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 第178章 新春之喜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第178章 新春之喜

作者:辛西娅158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16:01:26 来源:小说旗

翌日清晨,雪霁初晴。

王镜醒来时,暖阁内已收拾得整整齐齐。

案几上摆着一盏新煮的醒酒茶,茶汤澄澈,尚有余温。

她揉了揉太阳穴,隐约记得自己昨夜困倦伏案,后来似乎有人将她抱至榻上安寝。

想来是荀彧。

她微微一笑,暗赞他体贴。

窗外传来扫雪的沙沙声,王镜披衣起身,推开雕花木窗。晨风裹着雪后清冽的气息拂面而来,她深吸一口气,神思清明许多。

侍女进来伺候梳洗,见她神色如常,便笑道:“昨夜荀大人特意嘱咐,说主公饮了酒,今早需备些温和的膳食。”

王镜点头:“文若一向心细。”

她并未察觉任何异样,只当是寻常的一夜。

随后,王镜便开始如常签到。

【当前时间:东汉建安元年元月初一】

【叮——签到成功,获得“小型牲畜养殖技巧”】

系统提示音刚落,她脑海中便涌入大量知识,如何选种,如何调配饲料,如何防止疫病……

在东汉的时候,人们养家禽家畜的方法简单粗暴。那时候养鸡,大多是中原土鸡,直接放出去让它们自己找吃的。这种散养方式虽然省事,但母鸡下蛋特别少,想吃鸡蛋不是件容易的事。

养猪主要养的是华北黑猪,养猪的办法是圈养和放牧相结合。已普及阉割技术以提高肉质,但猪还是生长缓慢,得养好久才能杀了吃肉。

整体上,东汉养殖业依赖传统经验,缺乏科学育种和疫病防控,饲料以泔水、野菜、秸秆为主,效率低下。

再加上当时都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规模小,人们观念保守,尚未花心思改进,导致东汉的养殖业一直没什么大发展。

若引入人工孵化、发酵饲料和卫生防疫等技术,就有望显着提升养殖的产量,开春后,王镜打算先在翊京城郊筹建鸡舍、猪场,试验这些养殖新技术……

……

大年初一后的几日,正值春节期间,丞相府门庭若市,拜帖如雪片般不断递入,访客络绎不绝。

正厅内,王镜端坐主位。

陈登迈步入内,青色官袍下摆随着步伐轻轻摆动。

行至厅中,他恭敬地拱手行礼,声音温润如玉:“拜见主公。恭贺主公新春之禧,愿主公福寿安康,国运昌隆。”

“元龙不必多礼,坐吧。”

王镜微微一笑,冲他颔首示意。陈登这才缓步走向右侧席位,落座后,他正欲开口,忽见侧厅珠帘微动,郭嘉踱步而出。

郭嘉今日穿着月白色长衫,腰间系着一条银丝绦带。他面色略显苍白,却掩不住眼中的灵动。径直走到王镜身侧坐下后,他似笑非笑地瞥了陈登一眼。

陈登注意到郭嘉的位置,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端起茶盏,状似随意地问道:“往日待客的都是荀令君,今日怎么不见他?”

王镜开口道:“文若回颍川探亲去了。”

陈登恍然点头:“原来如此。”他低头抿了口茶,茶汤清亮,映出他平静的眸子。

郭嘉忽然轻笑一声,语带揶揄:“元龙真是新年里的贵客,来得这般早!大年初三本是阖家欢聚的日子,我还道你正于徐州侍奉令尊共享天伦。此番不辞辛劳赶来京城,莫非徐州无事可做?”

陈登面色不变,不疾不徐道:“奉孝兄说笑了。家父虽在徐州,却心系朝廷。此次特命登代他向主公问好,并备了些许年礼。”

王镜笑道:“陈珪有心了。”

正当此时,厅外传来一阵爽朗笑声,如金石相击:“哈哈哈,看来我来得正是时候!”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孙策大步流星地跨入厅内。

孙策一身戎装未卸,腰间佩剑随着步伐轻晃,英气逼人。

入内后,他先向王镜行了一礼:“伯符拜见主公!军中休沐,特来拜年!”

王镜眉眼含笑,略一抬手,“伯符来得正巧,快入座吧。”

孙策入了座,捧起案上备好的杏仁酪,喉结滚动喝下大半碗,这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来得太早,确实连早饭也没顾上吃。”

王镜笑了笑,没说什么,抬手命厨下将刚蒸好的蟹黄汤包、梅花糕一并端来,又特意加了两笼鲜肉烧麦。

“孙将军恍若还家呢。”郭嘉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孙策闻言,竟露出几分少年般的憨态,抬手挠了挠后脑勺。

“若真能如此,倒也是美事一桩。”

他转向王镜时,眼中闪着热切的光,“主公,不如我在翊京置办一处宅子,把家人接来安养如何?”

郭嘉轻笑:“孙家经营江东多年,突然迁来北方,恐怕水土不服吧?”

“我们武将世家,哪有不适应的道理!”

孙策朗声笑道,“家父当年征战四方,我们都是随军而行,天南海北都住得惯。只是不知翊京的宅子价格几何?”

陈登适时接话:“翊京宅邸确实昂贵,越是靠近皇城的越是天价。孙将军若要安家,恐怕不易。”

王镜的目光在三人之间缓缓移动,轻咳一声:“好了。不过芝麻粒大小的事,也值得你们争论不休。”

她最终淡淡道:“既如此,赐你们两家各一套京中宅院。”

陈登起身深施一礼,温声道:“谢主公恩典。”

孙策也连忙道谢,脸上是掩不住的喜色。

郭嘉歪着头,眼中带着几分戏谑,声音拖得长长的。

“真可惜啊……”

“嘉孤家寡人一个,住在丞相府里也就够了,不需要另辟府邸。”

此言一出,厅内骤然安静。

郭嘉却依旧笑吟吟的,甚至悠闲地给自己倒了杯茶,仿佛只是说了句无伤大雅的玩笑话。

厅内火药味尚未散尽,忽闻廊下传来一阵环佩叮当之声,伴着孩童清脆的笑语。

众人转头望去,只见几位夫人携着幼童款款而来,正厅内隐隐剑拔弩张的气氛顿时消散。

打头的正是吕布之妻严晏,身着藕荷色锦袄,臂弯里抱着个四五岁大的女童。那孩子生得玉雪可爱,一双大眼睛骨碌碌转着,丝毫不怕生,见了厅内众人便咯咯笑起来。

“骁儿,快给丞相拜年。”

严氏轻声哄着,那名叫吕骁的女童便从母亲怀里挣出,像模像样地行了个礼,奶声奶气道:“骁儿给丞相大人拜年,祝丞相福如东海长流水……”

话未说完,小丫头自己先笑弯了腰,露出两个甜甜的酒窝。

王镜笑逐颜开,柔声道:“免礼,口齿真是伶俐,可见你母亲教导有方。”

严夫人得了夸奖,眉眼间也盈满笑意。

王镜伸手从袖中取出个沉甸甸的荷包,递给吕骁。“来,这是给骁儿的压岁钱,拿着买糖吃。”

吕骁眼睛瞬间亮得像缀满星星,直勾勾盯着那荷包,粉嫩嫩的小手却背在身后,歪着脑袋认真道:“娘亲说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可话音刚落,小鼻尖就忍不住凑近荷包,偷偷吸了吸鼻子,仿佛已经闻到了蜜糖的香气。

严夫人笑着轻拍女儿后背:“这是丞相的心意,快谢谢丞相。”

吕骁这才欢欢喜喜地接过,把荷包紧紧搂在怀里,小身子弯成月牙,脆生生喊道:“谢谢丞相大人!骁儿以后天天给你讲笑话!”

随后进来的是张超之妻谢遥,怀中抱着个裹在杏黄色襁褓中的婴儿。她身旁跟着两个丫鬟,一个捧着锦盒,一个提着食篮。

“阿鸾还小,不能给丞相行礼了。”谢氏温婉一笑,轻轻掀开襁褓一角,露出婴儿粉嫩的小脸,“这孩子贪睡,一路上都没醒过。”

郭嘉脸上锐气早已不见,凑上前去瞧那婴孩:“眉眼像极了张大人呢。”

孙策也忍不住凑过来,他指尖刚要触碰婴儿脸颊,又倏地收回,像是怕惊扰了这小小生命。

“这小娃娃倒像尚香小时候。”

陈登站在一旁,轻声笑道:“新春见婴孩,乃是吉兆。”

严夫人适时道:“兰国夫人可在后堂?我们带了些家乡点心,想请夫人尝尝。”

王镜颔首:“来人,带几位夫人去暖阁。”

她招手唤来侍从,低声嘱咐,“把前日江南进贡的蜜饯也送过去,想必孩子们爱吃。”

待女眷们离去,厅内那股无形的紧绷感已然消散。王镜揉了揉眉心,忽觉疲惫,便道:“诸位自便,我去园中走走,都不必跟着。”

……

后花园积雪初融,青石小径洇着湿意。

王镜独步至梅树下,仰头望着枝头几点红梅,深吸一口清冽的空气。

却惊觉此处早有他人。

只见一人身披狐裘,身着雪青长衫,静静伫立在梅树之下。那人转过身来,面容清俊,正是张邈。

王镜率先开口:“孟卓也在此处?”

张邈微微拱手,“不过是陪着舍弟和弟妹一同前来的。这会儿他们大概还在杨夫人那儿闲话家常。”

他顿了顿,语气调侃,“要说忙碌,谁能比得过丞相大人?岁旦过后,就属主公您这儿最热闹,门槛都快被踏平了。”王镜摇头笑道:“人太多也不好。这不,我只能躲这儿图个清静。”

“既然如此,倒是巧了。”张邈眼中含笑,“咱们别让人跟着伺候,就在这儿安静待会儿。”

二人说着,一同走进不远处的八角亭中坐下。

闲聊间,王镜打趣道:“说起来,令弟膝下都有妻女承欢,孟卓却还未成家?”

张邈轻笑出声:“一要能与我谈兵法、论时局,二要能煮酒论诗、不拘小节的。三还得忍得了我这样的性子。这样的姑娘怕是打着灯笼也难找。”

“再者说,看看阿超那小子,成了家连喝酒都得躲躲藏藏,我可不愿被管束得没了自由。有些路,一个人走倒也洒脱。”

话音落下,张邈突然侧头,目光灼灼:“倒是主公,为何至今也独身一人?”

王镜微微一愣。

——独身一人?

她当然不算孤身一人,可有些事,终究不能明说。

“我如今年轻,着什么急?”

她淡淡一笑,将话题轻巧带过,“况且,天下未定,儿女情长反倒误事。”

张邈眸光微闪,喉结上下滚动间溢出轻笑:“主公心怀天下,这番格局,当真令在下汗颜。”

他与王镜相视一笑,不再多言。檐角积雪簌簌坠落,话题渐转山河雪景、天下局势,言语间或引经据典,或针砭时弊,不知不觉,暮色已悄然漫过天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