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 第187章 五斗米教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第187章 五斗米教

作者:辛西娅158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16:01:26 来源:小说旗

建安元年夏,烈日炙烤着弘农郡的城墙,连护城河的水位都下降了不少。张绣站在城楼上,眯着眼睛望向远处尘土飞扬的官道。近来进出城门的流民比往常多了不少,这本不是什么稀奇事,但这些人行色匆匆,眼神闪烁,让他心中隐隐不安。

副将李肃快步登上城楼,禀报道:“将军,今日截获了几名可疑之人。”

张绣转过身,“带上来。”

三名衣衫褴褛的汉子被押上城楼,他们低着头,却不时用余光打量四周。张绣注意到其中一人虽然穿着破烂,但双手却出奇地干净,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

“搜身。”张绣简短地命令道。

士兵们立刻上前搜查。当搜到那个双手干净的人时,他突然挣扎起来,但很快被按倒在地。

当靴底被撬开时,夹层中露出一张看似空白的麻纸。李肃正要丢弃,张绣却抬手制止:“慢着,试试用火烤。”

士兵取来火把,在纸张下方轻轻烘烤。渐渐地,淡黄色的字迹如鬼魅般浮现出来,密密麻麻写满了整张纸。

张绣凑近细看,辨认出信中字迹。

“关中祭酒谨遵师君之命,已广纳流民三百余户,皆安置于华阴山中……”

五斗米教!

张绣猛地合上信件,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带下去严加审问!尤其是这个鞋底藏信的!”

当天夜里,城防营的审讯室内烛火通明。张绣亲自坐镇,命人将那名间谍绑在木架上。那人嘴角却挂着诡异的笑容,对任何问题都闭口不答。

张绣冷笑:“你以为不说话就能蒙混过关?五斗米教的密写术确实高明,但既然落在我们手里……”

话音未落,间谍突然剧烈抽搐,嘴角溢出黑血。张绣箭步上前掐住他的下巴,却为时已晚。那人咬碎了藏在牙缝中的毒囊,转眼间便气绝身亡。

张绣低声咒骂了一句,随即便转头审问剩下两人。

那两人招了,承认自己是五斗米教的鬼卒,也就是小喽啰。而那鞋底藏信之人是五斗米教的祭酒,名叫赵显,负责联络关中各地的信徒。张鲁已经秘密派遣了多名祭酒潜入关中,专门拉拢流民和低级官吏。

接下来几日,张绣亲自带队,以弘农郡为中心,向四周州县展开秘密调查。调查结果令人心惊,五斗米教不仅吸收流民,还渗透进了地方官府。一些不得志的小吏被金钱和许诺的官职所诱惑,成为了五斗米教的耳目。

张绣在调查中还发现,五斗米教正在囤积粮食和武器。

虽然张绣及时发现并强力镇压,但隐患依然存在。

他深知此事事关重大,立刻写信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去翊京。

……

【当前时间:东汉建安元年六月十五】

【叮——签到成功,获得“压缩饼干(1000公斤)”】

王镜刚完成每日签到,便听到门外亲卫急促的脚步声。

“主公,弘农张绣将军急报!”

她展开密信,神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信中详述了五斗米教祭酒在关中活动的证据。

五斗米教,已不容忽视。

在她脑海中,关于这个教派的记忆纷至沓来。

五斗米教,又称天师道,由张道陵于东汉顺帝年间创立。因其信徒入教需缴纳五斗米而得名。该教以《老子》为经典,将符咒治病、道德教化与社会互助结合,形成政教合一的组织模式。

张道陵及其子孙张衡、张鲁世袭“天师”之位,通过下设的祭酒管理“二十四治”教区,并设立义舍为民众免费提供食物,借此吸纳信徒。

作为第三代天师,张鲁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际,凭借宗教势力掌控汉中。他先依附益州牧刘焉,获任督义司马,后与刘焉之子刘璋决裂,攻占汉中,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割据政权。在其治下,五斗米教以义舍救济流民,推行轻刑重教,使汉中成为乱世中的相对安定之地。与发动黄巾起义的太平道不同,五斗米教更侧重社会改良与基层治理。

各方对五斗米教的态度截然不同。

普通百姓将其视为救苦救难的米道,称赞天师和祭酒画符治病,义舍管饭,犯错忏悔即可,比官府宽厚得多。

士族官僚则斥其为蛊惑人心的妖道,认为张鲁借宗教自立,不交税赋,理应剿灭。

在张鲁眼中,他则是在建立政教合一的理想国。五斗米教后来演变为正一道,成为道教正统流派之一,影响深远。

如今,五斗米教开始向关中扩张。面对这一局势,必须慎重应对……经过权衡,王镜决定先下手为强,遏制对方的扩张势头,与此同时,等待合适时机,尝试招降收为己用。

……

丞相府,议事厅

“今日召集诸位,是为了一件紧急军务。”

王镜坐在主位上,案几上摊开着密报。

刘备、张辽、马超和贾诩依次落座。

张辽挺直腰背:“主公但有所命,末将万死不辞。”

王镜指尖划过案上密报,冷声道:“五斗米教在关中渗透日深,暗中囤积兵器、收拢流民,分明是图谋不轨。若等他们坐大,恐成心腹大患。”

马超冷哼一声:“区区妖道,也敢作乱?”

贾诩慢条斯理地开口,声音沉稳:“张鲁非等闲之辈。他以教治民,汉中百姓只知有天师,不知有朝廷。若不及时遏制,祸患不小。”

刘备安静垂眸听着,心中暗自思索。自从投奔王镜以来,他一直表现得谦逊低调,鲜少在军议中主动发言。

王镜缓缓开口道:“我意先发制人,出兵汉中,占据要地。到时或剿或抚,主动权在我。”

她抬头看向张辽和马超:“文远,此次由你担任主帅,孟起为副将。”

张辽即刻起身抱拳,“末将愿为主公分忧!”

马超也跟着抱拳,声音洪亮:“末将也愿意去!”

然后,王镜的目光转向刘备,语气缓和了些:“玄德,你先前揭发衣带诏叛乱有功,此次也命你率领一路兵马,与文远、孟起共同进兵,任副帅之职。”

刘备闻言,心头一震。他迅速离席,深深一揖:“备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主公信任!”

自从投奔王镜以来,刘备虽受礼遇,却始终未被委以军权。这次任命,对他而言意义非凡。

王镜嘴角微扬,又看向贾诩,“此次就派文和随军,参赞军机,督查要务。”

贾诩拱手:\"诩必尽心竭力。\"

刘备直起身,犹豫片刻后开口:“备恳请带上二弟关羽、三弟张飞,有他们相助,此战更有把握。”

王镜轻笑一声,摆了摆手:“玄德,杀鸡焉用牛刀?有你们几位在,汉中不足为惧。况且如今凉州、徐州皆需良将驻守,云长、翼德正是用人之际,实在抽不开身。”刘备低下头,沉声道:“主公明鉴,是备考虑不周。”

他心里虽有些失落,但也清楚王镜所言不假。他久未掌兵,唯有立下战功方能服众。此番出征,张辽善攻,马超勇猛,贾诩多谋。他只需因势利导,未必不能成事。况且汉中若下,他在王镜麾下地位必能提升,或可谋一立足之地。

三日后,翊京城外,大军集结。

旌旗猎猎,刀枪如林。张辽马超皆顶盔贯甲,威风凛凛。

刘备穿着盔甲,站在张辽身侧,当他的目光扫过台下数万大军时,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这次他第一次有机会指挥如此规模的军队,哪怕只是暂时的。

贾诩穿着文士长袍,站在一旁,仿佛与这肃杀的军阵格格不入,却又好像什么都在他的观察之中。

“听令!”张辽猛地抽出佩剑,剑锋直指天际,声若洪钟,“违令者斩,临阵退缩者斩,扰军者斩!”

军令宣读毕,他转向左右:“二位将军,可有补充?”

马超甩了甩鬓边红缨,干脆利落地摇头。

刘备整了整披风,踏前半步朗声道:“诸位将士,此次出征,关系关中安危。备虽不才,愿与诸位同生共死,共立大功!”

简单的几句话,却让不少士兵抬头多看了这位素来低调的刘将军一眼。

大军开拔,尘土飞扬。刘备骑在马上,回头望了一眼长安城高大的城墙。前路是福是祸尚未可知,但他深知,唯有抓住这次机会,才能在这乱世中争得一席之地。

张辽策马来到他身旁:“玄德公,关于进军路线,有些细节想与你商议。”

刘备立刻收敛心神:“文远将军请讲。”

在行军队伍的中段,贾诩坐在马车中,半掀帘幔,目光在前方并辔而行的张辽和刘备间游移。

他轻声自语:“风云际会,且看龙蛇之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