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80红顶商人 > 第158章 义乌万千勇士之一

1980红顶商人 第158章 义乌万千勇士之一

作者:幕后天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0 15:38:22 来源:小说旗

直到半个小时,两人讨论终于结束。

似乎所有零件都已经找齐,这才对王德发说道,“一套设备含锅炉、夹层锅、罐装线等等....成本大约2.8万元。”

“.......”话音落下,空气变得极为宁静。

王有德只感觉满头黑线。

心中吐槽,徐老啊徐老,你当着客户面报成本价,这让我怎么开高价?

脸上露出无奈和尴尬的表情,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急。

顾方远险些没压制住嘴角。

这些技术人才真可爱。

顾不上王有德脸上的表情,直接问道,“徐老,那一套设备产量多少呢?”

“根据我们估算,每小时可以生产1000斤果酱。”徐老回答道,眼神中透露出自信。

“两套设备大概多久可以造好呢?”

“如果两套设备共用一个锅炉,不喷漆,三天就能弄好,喷漆四天。

如果两套设备分开,四天只能交一套设备。主要锅炉打造需要时间,现成的只有一台大锅炉。”徐老耐心地解释道。

“我那厂房能同时放下两套设备吗?”两位老师傅都去过小岗村,知道那边厂房面积。

“只要将处理水果的地方弄到其他地方,你那个大厂房绰绰有余。”徐老回答道。

“行!那价格呢?”这次顾方远视线看向王有德。

王有德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两套设备7万元!”声音中带着一丝犹豫,仿佛在试探顾方远的底线。

顾方远皱了皱眉,“不对!成本是2.8万元,按3.5万元售价计算,我没什么意见,毕竟你们也要赚钱。

但刚才徐老说了,我这两套设备共用一个锅炉,你怎么还收我两套钱呢?”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满。

顾方远虽然不知道一个锅炉的价格,但为主要器件,至少也要1万块吧?

两套成本就是4.6万元。

王有德嘴角直抽抽。

没想到,还是被顾方远发现漏洞了。

一咬牙。

“6.5万元,不能少了,我们还要后期维护呢。”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强硬,仿佛在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6万元!你们维不维护,我还不知吗?罐头厂那些生产线都是我爸在维护。”

“......”王有德无语凝噎,最终叹了口气,“行吧,6万,不过这次要先付款,主要大部分设备都要从别人那里买,我们没钱。”

顾方远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理直气壮的乙方。

“行,再买7台烫金机,以及5万元的金箔。”

“你买这么多金箔干嘛?”就连徐老都被这大手笔吓一跳。

金箔这玩意一万块钱能用很久,顾方远刚买不久,没想到又要买。

“先买着,防止以后缺货,或者其他问题。”现在已经确定高端领结可以获得市场认可,那就没必要担心了。

多买点备着,有备无患,反正他现在不缺这点钱。

“果酱生产线6万元,七台烫金机2.1万元,再加5万元金箔,总共13.1万元。”王有德报出最终价格。

顾方远这次出来,总共带了20万元,没想到比预算还便宜。

直接当场付清。

接着又去拖拉机厂购买6台拖拉机,花费4.2万元。

加上家里14台,总数达到20台拖拉机。

每天罐头总产量八万多瓶。

1台拖拉机每次拉1000瓶,20台拖拉机一起运货,也要来回跑四趟。

这期间还要装卸货物,除此之外,还要去市纺织厂拉货,差不多一天时间就这样从早忙到晚。

目前拖拉机的数量,只能说是勉强维持着生产和运输的运转,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未来还需要增加更多运输工具才行。

不过,运输工具暂时不用急,拖拉机厂库存还有很多,等需要时再买也不迟。

付完钱,让对方派人送去小岗村就行了。

他则开车前往车管所,办理上牌手续。

与此同时。

一列由金陵方向开来的火车,缓缓停在龙港镇火车站。

火车的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白色的蒸汽从车头冒出,弥漫在空气中。

两名中年男子下车后,便开始打量周围环境。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疑惑,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还有好几人挑着担子跟在后面,每个箩筐中都放满了东西用布盖着。

两名中年男子中的一人,正是顾方远在深圳认识的义乌商人,姜汉国。

穿着朴素的衣服,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和期待。

另一人是姜汉国的好友,郭达,有一家五金配件作坊。

平日大多生产一些五金材料,由于没有固定销路,几乎什么都做,包括一些发夹之类的饰品。

听说姜汉国说,这边有人需要大批发夹,立刻表示,愿意和姜汉国走一趟江南省。

此次过来,除了姜汉国带的一千万颗珠子,还有郭达带来的一箩筐各类小饰品。

郭达东张西望,眼神中充满了对这个陌生地方的好奇。

现在属于改革开放初期,市场非常混乱。

国企的货物供不应求,私企却找不到销路。

哪怕双方看对眼了,没有获得上面批示,还是无法进行正常交易。

郭达身为义乌万千‘勇士之一’,看见机会自然不愿错过,腆着脸要求一起过来看看。

只是刚下火车,顿时傻眼了。

火车站规模极小不说,周围看不见丝毫商业氛围。

在他们认知中,私人企业能不能得到很好发展,全看当地政府支持力度。

如果当地领导属于保守派,私人企业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很难得到发展。

原材料采购、商品出售、设备采购、水电供应等等.....

私人企业很难完成全部供应链。

当前环境下,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火车站。

地方支持私营,火车站就会出现一些小商贩做生意,甚至直接在火车开一个门市部,用来售卖各类当地产品。

相反,比较保守的管辖区域,就会显得冷冷清清。

龙港镇火车站就属于第二种。

“老姜,咱们是不是来错地方了?这里一点商业环境都没有,真能出一个私人大厂吗?”郭达皱着眉头,脸上露出担忧的神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