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 第190章 神医华佗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第190章 神医华佗

作者:辛西娅158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16:01:26 来源:小说旗

次日黎明,山谷中传来整齐的马蹄声。赵虎果然率领一队亲兵,押送着几十辆盖着油布的大车驶入营地。在见过王镜并得到允准后,赵虎开始有条不紊地分发军粮。

当一箱箱贴着古怪标识的铁盒、真空包装袋被搬下马车,士兵们围拢过来,好奇地盯着这些从未见过的补给。

只见第一辆车上堆满了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油纸包,上面印着谁也看不懂的奇怪符号。赵虎随手拿起一包,撕开后取出几块巴掌大的硬饼干。

赵虎示范着掰下一小块,“这叫压缩饼干,就这么点,能顶一顿饭。”

“这巴掌大的饼干,真能顶一天饭食?”

一个士兵接过饼干,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眼睛顿时瞪得溜圆:“竟如此扎实!咬着硬,化开却满嘴麦香!还带着甜味!”更神奇的是,他才吃了半块,就觉得肚子有了饱足感。

第二辆车上卸下来的是一包包棕黑色的块状物。赵虎拆开包装,露出里面油光发亮的肉干:“牛肉脯,猪肉脯,和腊肉差不多。”

士兵们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顿时被那浓郁的肉香震惊了。这肉干不仅咸香适口,而且嚼劲十足,一小块就能回味半天。

士兵们边嚼边感慨:“这肉紧实耐嚼,滋味竟比新鲜的还足!”

最让人们惊叹的是那些铁皮罐头。赵虎用配发的小刀撬开一个鱼罐头,浓郁的香气立刻飘散开来。鱼肉保持着鲜嫩的口感,连鱼骨都酥软可食。

一个老兵捧着罐头,手都在发抖,“这……这莫非是仙家手段。鲜鱼怎么能保存这么久?”

罐头鱼搭配,泡发后鲜嫩如初的脱水蔬菜熬煮成浓汤,让士兵们捧着碗舍不得放下。

到了正午时分,自热米饭的嘶嘶蒸汽升腾而起时,整个营地沸腾了。

士兵们瞪大眼睛,看着伙夫们按照指示将发热包注水,饭盒瞬间冒出白雾。

掀开盒盖的刹那,红烧肉的香气混着米饭的热气扑面而来,众人都猛吸鼻子。

“这味道真馋人!”几个士兵甚至捧着热气腾腾的饭盒,眼眶泛红。他们已许久没吃过这样喷香的热食。

还有豆浆粉、奶粉,倒进开水里,转眼间,清水就变成了浓稠的甜水,士兵们喝下这“仙粥”,发现不仅味道香甜,而且浑身都暖洋洋的,充满了力气。

速溶咖啡同样令人惊奇。有人捏着深褐色粉末皱眉:“这黑渣子冲的水,能比烈酒还管用?”

可当第一口苦涩入喉,紧接着提神的醇香在舌尖炸开,原本疲惫的双眼瞬间明亮。喝完后,连夜行军的疲惫一扫而空,有士兵感叹:“这玩意比号角还提神!天亮前能连打三仗!”

那些黑色小药片,正是复合维生素片。

赵虎给每个士兵发了两片:“这药吃了,能治夜里看不见,口角生疮这些小毛病……”

“这小药片比大夫的补药还金贵!”有人偷偷将药片藏在贴身口袋不舍得吃。

在东汉,军队粮食以谷物为主,食物单一,士兵常因缺乏维生素A患上夜盲症,士族富人因饮食丰富才不易患病。而在王镜军中,平日多样的伙食搭配日常发放的维生素片,让多数士兵告别了夜盲症,夜间视物如常。这不仅增强了战斗力,更让士兵们对体恤他们身体的主公愈发忠心。

营地篝火旁,飘着从未有过的饭菜香。士兵们围坐在一起,满嘴油花却笑得开怀,三三两两地分享着新奇补给:有人用小刀刮着奶粉吃,有人泡发脱水蔬菜,还有人学着赵虎将泡腾片丢进水囊,看着清水咕嘟冒泡。

“主君真是神机妙算!这仙粮比寻常干粮强上百倍!”

“有了这些仙粮,走到天涯海角都不怕了!”年轻士兵兴奋的话语中,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希望。这些“仙粮”不仅填饱了肚子,更在困境中燃起希望之火,让全军军心稳固、士气大振。

……

随着粮草车队一同抵达营地的,还有被紧急征调的随军军医华佗。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背着藤编药箱,虽满面风尘却目光炯炯。亲卫掀开帐帘,华佗踏入大帐。

他一眼望见主位上的王镜,肃然行礼,长揖到底。“老朽拜见丞相大人……”

“华佗先生到了。”王镜微微颔首,目光望向一旁榻上的刘备,“先生先看看玄德的伤势。”

刘备勉强支起身子回礼,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左腿的夹板已经被王镜取下,露出肿胀发紫的小腿,一处皮肉破裂处隐约可见森白骨茬。

华佗在榻边跪坐下来,指尖轻触患处,神色愈发凝重。刘备猛地咬住下唇,指节攥得发白。

他急忙追问道:“华佗先生,在下伤势如何?”

华佗叹息着收回手,轻轻摇头,“筋骨碎裂如残瓦,有一片还刺破了皮肉。老朽虽可以止血敷药,接骨止痛,但……”

“但什么?”刘备声音发紧。

华佗沉重地说:“即便愈合,这左腿也难恢复如初,日后恐落下跛足之疾。”

“跛足?”

刘备闻言,猛然撑起上身,眼中满是惊惶。

在这个讲究体貌丰伟,以仪表取人的时代,残缺的肢体不仅意味着行动受限,更可能断送前程。

可他功业未成,如何甘心断送在此?!

他猛地抓住华佗的衣袖,声音有些变了调,“先生乃当世神医,定有良方!”

华佗面露难色:“老朽的麻沸散可减轻接骨之痛,续骨膏也能促进愈合。只是这碎骨就像打碎的玉器,纵使修复也实难保全,非是在下推诿。”

帐内死寂。刘备的手无力垂下,眼中光彩迅速黯淡。王镜看见他面容紧绷,眼角竟有泪光闪动。纵是乱世英雄,此刻也只是个恐惧残废的普通人。

王镜缓缓开口:“或许……我有个法子。”

她的声音清越沉稳,如暗夜惊雷,瞬间点燃刘备眼中的希望。

刘备将她视作救命稻草,几乎是恳求道:“但凭主公施为,备愿以性命相托!”

王镜斟酌着词句,“此法我亦未曾尝试,需切开皮肉,将碎骨精确复位,再用钢钉固定。”

华佗倒吸一口冷气,没想到自己平时给人开膛破肚已是惊险,王镜此法更是险之又险。

刘备先是脸色发白,接着咬牙坚持道:“但求一试!纵死不悔!”

……

随后,王镜便着手准备。她从储物空间取出医疗药箱,又请华佗作为助手在旁协助。

华佗看着一排闪着寒光的奇异器械,惊异无比。

细如发丝的钢针、微型锯子、形状古怪的钳子……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包密封的金属钉,每根不过寸许,却打磨得极为精致。

“这些是……”华佗忍不住开口询问。

王镜答道:“手术器械。先请先生帮忙调配麻沸散,剂量需比平常多三成。”

当华佗熬药时,王镜用沸水煮着器械,同时一边操作,一边向华佗解释:“伤口化脓并非邪气所致,而是肉眼难见之物作祟。就像水中游动的孑孓,只是更小千万倍。高温可杀灭它们。”

华佗若有所思:“难怪用沸水煮过的布料包扎,伤者较少发热……”

刘备喝下加量的麻沸散后,意识渐渐模糊,很快陷入昏睡。

王镜戴上医疗手套,小心探查伤口。华佗举着镜面反射光线,只见她手指灵巧地拨开肌肉,露出白森森的碎骨。

用镊子夹起一片片骨块,精确复位,然后取来一根钢钉,用特制的小锤轻轻敲入。钢钉穿过两侧骨皮质,将碎片牢牢固定。

王镜屏息凝神,将数颗钢钉打入断骨处。每一次敲击都伴随着令人心悸的闷响,华佗握着止血布的手掌沁出冷汗,却被王镜冷静的指挥稳住心神。

“这钉子……”

“会永远留在骨中。骨头愈合后,它就成为骨架的一部分。”

待钢钉固定完毕,华佗帮忙缝合皮肉。接着王镜开始调制石膏。她取来早已准备好的石膏粉,加水调成糊状,然后均匀地涂抹在准备好的棉布上。

“这是……石粉?”

“这是一种特殊的矿物粉末,遇水后会逐渐变硬。等它完全变干后,会比木板更贴合肢体形状,提供更好的支撑。人体骨骼需稳固支撑,这钢钉如同梁柱,能将碎裂的骨块重新拼接。而这石膏,凝固后可固定肢体,防止错位。”

华佗听得目瞪口呆,恨不得立刻拿起笔记录下来。这些前所未闻的理论,彻底颠覆了他毕生所学。

王镜继续熟练地将浸透石膏的棉布包裹在刘备的伤腿上,小心塑形,确保不会压迫血管。华佗目不转睛地看着整个过程,时而点头,时而若有所思地捋着胡须。

洁白的石膏层层包裹伤腿,如同为残损的肢体铸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当最后一层石膏凝固,王镜摘下沾满血污的布巾,长舒一口气。刘备的呼吸平稳绵长,伤口也未再渗血。

华佗望着这前所未见的手术,眼中满是震撼与敬佩:“丞相之术,鬼神莫测!”

他迫不及待地追问术中的疑惑,王镜耐心解答,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王镜并不藏私。在这乱世之中,能救一人是一人,能传一技是一技。

华佗好奇地问:“石膏之法不仅牢固,而且轻便,不会像木板那样磨伤皮肤。丞相从何处学得如此妙法?”

王镜笑而不答,转而问道:“先生可曾遇到过骨折愈合后肢体变形的情况?”

华佗叹道:“常有之事。尤其是小儿骨折,往往长歪了。”

“这就是石膏固定的好处。它能确保骨头在正确的位置愈合,大大减少畸形的可能。而且患者可以早些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华佗对这个新词感到困惑。

王镜顿了顿,解释道,“就是长期不动导致的肌肉消瘦无力。卧床太久,即使骨头长好了,腿也没力气走路了。”

华佗眼睛一亮:“原来如此!老朽确实见过不少这样的病例,只道是伤后体虚,却不知有此关联!”

两人越谈越投机,从骨折固定谈到伤口处理,再到内伤调理。华佗分享了他研制麻沸散的经验,王镜则提出了一些消毒和预防感染的建议。华佗时而惊叹,时而沉思,对这个年轻统帅的医术造诣感到由衷钦佩。

华佗真诚地说:“老朽半生所求,不过治病求本四字。今听丞相一席话,方知医道如海,我辈不过取一瓢饮。丞相医术高明,老朽自愧不如。”

王镜连忙摇头,“先生过谦了。我不过是知道些特殊方法,掌握器具之利,远不及先生对医道的领悟。”

“器具易得,医理难明。丞相方才所言,老朽虽不能尽解,却知是窥见了天地至理……”华佗微微一笑,眸光深沉。

王镜笑道:“若非军务在身,需要我主持大局,真想与先生长谈医道……待战事平息,我邀先生至翊京,咱们再好好聊聊。”

她看了眼沉睡的刘备,“眼下玄德的伤势已无大碍,之后……”

华佗郑重拱手:“丞相放心,老朽定当尽心竭力,悉心照料。”

王镜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步出营帐。微凉的夜风扑面而来,令她更加清醒,思绪也随之沉入更深的思索。

如今军情紧迫,作为主帅,她必须牢牢把控全局,尽快敲定下一步行军计划。

眼下,大军正行进在褒斜道上,越靠近汉中,周遭的情况愈发棘手。栈道沿线行人渐密,且此地气候多变,暴雨频发,天时地利尽失。

在此情形下,唯有争取“人和”,才能扭转局势。

她必须亲临战阵,稳固军心、树立威望。

五斗米教的信徒大多出身普通百姓,战斗力有限,况且汉中素来安定富庶,她不愿这座城池因战火而满目疮痍,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因此,唯有尽力拉拢人心,让当地百姓主动放下武器,迎接大军入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