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 第47章 攻下吴郡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第47章 攻下吴郡

作者:辛西娅158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16:01:26 来源:小说旗

自孙策担任校尉,就一心扎在军中,日夜忙碌,几乎没回过家,一门心思要和士兵们尽快磨合。他与士兵同吃同住,对自己要求严苛,把军纪管得严严实实,很快就赢得了士兵们的好感,大家见了他都亲热地喊“孙校尉”。

在丹阳军的这段日子,孙策切实感受到这是支精锐之师。士兵们个个强壮有力,纪律严明,士气高昂,粮草也十分充足,从伙食上就能看出来。前天喝莲藕排骨汤,昨天吃羊肉汤饼,这天,少年将军掰了根草签子,难得思绪飘,琢磨今天吃啥,就听到传令兵喊:“郡主下令,今天吃黄焖鸡!”

何为黄焖鸡?孙策不禁喃喃自语,在他的认知里,从未听闻过这样一道菜,大约又是个新奇玩意儿。

他没见过有人像郡主这样养兵的。要是军队待遇都这般优渥,那恐怕人人都不种地不经商了,一门心思想着来当兵。郡主当真是豪奢,背后的背景势力怕是雄厚无比。要不然,这些美食莫不是她点石成金变出来的?

孙策正想着,一份黄焖鸡就摆到了他面前。

只见碗中鸡肉被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焖煮得色泽金黄,浓郁的酱汁包裹着每一块鸡肉,还搭配着青椒、香菇等配菜,红绿相间,煞是好看。热气腾腾地升腾而起,香气扑鼻而来,勾得人食欲大增。

……

有士兵回禀,今日的黄焖鸡很受欢迎,彼时,王镜正在帐中和郭嘉议事。看来今天签到获得1000份黄焖鸡物尽其用,王镜莞尔。

郭嘉屈指叩了叩桌案,眉宇间浮起一丝不悦,语气带着几分嗔怪:“与嘉议事时主公竟也走神,莫不是嫌嘉愚钝?”

王镜回过神来,略带歉意地笑了笑:“方才说到何处了?”

“自然是恭贺主公得了一员猛将。”郭嘉拖长声调,尾音打个了个转,“虽说现在还是一只幼虎,可已然十分厉害了。”

“不过……”他故意顿了顿,“主公这招驱虎吞狼,就不怕引火烧身?”

王镜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若非家底单薄,何须行此险招?纵有差池,不是还有奉孝为我兜底?”

只见郭嘉翻了个白眼,他话锋一转:“如今粮草充盈,兵甲齐备,是该让诸将的官印沾沾血气了。”

“主公属意何处?”

“吴郡。”王镜指尖划过舆图,“城防空虚而仓廪丰实。让孙伯符率丹阳精兵化装流民,待城门开启时里应外合。破城后即刻开仓,先收民心再整城防。”

郭嘉听后,摩挲着下巴,问道:“出师之名?”

“许贡私通严白虎,抗缴朝廷赋税。”王镜执起朱笔在许贡名字上画了个叉,“我等替天行道,岂不正合时宜?”

“那些树大根深的豪族……”

“吴郡四姓中,陆、朱两家的子弟,不都在我太平书院求学?”王镜笑意渐深,“奉孝巧舌如簧,定能劝得他们识时务者为俊杰。”

郭嘉突然笑出声,眼中流光闪烁:“世人皆道郭奉孝用计奇诡,依我看主公才是真正的诛心圣手。”

“彼此彼此。”王镜毫不客气,随即举盏相邀。

……

晨雾未散时,吴郡城门外已聚集了百余流民。

孙策裹着打补丁的粗布衣,肩头扁担压着两筐干菜,暗青铁甲早被拆作零散铁片分藏众人怀中。

守卒捏着鼻子草草翻检竹筐,挥袖驱赶这群浑身酸臭的流民时,没人注意到青年虎目里闪过的精光。

待到正午换防,城头令旗刚打出三短两长的暗号,孙策猛然卸下扁担,竹筐底寒光乍现,丹阳兵齐齐抽出藏匿的环首刀,城楼暗处蛰伏的二十死士同时甩出钩索攀墙。

守军尚未摸到腰间号角,孙策的钢刀已劈断门闩,三百精兵如楔子般钉入城门甬道。

丹阳悍卒的短刃专挑咽喉甲缝刺去,见血封喉。

南门烽火台升起狼烟,郡主玄底云纹的旗帜已插上城楼。

守军被打得四散逃窜,最后一个都尉扔下兵器投降。短短半炷香的时间,吴郡的十二座城门,全都换上了玄铁打造的新锁,宣告吴郡已经被成功拿下。

城门处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孙策手提那柄染血的长剑,大步流星地踏入了郡守府。剑身之上的鲜血顺着剑尖一滴滴落下,在身后留下一串触目惊心的血印。

此时,许贡正抱着钱箱慌慌张张地往密道钻,他的脚步踉跄,脸色惨白如纸,平日里的威风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听到孙策的脚步声,他惊恐地转过头,“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颤抖着求饶:“别杀我,我愿意把半数家财都给你!”

然而,孙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怜悯,寒光一闪,手中长剑直直穿透了他的胸膛。

许贡的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双手无力地松开,金银财宝散落一地,他的身体也缓缓倒下,彻底没了声音。

很快,许贡染血的脑袋被挂在了城门的铆钉上,城内的百姓纷纷前来围观。

人群中,一位卖炊饼的老妇人突然激动地拍手,大声说道:“该!上月他刚抢了我家三斗麦子,这下可算是遭报应了!”

旁边巷口卖酒的胡商咂着嘴,对身旁的客人小声嘀咕:“我早上起来还在骂许贡加税呢,这日头才偏西,城头上就换了新旗,这世道变得可比翻账本还快呐。”

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吴郡四门的守军已经悄然换成了丹阳兵。二十名轻骑沿着主街来回奔驰,他们身姿矫健,神色威严,一边疾驰一边高声传令。与此同时,安民告示也被迅速贴满了坊市的各个角落。

丹阳郡主代天巡狩,承天命,安黎庶,特示谕吴郡百姓:

许贡背国忘恩,私通山贼严白虎,截留三十船送往长安之粮税,致使国帑亏空,天子蒙忧,罪大恶极,已伏诛。

今除暴安良,吴郡换新主。自即日起,田赋减免三成,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解百姓之困。

丹阳军入城,秋毫无犯。城中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勿得惊慌。商贾往来,免征杂税三月,以复市廛之盛。

府库粮米,赈济饥民。卯时三刻,南市放粮,童叟无欺,依序而领,共渡时艰。

若有不法之徒,趁乱生事,扰害百姓,定严惩不贷,以正国法。

望我吴郡百姓,齐心协力,共建太平之世,共享清平之福。

百姓们纷纷踮起脚尖去看,其中有几个识字的,指着朱砂勾画的大字辨认,再用自己的话解释给众人听。

人群里顿时爆出一声声叫好。

一位卖炭翁颤巍巍地伸出手,摸着告示上“即日起田赋减三成”那行字,原本浑浊的老眼忽然发亮,嘴里喃喃自语:“这下可好了,日子有盼头了。”

“许贡那厮作恶多端,早该遭报应。新官上任就除暴安良,还想着咱老百姓,这是好兆头啊!”

“听说丹阳郡主可厉害了,把丹阳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如今吴郡也归她管,咱们以后能过上好日子了!”

而在郡守府的府库前,二十辆粮车早已扎上了鲜艳的红绸。车辕上压着的新制木牌,还清晰地刻着“郡主赈济”的凹痕。

紧接着,巡城的马队敲着铜锣沿街宣告:“卯时三刻南市放粮,童叟无欺!大家都可以去领粮啦!”

声音传遍了大街小巷,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脸上纷纷露出了喜悦和期待的神情,奔走相告,他们便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将放粮点围得水泄不通。

当粮车缓缓驶入,仓门打开的瞬间,众人惊异地盯着车里模样古怪的作物——土豆和红薯。

“这是啥玩意儿啊?能吃吗?”人群中有人发出疑惑的声音。

丹阳兵站出来大声宣称:“这便是丹阳郡的神赐作物!在丹阳,靠着它们,百姓们都吃得饱、过得好。往后,也能种在咱吴郡的土地上!”

一位老者将信将疑地走上前,捡起一个土豆,翻来覆去打量,嘴里嘟囔着:“就这圆不溜秋的东西,真有那么神?”

旁边年轻后生却满是好奇,问道:“军爷,这东西咋吃啊?”

丹阳兵笑着耐心解释:“这土豆和红薯,吃法可多了!能煮着吃还能烤着吃,保准让你们大饱口福。而且啊,它们可耐旱、好养活,产量还高,以后吴郡就算遇上灾年,也不怕饿肚子啦!”

众人眼中的怀疑慢慢变成期待。

新官上任三把火,吴郡新主一到任就施新政,件件办到百姓心坎上,一时间郡中处处传颂其美名。

【叮——成功获得信仰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