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 第15章 暗度陈仓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第15章 暗度陈仓

作者:辛西娅158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16:01:26 来源:小说旗

董卓服下王镜进献的仙丹后,顿感精神焕发,体内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

太医诊脉时都说他的气血竟如壮年。

整整三日,寻欢作乐。

“赏!”

董卓从帐中坐起,竟然爆发出骇人大笑。

与此同时,王镜的脑海中响起系统提示音:【叮——成功取信董卓,获得信仰值100】

紧接着,宫人的消息接踵而至。

董卓毫不吝啬地重赏王镜,还决定加封她为丹阳郡主,食邑三千户。

就这样,王镜的身份从安阳县主一跃成为丹阳郡主,拥有了自己的封地。

丹阳郡地处江东地区,此时仍在朝廷的掌控之下。

尽管王镜清楚,这所谓的封地目前还只是名义上的,丹阳郡内必定存在不少豪强势力,实际要掌控这块土地困难重重。

但即便如此,王镜也欣喜不已。也就是说,她随时可以去自己的封地就国。

但此时董卓必然不会放她离开。

待到未来抽身,前往封地,她或许有机会将其真正纳入自己囊中!

……

现在,她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做。王镜获取了董卓的信任,为其炼制仙丹,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机会。

王镜对董卓道:“太师,如今为您炼丹,所需的药材珍稀昂贵,炼丹炉等器具也需时常更换更为精良的,方能保证仙丹的品质与功效。只是这所需的银钱……实在不菲。”

董卓此时对王镜进献的仙丹极为依赖,听到她这番话,心中稍有不悦。

但一想到日后还需依靠王镜炼制更多仙丹,便大手一挥,慷慨解囊。“要钱?这有何难!本太师还会缺你这点银钱?说吧,需要多少,尽管开口!”

王镜说出了一个数目。

董卓听完,不假思索地点头应允。

王镜连忙谢恩,转身之际就开始盘算着如何利用这笔钱了。

她想起了一个人——卢植。

卢植,字子干。东汉文武兼备的儒将。他学识渊博,贯通古今,授徒着书,刘备、公孙瓒等都是他门下弟子。

他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灵帝时曾上书反对大兴土木修宫室,黄巾之乱后批评宦官乱政。董卓专权,朝中仅其一人敢当面驳斥董卓废立皇帝的提议,那便是卢植。

卢植几乎被杀,后来因为“海内大儒,士之楷模”的名望免去一死,称病辞官,远离政局,归隐乡野。

然而,卢植在士大夫之间名望不减,在坊间也颇得民心。王镜看中的正是卢植的声名与人脉。

……

暮春的微风轻轻拂过。

卢植已经辞官在家,门户紧闭。

突然,家仆匆匆来报,说是有一位贵客到访。当卢植看到王镜踏入家门的那一刻,着实吃了一惊。

王镜,在长安城内声名远扬,“青囊仙子”的名号,即便是卢植这样深居简出的老者也早有耳闻。传闻她医术高超,能妙手回春,如今更是替董卓炼制仙丹,一跃成为长安新贵。

卢植敬重王镜的人品和她那出神入化的医术,可一想到她如今在为董卓效力,心里就难免有些不喜。

董卓祸乱朝纲,弄得天下民不聊生,与这样的人为伍,让卢植心中满是纠结,情绪十分复杂。

不免有“卿本佳人,奈何为董卓走狗”之叹。

但卢植向来以礼待人,还是礼貌地将王镜迎进屋内,吩咐家仆奉上清茶。

宾主落座后,王镜也不兜圈子,开门见山地说道:“卢公,久仰您的大名,今日冒昧来访,实有一事相求。”

卢植微微颔首,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我如今为董卓炼制仙丹,手中掌管着不少银钱。如今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实在是让人心痛。我想挪用一部分炼丹的钱去救济百姓,只是此事难度颇大,所以特来寻求卢公相助。”

卢植听完,心中一震。他没想到王镜心中竟有这般想法。此事风险巨大,一旦被董卓察觉,定会惹来杀身之祸。

他眉头紧锁,内心也在不断思量,“可女公子深得太师信任,何苦自寻烦恼?”

王镜神色凛然道:“卢公,您有所不知,我被迫为董卓炼丹,实则一直在暗中寻机反抗。我怎会真心为那等祸乱朝纲之人效力!”

“我虽一介女流,却也知晓大人一心为国,忧国忧民,特来托付……”

卢植沉默良久,站起身来,背着手在屋内缓缓踱步。

最终,他停下脚步,看着窗外阴霾的天空,长长叹出一口气。

“若以豺狼之金济苍生,虽污吾手,然救得一人,便无愧圣贤书。罢了罢了,难得你有此善心,我便助你一臂之力。”

“幽州公孙瓒乃我的弟子,他是忠义之士,劫富济贫,定不会坐视百姓受苦。我这便去信一封,以钱换粮,救济难民,或许可行……”王镜连忙起身向卢植深深一拜,“卢公大义!”

二人正密议间,天色愈发暗沉。突然,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落下来,转瞬便成倾盆之势。

狂风呼啸,吹得卢植院中那一片青竹东倒西歪,不断有竹子被风雨摧折,发出“嘎吱”的声响。

卢植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阵悲凉,不由感慨:“这乱世之中,就如这风雨中的青竹,即便是心怀壮志的士人,也难以保全,命运多舛呐。”

王镜却没有被这风雨中的景象影响,她看着被吹倒的青竹,手指向竹根处。

“卢公,您看,竹根未死。只要根还在,便有重新生长的希望。”

“救民火种不灭,百姓便有活下去的希望,这天下,也终有太平的一日。”

风雨声中,王镜微微一笑。

她身上的素色长裙微微飘动,长袖灌满了风。一头乌黑的长发松松挽起,几缕碎发在白皙的脸颊旁打转。

眉眼间透着温和,却又藏着一抹坚毅,如同一朵绽放在暮春的桐花,花穗如烟胜紫霞。

……

王镜去后,卢植坐在书房中,窗外的天色渐暗,昏黄的烛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他手中毛笔蘸满墨汁,略作思忖后,开始给弟子公孙瓒写信。

他蘸墨写下“伯圭亲启”,竹简上字迹瘦硬如刀刻——这是当年在缑氏山授学时,公孙瓒最熟悉的师长笔法。

信中详述北方流民惨状,提及王镜挪金购粮之计,末了却添了句意料之外的评语:“青囊王氏,心若皓月,虽陷泥淖而神骨不染。”

写罢,他吹干墨迹,仔细地将信装入信封,唤来可靠的家仆,郑重地嘱咐道:“务必将这封信亲手交到公孙将军手中,不可有丝毫差池。”

家仆领命,匆匆离去。数日后,公孙瓒在营帐中收到了这封信。他坐在案前,展开密信,随着阅读的深入,脸上的惊讶之色愈发浓重。

读到“王镜”二字时眉峰微挑。记忆中老师从未如此盛赞旁人,更遑论是个与董卓牵连的女子。

他召来亲随,将粮草调度密令夹在剿匪公文里发往辽东,却独留那句“心若皓月”反复沉吟。

暮色里,白马将军倚着辕门轻笑。

“能让卢师折腰的,倒要瞧瞧是何等人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