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 第148章 位列三公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第148章 位列三公

作者:辛西娅158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16:01:26 来源:小说旗

次日清晨,刘协在洛阳南宫临时举行朝会。

虽然条件简陋,但他还是按照汉朝的老规矩办事,任命了一批随行官员,把朝廷空缺的职位都补上,算是勉强把朝廷的架子搭起来了。

刘协对护送他回洛阳的功臣们大加封赏。董承因为护驾有功,被封为卫将军,掌管禁军;杨奉、孙策等人也升了官,或者给了些虚职。这些封赏一方面是奖励他们的功劳,另一方面也是想让他们继续效忠朝廷。

最引人注目的是对王镜的封赏。

“自董卓乱政以来,朝纲崩坏,朕颠沛流离,幸得靖侯忠心护持,方能重返洛阳。”

“今日朕欲重整朝纲,需倚重股肱之臣。靖侯德才兼备,忠心可鉴,朕特拜为司空,位列三公,总领朝政。”

“另加录尚书事之职,凡朝廷政令、官员任免,皆由王卿与朕共议。望王卿以社稷为重,辅佐朕中兴汉室。”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神色各异。司空虽位列三公,但自董卓乱政以来,早已名存实亡。可“录尚书事”却不同。

尚书台是东汉真正管事的衙门,“录尚书事”就意味着能控制朝廷日常政务,官员任免、政令发布都得经过她,实际上就是宰相的权力。

王镜上前一步,深深拜倒:“臣蒙陛下厚恩,敢不尽心竭力?”

刘协微微颔首,又道:“朕知爱卿身边多有贤才,特擢荀彧、郭嘉等人入尚书台,协助爱卿处理政务……若有怠慢王司空者,便是轻慢朕躬。”这番话说完,刘协靠回御座,冕旒下的双眼闪过一丝疲惫。

殿内众人心知肚明,这些人皆是王镜亲信。皇帝此举,看似封赏功臣,实则已将朝政大权交予王镜之手。

随后,王镜缓步上前,对刘协微微拱手,语气恭敬却不容置疑:“陛下,洛阳残破,宫室倾颓,您也亲眼所见。此地不宜久留,不如随臣移驾豫州许县——如今已改名为翊京,那里城防坚固,粮草充足,可保陛下无虞。”

刘协低声道:“爱卿所言极是……”

就在此时,司徒赵温突然上前一步,须发皆张,厉声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他扑通跪下,额头重重磕在青砖上。

“洛阳虽残破,却是高祖所定的帝都!”

“若弃洛阳而就许县,汉室威严何在?天下诸侯又将如何看待陛下?”

刘协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赵温大失所望,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若陛下执意离京,老臣今日便以死相谏,求您收回成命!”

说罢,他猛地转身,竟以惊人的速度朝着殿中朱漆廊柱撞去!

殿内众臣惊呼,刘协更是脸色煞白,颤声道:“赵司徒!不可——”

电光火石间,王镜眼中寒光一闪,袖袍微动,一支袖箭“嗖”地射出,不偏不倚地钉在赵温撅起的屁股上!

“哎哟喂!”

赵温一声惨叫,捂着屁股重重跌坐在地,额头冷汗涔涔,方才慷慨赴死的悲壮气势瞬间荡然无存。

他嘴里不住哀嚎:“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王镜慢条斯理地整了整袖口,缓步上前,居高临下地看着赵温。

“赵司徒,我这是救你一命。你要真想死,也得选个体面的死法。这一头撞死,血溅五步的,多不雅观?”

“……况且忠言直谏是臣子本分,但以死相逼,却是对陛下的大不敬,当诛九族。”

她微微俯身,语气森然地附耳道:“你若真想死,我可以成全,但绝不会让你死在殿上,留个忠烈的美名。”

赵温浑身发抖,抬头对上王镜的目光,竟一时说不出话来。王镜直起身,转向刘协,又恢复了平静神色。

“陛下,赵司徒年迈体弱,一时糊涂,还望陛下恕罪。移驾之事,还请早做决断。”

刘协咽了咽干涩的喉咙,艰难地开口:“……就依王卿所言。”

接着,王镜冷冷扫了一眼瘫坐在地的赵温,嘴角勾起一抹讥诮的弧度:“既然赵司徒不愿随驾,那就留在洛阳吧。”

她转身环视殿中群臣,问道:“还有谁想留下?”

殿内鸦雀无声,众臣纷纷低头。

刘协轻轻叹了一口气。

“乱世之中,延续汉祚已属不易……至于其他……”他抬起苍白的脸看向王镜,“王卿觉得怎么安全,就怎么做吧。”

乍闻此言,王镜微微一怔。

刘协这番话,既是对她的信任,也是对现实的无奈妥协。她忽然意识到,这位少年天子比她想象的更加清醒,也更加绝望。

她思索片刻,略一沉吟:“陛下既然开口,臣自当遵从。移驾翊京前,陛下可还有未了之事?”

刘协道:“朕只想完成两件事。其一,在南郊举行祭天大典,告慰天地祖宗;其二,命人搜集残存的皇家典籍,若实在找不到原本,就召集太学博士口述记录……汉室可以迁都,但不能断了文脉。”

这些要求看似简单,实则暗含深意。

祭祀是宣示正统,修书是延续道统。

刘协试图用自己微弱的力量,为汉室保留最后一点尊严。对王镜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

一个懂得妥协的聪明人,总比一个莽撞的蠢货好控制得多。

毕竟有时候坏人绞尽脑汁,不如蠢人灵机一动。

王镜爽快应允。

“喏。不过如今百废待兴,祭典只能从简。还请陛下三日后启程翊京。”

刘协点头:“有劳王卿安排。”

……

残阳如血,映照着洛阳南郊荒芜的祭坛。

杂草丛生的圜丘上,仅存的礼官们勉强列队而立。

刘协身着玄色冕服,缓步登上石阶。

几缕青烟从青铜礼器中袅袅升起,他接过太祝官递来的玉圭。

“维兴平二年,天子协敢用玄牡,昭告于皇天上帝……”

“……烝民无主,罔敢宁处……”

“……惟尔有神,尚克相予……”

太祝官沙哑的声音在旷野上回荡。

刘协望向苍茫天际,忽然想起幼时父皇在洛阳南郊举行的祭典。

那时旌旗蔽日,钟鼓震天,千官肃立。而如今祭器破损,祭坛荒芜,仪仗稀疏,可谓是从云端跌入地底。

风掠过耳畔,带着焦土与旧纸的气息。这一刻如此清晰,又如此虚幻。

刘协忽然意识到,这可能是他此生最后一次以天子身份主祭。或许某年某日,站在这个位置的会是他人。

这个念头浮现时,他竟出奇地平静。

就像冬去春来,就像月缺月圆,帝位更迭亦是天道循环。

三日后,车队缓缓驶出洛阳城门。刘协在御辇中紧紧抱着一箱刚刚整理好的竹简。车帘晃动间,他最后望了一眼渐行渐远的洛阳城墙,将半截焦黑的古籍,轻轻按在了心口。

车轮辘辘,向东而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