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80红顶商人 > 第179章 清一色的女性!

1980红顶商人 第179章 清一色的女性!

作者:幕后天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0 15:38:22 来源:小说旗

林昌军烟盒在掌心轻轻叩击,发出清脆的声响,烟嘴从里面蹦出,一人点上一根香烟。

他望着广场上涌动的人群,不禁感慨。

“是啊!招聘的企业不是每天都来,这些求职者为了不错过好机会,没找到工作前,几乎天天都来守着。”

弹了弹烟灰,继续说道,“关键这几年大批知青返城,好多人还拖家带口的,可工作岗位就那么多,根本不够分。

再加上上海是大都市,外来务工的也都往这儿挤,求职市场能不火爆嘛!”

“看来这里还不错!”顾方远满意的吐出一团烟雾。

求职的人越多,竞争就越激烈,这样才有人愿意离开繁华的上海,前往江南省工作。

想到这儿,整了整领带,问道:“我们该怎么办理招聘手续?”

“跟我来!”林昌军将烟头扔在地上,用脚碾灭,抬手示意顾方远跟上。

两人穿过摩肩接踵的人群,时不时被拥挤的人流挤得左右摇晃。

走进教堂。

顾方远惊讶地发现,这里也被举办者租用。

原本庄严肃穆的教堂内部,此刻变成了临时的服务大厅。

圣餐桌被挪作办公桌,神父诵经的讲坛成了咨询台,就连忏悔室都挂上了“服务登记处”的牌子。

彩色玻璃依然散发着神圣的光晕,却与眼前忙碌的景象形成了奇妙的反差。

工作人员戴着红袖章,在长椅间穿梭。

指导那些填写求职简历的人。

办理手续出乎意料地简单。

工作人员坐在堆满文件的桌子后,快速翻阅着顾方远递上的单位资料,笔尖在表格上飞速滑动。

确认无误后,递给他们一张大白纸,说道:“把需要招聘的岗位写在上面。”

顾方远接过纸张,拿起一旁的马克笔。

沉思片刻后,工整地写下招聘信息。

随后,他们拿着组织者发放的“企业招聘”胸牌和写好的招聘信息,来到广场西南角的指定位置。

那里只有一张破旧的两人课桌,桌面还残留着不知哪位招聘者留下的墨水痕迹,搭配着两条摇摇晃晃的木凳子。

头顶上方拉着一根尼龙绳和几个夹子,在微风中轻轻晃动。

顾方远小心翼翼地用夹子将招聘信息夹在绳子上,一张简陋的招聘启事便完成了。

看着这简单的布置,他不禁咋舌。

有点潦草,还很贵……

100块钱!

相当于后世一万块钱入场费。

而且每天都要交,早上九点开始,下午五点结束。

他的招聘信息十分简洁明了:

1. 外贸工作协调助理员(助理),年龄20 - 40岁,男女不限,需要掌握英语阅读和对话的能力。工资200 ,包住。招聘1 - 2人。工作地点:上海。

2. 会计,年龄20 - 50岁,男女不限,拥有会计职称的人优先。工资150元,包吃住。招聘4 - 6人。工作地点:江南省南江市。

招聘单位:南江市顾氏纺织厂、南江市顾氏罐头厂。

在周围众多招聘摊位中,顾方远给出的工资待遇格外引人注目。

此时上海工人的工资普遍在40 - 60元之间,他开出的3 - 4倍高薪,在整个招聘会中实属罕见。

然而,当求职者们看到“江南省南江市”这个陌生的工作地点时,眼中的光芒瞬间黯淡,纷纷摇头离去。

对这些刚返城,满心期待留在繁华上海的知青来说,南江市和再次下乡没区别,令人望而却步。

至于外贸助理岗位要求的英语能力,更是如同一只拦路虎,将百分之九十九的求职者拒之门外。

正因为要求高,所以顾方远才会开出高工资。

不过这里是上海,全国老外最多的地方,也是接触英语最多的地方,还是有不少求职者可以满足要求的。

“你好!请问助理需要做哪些工作?”一位脸戴黑框眼镜的文静女子抱着牛皮纸文件夹,怯生生地凑到摊位前,声音小得像怕惊飞檐下的麻雀。

若不是顾方远时刻竖着耳朵,还真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

顾方远露出温和的笑容,直接用英语说道。

“因为我们公司有不少外贸业务,为了正常通关,需要有人在海关、商检局、货运码头这些部门之间来回办理手续。

有时还要代替公司与外国商人面对面协调货运周转问题。”说到“面对面”时,他特意加重了语气。

女孩原本就苍白的脸色瞬间失了血色,喉结不安地滚动两下。

“还要和外国人打交道啊,对不起打扰了!”满含歉意的站起身。

还没等顾方远再开口,便像受惊的兔子般消失在涌动的人潮中。

整个下午,类似的场景不断重复。

有人踮着脚读完招聘启事,眉头皱成麻花。

有人拿着笔刚准备登记,听到“江南省南江市”,笔尖悬在半空迟迟落不下去。

还有几个穿着喇叭裤的时髦青年,用带着上海口音的英语试探两句,一听说要频繁跑腿,耸耸肩吹着口哨离开。

询问的人如潮水般涌来,又像退潮般散去。

顾方远数着林昌军递来的凉白开,第七次润了润冒烟的嗓子。

当教堂的钟声终于敲响第五下,夕阳把广场上的人影拉得老长。

顾方远揉着发酸的肩膀开始收拾摊位,麻绳上的招聘启事被晒得发脆,边缘卷起毛边。

整整七个小时,他的笔记本上终于记下五个名字。

清一色的女性!

四名会计是他特意挑选的。

--------

一位是42岁的周秀兰,她所在的国营单位即将转为私有企业,所以打算自谋生路。

翻出磨破边的会计从业资格证,眼角的皱纹里写满焦虑。

“顾老板,我在国营纺织厂干了二十年账,只要能给我男人安排个门卫的活儿,再让我的一对儿女进厂当学徒,我保证把每一笔账都算得清清楚楚!”

----------

剩余三个是学生。

扎着马尾辫的会计专业学生则凑在一起咬耳朵,她们的帆布包里还装着没写完的毕业论文。

其中戴红色发卡的姑娘涨红着脸,“我们打听过了,国营单位工资低得连自行车都买不起,与其被分到山沟沟里的供销社,还不如跟着您闯一闯!”

现在还没到分配时候,打算趁这个期间试试私企。

如果私企比想象中要好,那就放弃学校分配。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