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 第132章 沛国陈珪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第132章 沛国陈珪

作者:辛西娅158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16:01:26 来源:小说旗

几日后,荀彧与王镜在颍川分别,王镜继续巡视豫州各郡,荀彧则返回江东处理政务。

王镜一路行经陈国、梁国、鲁国,最终抵达豫州最后一站——沛国。

沛国相陈珪,乃陈登之父。当初丹阳兵至沛国时,陈珪未作抵抗,主动开城归降,之后又积极配合新政推行,因此王镜仍让他继续担任沛国相,以示安抚。

这一日,王镜的车驾抵达沛国相县。城门外,陈珪早已率领沛国官吏列队相迎。

他身着官服,须发微白,神色恭敬却不失从容,见王镜下车,立刻上前行礼:“臣陈珪,恭迎主君驾临沛国。”

王镜含笑抬手:“陈公不必多礼。”

她目光一转,忽见陈珪身后站着一人,身姿挺拔,眉目清朗,正是陈登。

他今日未着官服,只穿一袭素色深衣,腰间悬着一枚青玉坠子。

四目相对,陈登唇角微扬,眼中似有星火闪烁。他上前一步,拱手一礼,声音低沉而温润:“登,恭迎主公。”

这一声主公,唤得极轻,却让人心头微动。

王镜眸中含着笑意:“元龙也来了?”

陈登笑道:“听闻主公路过沛国,登特来相迎。”

陈珪见状,轻咳一声,侧身引路:“主君远道而来,请先入城歇息。”

王镜颔首,在陈氏父子的陪同下,步入相县城内。街道上,百姓纷纷驻足观望,低声议论。王镜目光扫过,见市井井然,商铺开张,行人神色安然,显然沛国治理得不错。

她侧首对陈珪道:“陈公治沛有方,百姓安居,甚好。”

陈珪谦逊一笑:“全赖主君威德,沛国方能免于战火,臣不过是尽本分罢了。”

入夜,沛国相府内灯火通明。

陈珪设宴款待王镜,席间觥筹交错,气氛融洽。酒过三巡,陈珪举杯敬道:“主君仁德之名,早已传遍徐豫。昔徐豫遇旱蝗之灾,徐州幸赖主君广施良策,灾患得弭;豫州百姓受主君开仓救济,活者无数。如今主君取豫州,兵不血刃,更是万民之福。”

王镜浅笑,举杯回敬:“陈公过誉了。为政者,自当以民为本。”

陈登坐在一旁,目光灼灼地望着她,忽然接话:“主公向来如此,待百姓如子,待贤士如友。”

他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推崇,甚至有些骄傲。

陈珪瞥了儿子一眼,心中暗叹,这小子,平日里沉稳持重,怎么一提到主公……

陈珪轻咳一声,悄悄瞪了儿子一眼,随即转移话题:“说起民生大事,沛国这些年来最头疼的便是水患。每逢雨季,濉水必然泛滥,淹没农田不说,还冲毁了不少民宅。”王镜放下茶盏,神色认真起来:“此事我也有所耳闻。不知陈公可有对策?”

“老朽与犬子商议多时,认为当务之急是要疏通河道,加固堤防。”陈珪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卷简牍,“这是登儿绘制的治水草图,还请主君过目。”

王镜接过细看,只见图上详细标注了沛国各处水系,其中几处关键河段被朱砂重点圈出。那些粗犷的线条勾勒出的治水方案虽然用心,却仍显粗糙。

她在心中默念:“系统,调出商城水利类书籍。”

【叮——系统商城已开启】

【《古代水利工程大全》-2000信仰值】

【《现代河道治理技术》-5000信仰值】

【《中国古代治水经验》-3000信仰值】

王镜略作思索,“兑换《现代河道治理技术》简略版,要适合这个时代技术水平的。”

【兑换成功,消耗4000信仰值】

她借着衣袖的遮掩,从系统空间中取出这本精心筛选过的典籍。书册不厚,用这个时代常见的绢布装帧,但内页纸张明显比当代的更加洁白细腻。

“陈公,”王镜轻唤一声,将书册放在案几上缓缓推过去,“我这里有一册治水心得,或许对沛国水患有所助益。”

陈珪的视线立刻被吸引,双手接过。

当他翻开第一页,看到那些精确的水道剖面图和详细的水闸构造说明时,浑浊的双眼顿时迸发出惊人的光彩。

书中不仅详细记载了分段筑坝之法,更有“虹吸引水”“梯级蓄洪”等闻所未闻的奇思妙想。

陈珪颤抖着手指抚过书页,连声道:“妙啊!实在是妙!这引水之法若能实现,沛国水患可解矣!”

一旁的陈登凑到父亲身边一同翻阅。

他的反应更为直接,在看到“梯级水闸”的设计图时,猛地抬头看向王镜,眼中满是震惊与钦佩。

“主公!这个分流设计简直……”

陈登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随即意识到失态,又压低声音,“这比我们原先设想的方案高明十倍不止。”

王镜看着这对父子如获至宝的样子,心中暗喜。

她注意到陈珪翻阅时,不时停下来细细琢磨,时而皱眉思索,时而恍然大悟般点头。老人家的嘴唇无声地蠕动着,似乎在默诵书中的要点。

陈登指着书中一页道:“父亲且看这段,这‘水门调控’之说,正合濉水下游地势。”

父子二人研讨得越来越专注。

不知过了多久,陈珪终于从书中抬起头,试探性的问道:“主君,老朽冒昧,这书中记载的‘虹吸引水’之法,当真可以实现?”

王镜含笑点头:“我曾见人试过,确实可行。不过……”

她停顿了一下,父子二人竟不约而同地屏住呼吸。

王镜继续道:“不过需要精良的铁匠打造特定部件。”

陈珪手指小心翼翼地抚过书页,生怕弄皱了一般。

“……敢问主君从何处得来这等奇书?”

王镜的目光在陈珪父子期待的眼神中微微闪动。

她的声音带着几分神秘,“不瞒陈公,此书乃大禹治水时天授之法的残篇……”

陈珪猛地瞪大眼睛,脱口而出:“大禹神术?!”

“主君是说……这书中记载的是……”

王镜竖起食指抵在唇前,“嘘——”

“天机不可尽泄。唯有心系苍生之人,方能参透其中玄妙。”

陈珪哽咽:“老朽……老朽何德何能……竟能得见如此神物……”

陈登先是震惊,继而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最后化作满脸的崇敬。

陈登喃喃自语:“难怪,这些法子闻所未闻。”

王镜适时地补充:“此术当用于济世,不可私藏。我想着沛国水患严重,特地带来与二位参详。”

陈珪闻言,突然离席跪拜:“主君仙缘深厚,更兼心怀天下,实乃万民之福!”

王镜连忙扶起老人:“陈公不必如此。”

她瞥见陈登仍跪坐着,却用一种近乎虔诚的目光望着自己,便轻笑道:“元龙怎么不说话?”

陈登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有些发紧:“登只是在想,能追随主公这般得天道眷顾之人,实在是……”话到此处竟说不下去了,耳根却悄悄红了起来。

王镜心中暗笑,面上却不动声色:“此事还望二位保密。毕竟非常之事,当待非常之人。”

陈珪立即会意,郑重其事地将书册贴身收好:“老朽明白。此书除我与犬子,绝不示于第三人。”

他郑重地将书册收入怀中,起身深深一揖:“主君大恩,老朽代沛国百姓先行谢过。”

待重新落座,侍从们适时地换上热茶。王镜捧着茶盏,将话题自然地转向了天下大势。

“如今兖州战事胶着,曹操与吕布对峙已有三月,却仍不分胜负。以陈公之见,此战结局如何?”

陈珪道:“老朽斗胆预言,不出数日,二人必各自退兵。无他,粮草不济耳。曹操虽善治军,然兖州连年征战,存粮早已见底;吕布麾下并州军不善屯田,全靠劫掠为生,如今怕是也支撑不住了。”

陈珪与陈登对视一眼,陈登接过话头:“主公当趁此良机,巩固豫州,广积粮草,训练精兵。待兖州两败俱伤之时,再图进取。”

王镜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元龙深得我心。”

夜渐深,宴席终于散去。

……

待王镜离开后,陈珪命人撤去残席,独留陈登在书房叙话。

烛火摇曳间,老父亲的目光在儿子脸上逡巡,只见陈登嘴角仍不自觉地噙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登儿。”陈珪忽然开口,惊得陈登手上一颤,茶盏险些脱手,“今日怎的捧着茶盏不放?”

陈登耳根顿时烧了起来,慌忙放下茶盏:“儿子只是在想这治水心得。”

陈珪轻哼一声:“是在想这仙书?还是在想赠书之人?”

陈登张了张口,却发不出声音,最终只是低头盯着自己的指尖。

老父亲长叹一声,语气忽然柔和下来:“自丹阳归来后,你案头就多了本《东南风物志》;上月听说主君要巡视豫州,你连夜绘制沛国水系图……”

陈登猛地抬头,眼中羞窘与倔强交织,“父亲,儿子只是……”

陈珪捋须而笑:“只是什么?只是仰慕明主?只是尽忠职守?”

书房陷入沉寂,唯闻更漏滴答。

良久,陈登终于低声道:“儿子自知僭越,可主公她……”陈珪凝视着儿子泛红的耳尖,忽而想起年轻时初见发妻的模样。

他轻声道:“痴儿,你当为父看不出?你瞧她的眼神,就像当年……”

他摇头失笑:“为父初见主君时,便知她非池中之物。若她只是寻常贵女,为父便是拼了这张老脸,也要替你求来这门亲事。”

“可她如今手握四州,又有仙缘在身,来日说不得要问鼎九五,到时候三宫六院……”

陈登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痛色。

“儿子从未想过这些,只求能追随主公左右。”

陈珪却不依不饶:“那你甘心就做个治水的能臣?当个随叫随到的幕僚?连个名分都没有?”

“将来主君若真要选凤君,满朝文武也不一定比得上我儿。论才学,你通晓农政水利;论相貌,你仪表堂堂;论家世,我下邳陈氏也是世家望族……”

“父亲,您真是越说越离谱了。”

陈登突然平静下来,声音轻得像一缕烟,眼中带着释然的笑意。

“如今这样就好。能替她分忧,能看着她成就霸业……儿子心甘情愿。”

“这或许就是我的缘法……”

陈珪倒吸一口凉气,如遭雷击般僵在原地。

“痴儿啊……”

果真是仙缘难得,良缘更难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