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80红顶商人 > 第182章 好似正规军和土匪军之间的差距

1980红顶商人 第182章 好似正规军和土匪军之间的差距

作者:幕后天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0 15:38:22 来源:小说旗

想了一下才说道,“我也希望增加更多的生产线,但是原材料和人工,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否则我无法保证产品质量。”

索菲亚愣了一下。

她想到顾方远会拒绝。

也想过顾方远会同意。

甚至想到顾方远会因此提价。

但怎么也没想到,对方竟然提到的是质量。

这个东方男人此刻周身散发的气场,竟让她想起父亲书房里那幅《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的油画。

她放下酒杯,鼓掌时珍珠手链发出清脆声响:“顾先生,你比巴黎最精明的商人更懂得‘欲速则不达’。”

“谢谢你的夸奖。除了水果罐头外,果酱倒是可以多提供一些,估计每天可以提供20万瓶以上。”

水果罐头国内也需要供货,所以只能给十多万瓶,但果酱暂时没有别的销路,可以全部发给索菲亚。

至于面包坊那边,暂时用不了多少,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我今天听到的最好消息!外面的市场大到难以想象,无论你有多少货,我都可以吃下,前提是质量合格!”索菲亚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她伸手理了理耳边的碎发,钻石耳钉在灯光下折射出璀璨的光。

顾方远脸上露出自信从容的笑容,端起酒杯向对方示意,杯中的液体轻轻摇晃,倒映出他笃定的神情。

“今年或许有些仓促,但明年的产量必定让你满意,到时索菲亚小姐需要准备足够的海运船只才行。”

索菲亚同样端起香槟,金色的液体在水晶杯中泛起细密的气泡。

两人的酒杯在空中轻轻碰击,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合作愉快!”她的声音带着法式的浪漫与优雅,尾音微微上扬。

“喂喂喂~!二位,你们是不是忘记了一件事!”

乔治夸张地张开双臂,脸上做出一副很受伤的表情,成功吸引了两人的注意力,“我可还等着那些缝纫机呢!”

索菲亚将杯中酒放下,红唇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

“放心吧,300台缝纫机已经谈好。”她一边说着,一边从精致的鳄鱼皮手包中取出一张单据,

优雅地递给顾方远。

“生产蝴蝶牌的那家企业,我叔叔也没办法拿到内供份额,只拿到300台飞人牌的缝纫机,不过听说这两家缝纫机质量没什么区别。”

她修长的手指轻点单据,“如果你满意,就带着单据和三万块钱去上海工业缝纫机厂去提货,一周内有效。”

顾方远接过单据的瞬间,眼中闪过一抹惊喜。

300台缝纫机远超他的预期,原本他不过是狮子大开口试探,能拿到200台就已心满意足。

没想到对方全数拿下。

每台100元的价格,比他之前采购的还要便宜许多。

“这份人情我就记下了,日后索菲亚小姐一定不会为这次投资而后悔!”他再次举起酒杯,语气诚恳而坚定。

“咯咯~!那就拭目以待了!”索菲亚捂嘴轻笑,眼角眉梢皆是期待。

她与顾方远再次碰杯,玻璃杯相触的声音清脆如银铃。

由于是白天,餐桌上虽摆满了美酒佳肴,但众人都保持着克制,浅尝辄止。

一个多小时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众人散去。

接下来两天,顾方远都在处理乔治需要的那一万高端领结。

为了熟悉流程,顾方远亲自参与全过程。

外贸经营许可证、涉外经济合同、对外贸易局审查、海关报关、上海商品检验局......

马秋元虽然知道贸易出口全过程,但没有亲自操作过。

二人半斤对八两,一路磕磕碰碰。

直到两天后才完成所有手续,将货物送上乔治指定的仓位。

很快,乔治的外汇款顺利打进顾氏纺织厂账户。

24万元!

减去2.4万元税款后,账户上静静躺着21.6万元。

沉思片刻后决定暂时不动用。

他暂时没有急用钱的地方,干脆就把钱放在账户上,以后来上海也省得带一大堆现金。

第三天傍晚,外滩的霓虹灯次第亮起,将江面染成一片绚烂。

在和平饭店的旋转门前,顾方远与乔治、索菲亚再次相聚,共进告别晚宴。

水晶吊灯下,刀叉与餐盘碰撞出悦耳的声响,三人举杯畅饮,回忆着这段时间的合作趣事,笑声不时回荡在餐厅。

第四天清晨,阳光穿透薄雾洒在码头。

顾方远站在即将启程的船上,回头望向繁华的上海。

他将刚买的小轿车钥匙递给马秋元。

又把剩余的四万多元现金交给管家,郑重嘱咐:“这些钱用于日常开销,另外,你多留意码头附近的房源,要是有合适的房子出售,立刻给我打电话。”

以后船队常来上海,船员们总住在船上不是办法,有个落脚点,大家也能好好休整。

“好的先生,如果有相关信息,一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您。”管家接过装钱的袋子,恭敬道。

“回家!”顾方远朝着船员们大手一挥,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话音未落,众人便踩着金属楼梯咚咚作响地登船,脚步声与江浪拍打船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眼前这艘深灰色的1000吨级散货船巍然耸立。

船身钢板泛着冷硬的光泽,桅杆上的红旗在江风中猎猎作响,与旁边那艘小型铁壳船形成鲜明对比。

没错!

是登船!不是跨上甲板!

这次乘坐的不是小型铁壳船,而是一艘1000吨级的散货船。

曹平安没让他失望。

不但75万元买下一艘千吨级散货船,还在船厂的帮助下,办好了航运通行证。

接下来只要回到江南省,把剩下的文件补充完全,以后再也不会遭受买船限制。

如果换成一年前,私人船运,简直想都不敢想。

也就趁着这股改革春风,才会办的如此顺利。

千吨级散货船和小型铁壳船,完全就是两个概念,好似正规军和土匪军之间的差距。

当然。

有了千吨级散货船,不代表小型铁壳船就没用了。

千吨级散货船只能在长江流域跑一跑,很难进入各个支流。

比如南江市前往省会的水路。

最多只能容纳下小型铁壳船航行,如果千吨级散货船强行进入航道,很容易出现搁浅现象。

这艘船也被顾方远起名为‘长江1号’。

两艘船一前一后向南江市航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