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三国解锁人物模板,曹贼精神永存 > 第72章 高官厚禄, 有所作为

杨修微微一笑,轻轻把茶杯放在桌上。

沉吟了片刻,才开口说道:

“公子,首先你要知道,张绣为何派使臣来觐见天子。”

“为何要把南匈奴左贤王刘豹的首级,传首许都。”

“这背后又有何深意,你便能明白,司空为何不想让对方觐见天子。”

见曹植露出深思之色,杨修轻笑着继续补充说道:

“这事其实不难猜想,只是公子既然有人要继承曹司空的衣钵。”

“还是需要多想多看,多听多问,才能让曹司空见到公子的努力。”

曹植闻言,不由得轻轻点头表示赞同。

皱着眉头沉思了片刻,但还是有些摸不到头脑。

曹操躲在暗处,满意的点了点头。

曹植能有如此心思,也是自己乐于见到的。

若是想不明白,大可直接来问自己。

不由得抚须一笑,然而下一刻。

脸色却立即拉垮了下来,却是杨修见曹植想了半天。

也想不明白其中关键,不由得卖弄起来。

“公子,其实此事也简单。”

“张绣斩杀刘豹,乃是近年来,大汉从未有过的丰功伟绩。”

“此番举动,必然引起轩然大波,张绣的目的,其实只是想要利益最大化。”

“借助这件事情,打出自己的名望,让人望而生畏。”

“二来,也可以借此升官加爵,使得更多的人才投靠。”

“遥想当年的董卓,不外乎是借着镇守关中的由头,大肆的宣扬军功,借机扩张实力。”

“而司空自然不愿意见到这种事情发生,从而抑制张绣的势头。”

“于是就成了司空的一块心疾,若是日后司空问起来。”

“公子只需以董卓为例,大肆贬低张绣,抗议为张绣晋升,自可讨得司空欢心。”

最后一句话音落下,曹操的眼神却变得寒意十足。

这不是你逾越规矩,教我儿做事的理由吧。

长安城,十一月秋。

从富平城回到长安城,已经足足过了半个多月。

这一战之后,给张绣带来的收益。

远远不止于朝廷的封赏,本来对张绣淡漠的百姓。

也通过这件事,对张绣无比爱戴。

进入长安城的时候,更是夹道欢迎。

在长安城中排起了长龙,就连商贩也跑来凑热闹。

一时之间,长安城都似乎多恢复了几分元气。

恢复了几分当初的热闹和繁华。

而这一战,张绣的兵力也锐减了三分之一。

此时除去镇守在武关附近的士卒,光是富平方向,

和预防西凉诸贼的隗里城,就足足布置了四万余兵力。

而长安城内算上新兵,以及加上张绣带回来的两万骑卒。

拢共才不到四万人马,而西凉的韩遂和马腾,

加起来大概有不下十万的铁骑,段煨更是吞并了李傕,

有着曹操的暗中支持,更是大肆招兵买马。

整个关中的局势,看似暂时安稳了下来。

但张绣心中却清楚,等到过了这个冬天,

势必又会掀起一场,足以改变关中格局的大战。

为了让关中尽快恢复元气,张绣也只是象征性的十税三。

虽然只是恢复了汉初的税收额度,但也让整个京兆郡附近的百姓。

对张绣连连感恩戴德,就差给张绣在家中供奉长生牌位了。

只有饱受了战乱的百姓,才知道如今的生活有多么来之不易。

但整个京兆郡共计十八座县城的税收,加起来总共也不到两万石粮草。

加上赵云从匈奴处,劫掠来的近万石粮草,

也不足以填平这场大战的消耗,更何况还有战死的三万名士卒。

需要大量的抚恤金,以及粮草资助他们的遗孀家眷。

不过让张绣喜出望外的,却是经过了自己击退南匈奴的事情后。

有不少外地商贩,有意选择了长安城作为中转站。

似乎是想要来考察一番,长安城有无商机可言。

这件事则是被张绣,全权交给了石韬去处理。

想必等到明年开春,这批商贩必然会带着大量的物资,

把长安附近的贸易,重新开建起来。

在休养了一段时间,张绣的生活也重新步上了正轨。

每天除去到府衙处理公务,就是宅在自己的府邸内。

和蔡琰、邹氏、樊氏三女,做一些娱乐运动。

对于蔡琰的到来,两女也并没有太多意外。

毕竟都是苦命出身,在和蔡琰相处了一段时间后。

便相处的极为融洽,樊氏的肚子也越来越大了起来。

医官几乎每日都要跑上两三次,为樊氏做些安胎药。

预产期,更是定到了春节前后。

这也让张绣无比的期待,毕竟.......

除去一对便宜的儿女,这才算的上是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后。

有的第一个子嗣,生怕几人宅在府邸中无聊。

张绣索性便命人,用白玉打造了一副麻将。

在细心的教导之后,三女也是逐渐提起了兴头。

可张绣白天的时间,大多数都是在府衙中处理公务。

只有下午回来,才能玩上一会儿。

邹氏无聊的坐在后院中,樊氏则是挺着大肚子,

脸上带着慈爱的笑容,不停的抚摸着自己的肚子。

蔡琰原本喜静,但自从被张绣接回来后。

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匈奴那边,忍受了太多的苦闷。

现在偏偏愿意往人多的地方凑,手中端详着一本古籍。

饶有兴致的看了起来,不时的还轻轻点头。

邹氏无奈的看了两人一眼,只能把目光投向石桌上的麻将牌。

托着自己的下巴,细腻如葱的手指在牌面上划过。

“唉,甚是无聊。”

“打一圈吧!”

邹氏一边说着,一边对着两女眨了眨眼。

听到邹氏的话,樊氏笑着点了点头。

目光却是没有从自己的肚子上移开,只是柔声说道:

“姐姐,三缺一啊。还是等夫君回来吧。”

邹氏闻言,不由得轻蹙了一下眉头。

脸上有些憋闷,没好气的说道:

“文礼每天都要很晚才能回来,如此一来,我们白天该如何度日。”

“若是没这麻将还好,可一见到它,总是静不下心来。”

“无心做旁的事情了。”

蔡琰闻声,不由得甜甜一笑。

轻轻端起了面前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邹氏却是突然眼神一亮,继续开口说道:

“要是,文礼再给我们找个妹妹,就再好不过了。”

“也就不用担心三缺一了。”

“噗!”

蔡琰没忍住,一口茶水喷了出来。

樊氏的脸上,也是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轻轻掩住嘴巴,连连娇笑道:

“姐姐这是什么想法,真是太绝了!”

“咯咯咯!”

三女对视一眼,发出了银铃一般的笑声。

等到笑声过罢,邹氏才眼珠一转。

伸出一根手指,开口笑道:

“唉,现在负责守卫府邸的那个苏和,就是那个混血的小矮子。”

“他为人还蛮懂礼的,要不要把他叫过来。”

樊氏听到邹氏的话,脸上露出了一丝为难的表情。

毕竟先前经历过吴签的事情,虽然最后不知道张绣是怎么处理的。

但好在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见过这个人。

有些忐忑的开口说道:“这,不好吧,毕竟是外臣。”

谁知邹氏却是煞有其事的正色开口说道:

“要不,阉了吧?”

蔡琰:“这,太狠了吧?”

樊氏:“要不要先和夫君打个招呼?”

“.........”

正在府邸外巡视的苏和,莫名其妙的打了寒颤。

不禁裹紧了外面的棉衣,警惕的看了一眼周围。

有些莫名其妙的挠了挠头,连连开口说道:

“怪了怪了,难不成是得了伤寒?”.

长安城西,原本的荆州书院已经正式更名为长安书院。

也算是在长安城中,彻底的扎根下来。

纵使司马徽等人,不满意张绣的所作所为。

但也只能既来之则安之,安心的在此授课。

从长安书院的落脚,一直到招纳新学员。

一直是由贾诩负责,虽然司马徽为了表示自己的抗议。

不为长安的学子授课,但好在有黄承彦和庞德公两人,

也不算差上许多,时间一长,

对于长安学子,偷着旁听的行为。

司马徽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毕竟司马徽是厌恶张绣的所作所为,而不是厌恶真正求学的学子。

期间庞德公和黄承彦两人,还让孟建代为转达。

想要接回家人团聚,张绣也是欣然同意。

让孟建负责此事,但凡是有类似的要求都欣然应允。

时隔数月,张绣再次来到长安学院的门口。

看着外面挂着的匾额,脸上不禁露出一丝苦笑。

说起来,自己还是在长安学院建成的时候,

象征性的露了个面,并没有和司马徽相见。

如今随着击退匈奴,斩杀刘豹后,

从系统那里得来的好处,和名声后。

心思却是再次活络了起来,自己的手里。

可还捏着诸葛亮这张底牌呢,单是一个庞统。

就让自己受益匪浅,完全无忧多虑来自西凉的威胁。

若是有了这卧龙,自己收复关中,

打通西凉,兵出长安的计划。

无疑会更加快速的实现,自己也闲置了诸葛亮数月。

看着曾经的好友,都已经高官厚禄,

有所作为,诸葛亮的心中必然有着微妙的变化。

这就是人性,即使是多智近妖的诸葛亮也不能避免。

张绣正是深知这一点,才再次登门拜访。

想要试一试运气,刚来到长安学院的院门处。

就见到一辆马车缓缓停下,孟建和黄承彦正在院门外等候。

见到张绣的身影,孟建立即笑着凑了上来。

“主公,今日怎么得空来书院了。”

“唔,左右无事,来看看。”

张绣支吾的回了一句,总不能告诉孟建,

自己是专门为了诸葛亮而来,也太丢脸了。

对方的性命都握在自己手里,自己还要三顾茅庐。

见到张绣不愿多说,孟建似乎是心领神会一般。

微微一笑,慢慢凑了过来轻声附耳说道:

“主公来的正好,今日黄公的家眷也刚到长安。”

“我可是听说,黄公的女儿虽然相貌不佳,但本事却不小。”

“主公若娶了回去,必是一个贤内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