咱别再来了。”

关羽也微微皱起了眉头,他觉得这诸葛亮似乎有些托大,对刘备的拜访不够重视。

然而,刘备却摆了摆手,宽慰道:“孔明先生定是有要事在身,我们不可急躁。我相信他一定会接见我们的。”

时光荏苒,数日已逝,刘备心怀期待,再次领着关羽和张飞踏上前往隆中的路途。此时,正值寒冬腊月,天空中飘洒着鹅毛大雪,将整个山林都染成了一片洁白。山路崎岖,积雪覆盖,湿滑异常,行走起来颇为艰难。

张飞见状,不禁抱怨起来:“这么冷的天,还来寻这山野之人,真是何苦呢!”他的声音在寒风中回荡,带着些许不满。

然而,刘备却毫不动摇,他目光坚定地看着前方,缓缓说道:“越是艰难,越能显出我求贤若渴的诚意。若轻易放弃,又怎能求得大贤呢?”

三人顶着风雪,艰难地跋涉前行。终于,他们来到了诸葛亮的草庐前。刘备满怀希望地推开柴门,却发现屋内空无一人。询问邻居后,得知诸葛亮与友人一同外出游玩去了。

刘备心中虽有失望,但并未气馁。他在书桌上铺好纸张,挥毫泼墨,留下一封言辞恳切的书信,详细地阐述了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以及求贤若渴之意。

时光匆匆,转眼已至新春。刘备特意挑选了一个良辰吉日,第三次前往隆中。这一次,他们终于见到了诸葛亮。然而,此时的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不愿惊醒他,便在门外静静地等候。

关羽和张飞在一旁等得有些不耐烦,几次想要进去叫醒诸葛亮,都被刘备拦住。刘备轻声说道:“不可鲁莽,惊扰先生清梦。”他的语气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过了许久,诸葛亮悠悠转醒,听闻刘备已在门外等候多时,赶忙起身相迎。待刘备等人进屋落座,诸葛亮拱手致歉:“让将军久候,实在失礼。”刘备忙道:“先生不必多礼,备能得见先生,实乃万幸。”

交谈中,诸葛亮纵论天下大势,分析吕布、曹操、孙权之优劣,又为刘备提出占据荆州、益州,联吴曹抗吕,四分天下之策。刘备听得热血沸腾,对诸葛亮的才学见识佩服得五体投地,当即诚恳相邀:“先生大才,若能出山相助,备大业可成。”

诸葛亮见刘备如此诚心,且心怀天下苍生,便点头应允。自此,诸葛亮随刘备出山,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征程。关羽和张飞见诸葛亮果然才华出众,也收起了之前的轻视,对他敬重有加。他们一同回到刘备营帐,开始为实现隆中对策而积极谋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