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 第37章 神赐作物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第37章 神赐作物

作者:辛西娅158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16:01:26 来源:小说旗

春日回暖,江河破冰,田野间草木萌发。

卯时三刻的晨光穿透云层时,南郊官道上已扬起三丈黄尘。

远处,八宝香车缓缓行来,三百郡吏整齐跟在仪仗后,他们平日腰间彰显身份的玉带,今日换成了草绳,手中握惯笔杆的手,如今紧攥着锄头,庄重肃穆地前行。

田间早跪满了黑压压的百姓,待丹阳郡主从车上下来,众人齐声高呼:“参见郡主!”

王镜今日一身粗布短衣,质朴无华,脚上穿着一双半旧不新的青布鞋,乌发只用荆钗绾着,未施粉黛的面容透着几分干练。

她稳步踏上劝农台,身姿挺拔,声音清朗有力:“我朝历来重视农桑,然稼穑艰难,收获不易。值此初春之际,身为丹阳郡主,我愿效仿天子亲耕,劝勉众人重视农事!”人群先是静默一瞬,忽如似乎热油迸水般炸开喝彩。

鼓手见状,高高抡起粗壮鼓槌,用力敲击大鼓。激昂鼓点声中,人们纷纷挽起裤脚,撸起袖子,踏入田间,热火朝天地开始耕作。

三百郡吏也解袍脱靴,手持耒耜来到田垄间。

王镜俯身扶犁,翻垦新土,弯腰撒播谷种,裙裾沾染泥浆仍浑然不觉。

邻近耕作的农人纷纷驻足围观。

见郡主额角沁汗,却依旧躬身劳作,田间渐次响起赞叹:“贵人尚知犁锄苦,我等更当勤四体!”

“这金枝玉叶的贵人,如今倒像是邻家下地的丫头。”

王镜一边劳作,一边望向四周。

杨夫人在侍女玉簪搀扶下,认真播撒种子。

官吏们见郡主如此卖力,不敢有丝毫怠慢。这群平日执掌户籍钱粮、养尊处优的贵人,此刻像极了初学耕作的少年,手忙脚乱却又无比认真。

有人扶犁时踩歪田埂,身子一斜,差点摔倒,被旁边农人眼疾手快扶住,还热心指导:“大人该把犁头往下压三寸。”

那边年轻主簿刚踏入水田,就被蠕动的蚂蟥吓得跌坐水中,溅起大片水花,引得浣衣妇人们一阵善意哄笑。

荀彧握锄的姿势活像握笔批公文,一锄下去,震得掌心发麻,他皱了皱眉,却依旧坚持,素净面庞上不知何时沾上泥星。

郭嘉拄着锄头喘气,绯色衣摆掖在腰带里,活脱脱像个走错地方插错秧的浪荡书生。素来体弱的郭嘉负责的七分地,垄沟笔直如墨线,引得百姓围过来细看——原来每道沟底都嵌着枚五铢钱。

他倚着歪斜界碑,笑喘着解释:“此谓‘钱脉通地气’。”王镜听到,不禁摇头轻笑。

铁犁在田间划出整齐沟壑,远远望去如同大地裂开的笑纹。春风掠过新翻泥土,裹挟着种子清香,漫过整片南郊。

近处湿润土腥味钻进鼻腔,远处传来孩童清亮歌谣:“贵人扶犁过南岗,麦苗青青三寸长……”

王镜转头望去,不知何时暮色已笼罩大地,零星灯火在阡陌间亮起,如坠落的星辰。

……

次日清晨,天色尚有些朦胧,农人们便早早起身,扛着锄头,惺忪着睡眼朝田地走去,心里还惦记着昨日播下的种子。

当他们踏入田间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惊呆了,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还在梦里。

昨日才撒种的垄沟里,竟涌动着翡翠色的波涛!

田野在一夜之间大变样,嫩绿的植株茁壮挺拔,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分明是成熟丰收的场景。

“这,这是咋回事?”一位老农张大了嘴巴,满脸不可置信,手里提着的马灯都哐当砸在脚边。

众人急忙围拢过去,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彻底傻了眼。王二哆嗦着扒开一片肥厚的绿叶,底下滚出个沾满湿泥的褐皮疙瘩。

陈伯跪在垄间,指甲小心翼翼地抠开湿润的泥土,紫红色的块茎像婴儿拳头般簇拥着钻出来,断面渗出的乳白浆汁一不小心沾满指缝。

土里埋着的,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块状物,表皮粗糙,颜色各异。

“这是啥玩意儿啊?能吃吗?”人群中有人小声嘀咕,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这时,一个胆大的小丫头站了出来,她伸手捡起一个土豆,拍了拍上面的泥土,咬了一口。

瞬间,她的眼睛瞪得溜圆,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能吃!这金元宝能吃!煮熟肯定更好吃!”

又有人连啃三个红薯,“甜的!这东西竟然这么好吃!”众人听了,也纷纷鼓起勇气尝试,一时间,赞叹声此起彼伏。有农人突然跪地痛哭,不知是否想到了逃荒路上饿死的幺儿。

“是郡主娘娘点土成金啊!”

陈伯突然朝着官道方向重重叩首,他喊道,“昨日郡主亲自下地耕作,今儿个土里就长仙果!”

“这可不就是神赐的作物嘛!这生长速度,除了神仙,谁能做到?”

“这是老天爷给郡主,给整个丹阳郡的福报啊!”

众人欢呼,声浪阵阵。

“这一亩的产量,怕是得有千斤呐!”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估算着,声音都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众人满心激动,手脚麻利地开始收割这些神奇作物。在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后,产量统计结果新鲜出炉,当算出平均亩产竟真的高达千斤时,在场农人惊得合不拢嘴,手中算盘珠子噼里啪啦的声响都戛然而止,脸上满是震撼与难以置信。

这在以往简直是天方夜谭,如今却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了眼前。“这,这可真是前所未有的事儿啊!得赶紧报上去,让上头知道这大喜事!”

一位年轻力壮的小伙被推选出来,他一路快马加鞭,奔向农官处,将情况一五一十地禀报。农官反复确认,捧着亩产簿册的手抖如筛糠,“一夜之间……亩产足足两千七百斤……两千七百斤啊!这等奇事,必须速速上报!”

农官不敢耽搁,迅速禀报郡丞荀彧。荀彧正伏案处理公务,接过报表扫了一眼,原本沉稳的面容瞬间变了神色,修长手指不自觉攥紧纸张,喃喃道:“亩产千斤?当真如此?”

他又逐字逐句地仔细查看,确认无误后,深知此事重大,立刻起身前往郡主府。

而另一边,王镜一直在等待这个消息层层递上来。她心中有数,这新作物带来的震撼即将在郡中乃至天下掀起波澜。

荀彧进门后来不及行礼,旋即双手呈上报表,激动道:“主公,大喜啊!南郊农田新作物一夜成熟,亩产千斤,实乃祥瑞之兆!此乃百姓之福,社稷之幸!”

“百姓自发献给主公的贡品已经在门外堆成两座小山……”

“甚好。”

荀彧察觉王镜脸上竟毫无惊讶之色。

“主公,如此惊天喜讯,您为何……”

王镜看着他,微微一笑,缓缓道出内情。

“此非人间之物,乃神农赐我的仙种,命我播撒九州,安定天下。”

“原来是主公的功劳……当真是不世之功,天佑郡主……此事影响深远,须得上报朝廷才好……”荀彧恍然大悟,有拨云见日之感。

王镜拍了拍他的肩,“既然如此,你便撰写奏章,向朝廷禀明此事,只称为天降祥瑞即可。我这就出去主持大局,这后续的农事安排还需好好谋划。”

荀彧深深看了她一眼,眼中满是虔敬:“彧定办好此事,恭送主公——”

……

王镜召集众人,当众宣布新作物的由来,并亲自赐名。

“此乃神赐作物,庇佑苍生。大者表皮泛红,能让百姓日子红火,唤作‘红薯’;小者扎根土地,朴实养人,名为‘土豆’。头一回种植,蒙老天爷开恩,一夜长成可饱腹,往后再种,需数月才成熟。”

种马铃薯得把它切成小块,每块带芽眼,种进整好的土里,注意行距和株距,太密太疏都不行。红薯可用薯藤扦插,入土部分要埋稳。

从翻耕土地、控制播种间距、日常养护,到食用方法都有学问,她整理成册,命农官将信息传达下去。

农人们干劲十足,纷纷准备按照郡主教导的方法,种下土豆和红薯,期待日后的丰收。

之后,王镜命人将收获的土豆和红薯分成两份,一份精挑细选作为嘉禾送往祭祀坛,感恩上天恩赐;另一份则发给城中流民百姓。

百姓们接过这些新奇食物,好奇又期待。头发花白的老者双手颤抖,接过土豆轻抚,浑浊双眼泛起泪光:“活了大半辈子,头一回见这稀罕物,多亏郡主带来福泽。以后有了这东西,再也不怕闹饥荒。”

有人忍不住咬了口生红薯,“咔嚓”一声,甘甜汁水散开,旁人见状也纷纷品尝。“甜,太甜啦!”赞叹声此起彼伏。

孩子们拿着土豆比大小,嬉笑奔跑。

一位年轻母亲切块生火烤马铃薯,不一会儿香气四溢,众人围过去,你一口我一口,吃得满脸满足。

丹阳百姓对王镜感激万分。街头巷尾,都是人们对她功绩的讨论,家家户户将她的画像挂在堂前,每日虔诚上香祈福。甚至有人提议给郡主立生祠。

王镜毅然拒绝,劝百姓把钱留着购置种子和农具,投入农事。她一心只想让神赐作物遍布天下,让普天下百姓都能饱腹,再无饥饿之忧。

百姓听闻,无不动容。一位老书生满含热泪,拱手称赞:“郡主心怀苍生,义薄云天,这般胸襟,古今罕见。”

神种丰收的消息如呼啸劲风,瞬间席卷整个丹阳郡,又借往来商队、旅人之力,飞速传遍天下。

【叮——成功获得信仰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