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秋后算账,一个不留
周建斌被下放边防哨所,赵桂枝被公开批评教育,这记响亮的耳光不仅彻底打懵了这对一直以来在暗处觊觎、使绊子的夫妇,更在整个师部乃至军区范围内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那些原本可能还蠢蠢欲动、想要看顾沉舟笑话或者浑水摸鱼的人,都立刻偃旗息鼓,夹起了尾巴。
顾沉舟以雷霆手段惩治了幕后黑手,不仅扞卫了自己的名誉和地位,更用事实宣告了他不容侵犯的底线——谁敢动他和他的人,就必须做好承受他怒火的准备!
风波看似平息,大局似乎已定。苏麦子也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放下心来,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安宁。
然而,苏麦子却不是一个“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她骨子里那股“有仇必报”的泼辣劲儿可没那么容易磨灭。周建斌这个罪魁祸首固然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那些曾经跟在他屁股后面,摇旗呐喊、狐假虎威,甚至直接参与了破坏她菜地、当众刁难威胁她的帮凶们呢?
比如王翠莲,比如那个泼她脏水的刘芬!
这些人虽然罪不至死,但也绝不能轻易放过!否则,她们只会觉得这次是运气不好,后台倒了,下次有机会,说不定还会卷土重来,继续恶心人!
必须得让她们也尝尝苦头,长点记性!这叫“秋后算账”,一个都不能留!
当然,苏麦子也知道,现在顾沉舟刚刚平息风波,地位稳固,不宜再节外生枝,闹得太大。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冲上去跟人吵闹打架,那样太掉价,也容易给顾沉舟抹黑。
对付这些跳梁小丑,得用更“文明”、更“诛心”的方式。
于是,苏麦子开始了自己的“秋后算账”计划。
她没有直接去找王翠莲和刘芬的麻烦,而是采取了一种“迂回包抄”、“借力打力”的策略。
她开始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军属大院的集体活动中去(当然,是在确保自身安全和低调的前提下)。凭借着之前积累的好人缘(比如李嫂子等正直的军嫂)和现在水涨船高的“身份地位”(顾沉舟是副师级参谋长了),她很快就在一部分军嫂中建立起了不错的威信。
然后,她开始“不经意”地做一些事情。
比如,在和嫂子们闲聊时,她会有意无意地提起一些“勤俭持家”、“邻里和睦”、“遵纪守法”的话题,并且结合一些(经过她“艺术加工”的)反面例子,暗暗指向某些人平日里占小便宜、搬弄是非、破坏团结的行为。她话说得巧妙,从不点名道姓,但听者有意,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知道她说的是谁。
再比如,她利用自己掌握的一些生活小窍门和“美食秘方”(当然,都是些不显眼、不违规的),主动帮助那些和她交好、或者人品正直的嫂子们改善生活。今天教李嫂子怎么发面更暄软,明天帮张阿姨改件旧衣服,后天又送给陈大姐一小瓶自己做的下饭酱……
她这些“乐于助人”的行为,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她的人缘,也让她在嫂子们心中的形象越来越好。对比之下,王翠莲和刘芬那种自私自利、搬弄是非的形象就更加不堪了。
渐渐地,王翠莲和刘芬发现,她们在军属大院里越来越被孤立了。以前还能拉拢几个“跟班”,一起说三道四,现在那些“跟班”都对她们避之唯恐不及。就连一些平时和她们没什么过节的嫂子,见到她们也都是冷眼相待,或者干脆绕道走。
她们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走到哪里都像过街老鼠一样,被人嫌弃和议论。
这种被集体孤立、无声排挤的滋味,远比直接的吵闹打骂更让人难受!简直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
王翠莲和刘芬心里又气又恨,却又无可奈何。她们知道这肯定是苏麦子在背后搞的鬼,但抓不到任何把柄!苏麦子从头到尾没有说过她们一句坏话,也没有做过任何直接伤害她们的事情。人家只是在“弘扬正气”、“乐于助人”罢了!她们就算想找茬,都找不到理由!
更让她们憋屈的是,她们的丈夫,自从上次被顾沉舟敲打之后,对她们管束得更严了!严禁她们再出去惹是生非,否则后果自负!她们在家里也失去了话语权,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憋屈!
这就是苏麦子的“秋后算账”。兵不血刃,却诛心至极!
她没有选择简单粗暴的报复,而是用智慧和耐心,借用舆论的力量和人心的向背,让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人,在无声的孤立和鄙夷中,慢慢品尝自己种下的苦果。
这比打她们一顿、骂她们一顿,要解气得多,也高明得多!
当然,苏麦子做这些,并不仅仅是为了报复。她也是在为自己和顾沉舟营造一个更安全、更和谐的生活环境。只有让那些心术不正的人彻底失去市场,让正直善良的声音成为主流,她们才能真正地安稳度日。
看着王翠莲和刘芬那日益憔悴、灰头土脸的样子,苏麦子心里没有丝毫的同情。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她们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完全是咎由自取!
“秋后算账”,就是要算得明明白白,算得她们心服口服,算得她们再也不敢起任何歪心思!
苏麦子拍了拍手,看着自家院子里长势喜人的蔬菜和活蹦乱跳的鸡兔,嘴角勾起一抹自信而释然的笑容。
风波过后,不仅外部的敌人得到了惩治,内部的“蛀虫”也被清理干净。接下来的日子,她终于可以安心地,和顾沉舟一起,好好经营他们这个来之不易的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