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 第183章 腥风血雨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第183章 腥风血雨

作者:辛西娅158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16:01:26 来源:小说旗

次日黎明,翊京城内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几支全副武装的军队如乌云般迅速集结,将董府、吴府等几座府邸团团包围。晨光熹微里刀枪林立,气氛剑拔弩张。

铁甲碰撞声惊醒了府内守夜的仆人,慌乱的脚步声在院内响起。

管家跌跌撞撞地冲进内院,喊道:“老爷!老爷!不好了!”董承从睡梦中惊醒,一把掀开锦被。他此刻因突如其来的变故而面色发白,却强自镇定地披上外袍。

他厉声问道,“怎么回事?”

“府、府外全是兵!把咱们围得水泄不通!”

董承心头一紧,顿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衣带诏的事在他脑海中闪过。不可能,计划如此周密,怎么会...他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冠,大步走向府门。

推开大门,刺眼的火把光芒让他眯起眼睛,只见府前空地上站满了持刀士兵,气势汹汹。

董承强压住心中的恐慌,挺直腰板,声音洪亮地质问:“大胆!何人敢围本官府邸?可知这是何地?”

士兵们沉默不语,只是将包围圈又收紧了几分。董承感到一阵寒意从脚底升起,他提高声音:“本官乃当朝车骑将军,尔等这是要造反不成?”

这时,士兵们突然向两侧分开,让出一条通道。一个身着轻甲的女子缓步走来,她面容冷峻,眼神凌厉,腰间别着两把短刀。

“阿卓将军?”董承认出了这位王镜麾下的得力女将,心中警铃大作。

阿卓没有答话,只是冷冷地注视着他。突然,她双手一翻,两把短刀已在掌心旋转起来,刀光如银蛇般在她指间游走。

董承还未反应过来,阿卓手腕一抖,双刀脱手而出,带着破空之声直射向他面门。

董承惊叫一声,踉跄后退,跌坐在门槛上。双刀擦着他的发髻钉入门框,刀柄犹自颤动不已。他瘫坐在地,额头渗出冷汗,再不敢出声阻拦。

“搜。”阿卓只吐出一个字,士兵们如饿虎扑食般涌入府邸,翻箱倒柜的声音从各处传来。

董承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府邸被翻得底朝天,却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他心中不断祈祷:千万别找到,千万别找到……

不多时,一阵沉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董承抬头,看见王镜在几名侍卫的簇拥下走来,平静的面容让人捉摸不透。

“丞相…大人…”董承挣扎着站起来,强挤出一丝笑容,“这是何意?下官犯了什么错,值得您亲自带兵上门?”

王镜不紧不慢地说道:“董大人,有人密报于我,称你伪造诏书、意图谋反,我特来彻查此事。”

董承脸色瞬间煞白,随即又涨得通红:“荒谬!纯属污蔑!下官对朝廷忠心耿耿,怎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定是有人陷害!”

王镜不置可否,只是静静等待。

不多时,一名士兵从内院奔出,手中捧着一卷帛书。董承看到那帛书,双腿一软,几乎又要跌倒。

“大人,在董大人书房暗格中搜出此物。”士兵将帛书呈给王镜。

王镜展开帛书,上面赫然是用朱砂书写的诏令,字迹工整,末尾还盖着玉玺的印记。她仔细查看后,冷笑一声:“董大人,伪造诏书可是死罪。”

董承嘴唇颤抖,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这…这不是下官的…一定是有人栽赃…”他四下张望,仿佛在期待什么奇迹发生。

就在这时,侍卫长赵虎大步走来,手中捧着一摞书信:“主公,这些是从与董承密谋的几位大人家中搜出的往来书信。”

王镜接过书信,随意翻看了几封,每看一封,董承的脸色就灰败一分。信中的内容清清楚楚地记录了他们的谋反计划,甚至连参与人员、时间地点都写得明明白白。

董承感觉自己的心脏都要停止跳动了,然而,王镜接下来的话,更是如晴天霹雳般让他彻底绝望。

“董将军,你还妄图调兵遣将?可惜,我早已派张辽彻查军营,那些与你勾结的将士,如今都已被一网打尽。”

董承彻底崩溃了,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求饶:“王大人明鉴!此事我实在是无辜受累!那诏书分明是刘备所为,他几日前入宫谒见天子,回来后便炮制假诏,哄骗我入局,我也是身不由己啊!”

“哦?刘备?”王镜挑眉,目光转向一旁。

这时,刘备从人群后走出,向王镜深深一揖:“主公,备假意与董承交好,实为查探其谋反证据。今日之事,正是收网之时。”

董承闻言,如遭雷击:“你…你…”

他突然暴起,指着刘备大骂:“好你个刘备!表面仁义道德,背地里竟是如此阴险小人!我早该看穿你的真面目!”

刘备神色不变:“若非你心怀不轨,又怎会中计?”

董承歇斯底里地大笑起来:“好啊!好一个忍辱负重的计谋,好一招请君入瓮的妙棋!我董承今日栽了,但你也别想有好日子过……”

王镜冷冷打断,“够了。赵虎,堵住他的嘴。”

赵虎立刻上前,用布条塞住了董承的嘴。董承挣扎着发出呜呜的声音,眼中满是绝望和怨恨。

王镜环视四周,在场的官员和士兵都屏息静气,等待她的发落。

她清了清嗓子,宣布道:“经查证,董承伪造衣带诏,勾结朝中大臣,意图谋反,罪证确凿。按律,主犯处死,家属流放,余者依律处置。”

话音刚落,士兵们立刻上前将董承五花大绑。董承疯狂挣扎,却无济于事,被粗暴地拖了下去。府中诸人的哭喊声从后院传来,很快也被士兵们押解出来。

王镜转向刘备:“玄德此次立下大功,我自会向朝廷表奏,论功行赏。”

刘备恭敬地行礼:“谢主公栽培,备不过尽绵薄之力。”

王镜点点头,又对阿卓道:“阿卓,你带人继续搜查,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是。”阿卓领命而去,双刀早已收回腰间。

天色渐亮,翊京城开始苏醒。百姓们惊讶地发现,一夜之间,数位高官府邸被查封,家人被押解出城。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但很快就有消息传出:这些大臣意图谋害丞相王镜,罪有应得。

正午时分,城西刑场。董承和其他几位主犯被押上断头台。刽子手的大刀落下时,鲜血喷溅三尺,染红了刑场的地面。

百姓们纷纷拍手称快,对这些妄图谋反的贼臣唾弃不已:“竟敢谋害丞相大人,真是死有余辜!”

这场风波,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翊京城内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也让所有人都见识到了王镜的雷霆手段。

……

翊京城的腥风血雨渐歇,余波却如涟漪般荡入宫廷深处。

“听说了吗…董将军府上…”

“嘘…小声些…”

宫墙下,宫人们交头接耳的窃语像无形的针,字字刺痛董琳的心。

她今年不过十二岁,就被家族突如其来的变故推到了悬崖边上。作为董承的女儿,她被送入宫中本就是一枚棋子,如今这枚棋子怕是要被弃掉了。

董琳扑进伏寿怀中,声音带着哭腔。

“姐姐,我该怎么办?父亲犯下谋逆大罪,丞相大人岂会饶过我?”

伏寿轻轻拍着她颤抖的背,强作镇定道:“董承谋反,罪证确凿,这是谁也救不了的。但你不同,自幼入宫,与谋逆之事毫无瓜葛。王大人向来仁善,定不会牵连无辜。你且放宽心……”

话未说完,环佩声响,女官蔡琰手持明黄卷轴踏入殿内。伏寿和董琳同时变了脸色。蔡琰是王镜任命的女官,此时前来,必是带来了对董琳的处置。

蔡琰声音沉稳道:“董贵人接旨。”

董琳跪伏在地,额头抵着冰凉的地砖,她紧闭双眼,心跳如鼓,等待着命运的裁决。她感到伏寿的手轻轻搭在她肩上,给予无声的支持。

“……董贵人董琳,虽为董承之女,然久侍宫闱,未涉谋逆之事。今特赦其罪,着即日出宫,于慈云寺带发修行。”

董琳猛地抬头,不可置信地望着蔡琰。

直到听见“带发修行”四字,泪水才决堤般涌出。她踉跄着扑向伏寿,

两人相拥而泣,比起想象中的白绫与鸩酒,此刻的惩罚竟如恩赐。

当日傍晚,一辆朴素的马车载着董琳和她的贴身侍女离开了皇宫。没有隆重的仪仗,没有前呼后拥的宫女,只有蔡琰亲自护送。

马车穿过宫门时,董琳忍不住掀开车帘回望。夕阳下的宫墙巍峨壮丽,却像一座巨大的金笼,而她,终于飞出了这个笼子。

慈云寺坐落于城郊清幽之地,古木参天,飞檐铜铃随风轻响。当山风拂过衣角,董琳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自由的重量。

更令她惊喜的是,蔡琰道出王镜密令:不必削发为尼,饮食起居依贵女规格;及笄后可自行选择去留,改名换姓开始新的生活;万年公主刘贞亦会常来照拂……

董琳听完,声音哽咽:“蔡大人……请您代我谢过丞相大人。”

蔡琰目光温和:“你能明白主公苦心,她定会欣慰。”

当夜,董琳躺在陌生的床榻上,听着窗外风吹竹叶的沙沙声,久久不能入睡。她想起父亲的面容,心中闪过一丝悲痛;但想到未来的自由生活,又不禁心生期待。

父亲谋反是事实,按律当诛。而她却因祸得福,获得了许多宫中女子一辈子都得不到的自由。笼中的鸟儿是恨那个打开笼子的人,还是感激她呢。

接下来的日子,董琳过得前所未有的充实。她能整日沉浸书卷,闲时抚琴自娱,跟着寺中女尼钻研医术,偶尔还能踏出寺门,在山野间自在闲逛。每月初五,万年公主刘贞总会如约而至,不仅带来琳琅满目的书籍,还会分享京城里的奇闻轶事,让她虽居古寺,亦知天下事。

一次闲谈中,刘贞突然问道:“小琳,若你将来真的获得自由,最想做什么?”

董琳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想去看看江南的烟雨,塞北的风雪,想走遍这大好河山。”

说完,她自己都愣住了——这样的梦想,在宫中时她连想都不敢想。

刘贞笑了:“会有那一天的。”

董琳望向远方,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她知道,自己虽然失去了家族的庇护,却获得了一个全新的人生。而这一切,都要感谢那个却改变了她一生命运的人。

她在心中默默发誓:“若能再见丞相大人,我一定要当面叩谢她的再造之恩。”

【叮——成功获得信仰值500】

之后,王镜将事情经过告诉了刘协。

她微微一笑:“陛下可会怪罪臣先斩后奏?”

刘协连忙摆手,“这等乱臣贼子,死不足惜,爱卿为国除害,我感激还来不及。”

王镜点点头,又从袖中取出一卷诏书,铺在案上:“既然如此,请陛下补一道诏书,以正名分。”

“应该的。”刘协提起笔,蘸满墨汁,毫不犹豫地在诏书上写下准奏二字,然后取出玉玺,重重盖上。

王镜将诏书卷起收好,正当她准备告退时,刘协突然伸手拉住了她的衣袖。

“爱卿……你别怀疑朕…朕真的没想谋反。”

刘协暗自腹诽,董承这群人精得像淬了毒的蜂,表面上高呼着为汉室除奸,实则把他的名号当刀使,害得他也被连累。

王镜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臣知道,陛下且安心吧。”

她神色稍霁,缓缓开口道:“这几日孔融先生会来为陛下授课,陛下好生听讲。臣有空便来检查陛下的课业。”

听到“孔融”二字,刘协整张脸都皱了起来。

王镜假装没看见,强忍着笑意离开了。

经此一役,朝廷隐患彻底肃清,风波渐息,诸事渐入正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