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场争端与叶晓、女娲并无直接关联。
这是一场牵扯到阐教和帝俊之间的冲突。
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元始天尊与帝俊之间的矛盾。
虽说元始和帝俊两人过往的交情还算不错,但如今却因为一点小事产生了分歧,而且还是关乎各自门下弟子的矛盾。
原来,不久前,有一位修行雷电属性法术的天赋异禀者,恰好出现在帝俊道场的势力范围附近,却被外出游历的阐教门人,十二金仙中的福德真仙云中子发现,并收为了弟子。
说起此人,其来历不凡,正是后世雷震子的前身,本身乃是一点天生的灵性显化,是洪荒开天辟地之后,不知凝聚了多少岁月的雷云精华所化,也算得上是一位先天生灵。
经过漫长岁月的孕育修行,他终于诞生了灵智,恰巧降落在帝俊道场附近。
路过的云中子见他根基极佳,资质不凡,便主动提出要收他为徒。
那雷云灵智初开,懵懂无知,根本不明世事,听闻有人愿意收他为徒,传授他修行之法,自然是欣喜万分。
于是便兴高采烈地拜了云中子为师。
原本师徒二人,一方修行雷法,一方根脚与雷霆相关,可谓是天作之合。
但问题在于,这人毕竟是在帝俊的地盘上被发现的,而且云中子收徒之前也并未向帝俊打声招呼,这便让帝俊心中大为不快。
他吵嚷着要求云中子将他“领地”内的生灵归还。
两人因此发生了一些口角争执。
当然了,仅凭云中子的身份地位,是根本不足以与帝俊这位圣人争夺弟子的,此事背后主要还是元始天尊在支撑。
为了维护阐教的颜面,元始天尊自然不能将已经收入门墙的弟子再拱手送还。
加之他自己也觉得那雷云资质确实不错,颇为顺眼,那就更没有归还的道理了。
不过,自从上次论道比试之后,通天教主便闭关潜修,而老子虽然仍在昆仑山讲道,顺带指点他那位大弟子,也是唯一的亲传弟子玄都。
但他向来不愿多惹是非,也不想因此与帝俊交恶。
所以,昔日的三清组合,如今只剩下元始天尊一人独自面对此事。
这一日,两人相约对坐,煮上了一壶清茶,正在商议关于雷云的归属问题。
帝俊凝视着元始,沉声说道:“这个弟子我今日必须带走,你拦不住我!”
元始心中虽略有几分忌惮,但表面上却丝毫不显露出来,强装镇定地回应:“你也莫要太过猖狂,如今的洪荒,还轮不到你一手遮天。”
帝俊闻言倒是洒然一笑:“哦?如今这洪荒天地,究竟是谁说了算,你倒不妨说来听听。”
元始一时语塞,不知该抬出叶晓还是鸿钧道祖的名头,亦或是那虚无缥缈的天道来压制对方?
可眼下叶晓远在域外,鸿钧道祖似乎又与帝俊关系更为亲近。
至于天道?为这点小事去惊动天道?大家如今都是圣人之尊,早已不是懵懂小儿,怎能一遇到纠纷就去找裁判评理呢。
见到元始被问住,说不出话来,帝俊语气稍缓,说道:“我也并非有意为难于你,只是如今我孤身一人,在这洪荒之中势单力薄,急需一些人手帮我重振旗鼓,建立势力。”
元始依旧面色冷峻,强硬地说道:“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与我阐教弟子无关!”
帝俊霍然起身,双目炯炯地逼视着元始。
元始本就是个争强好胜的性子,否则也不会屡次三番得罪叶晓,甚至还与自己的同胞兄弟通天结下了不少梁子。
就在帝俊起身的同一时刻,元始也猛地站了起来,两位圣人相距极近,中间仅隔着一个茶壶的距离,两人之间的气氛瞬间剑拔弩张,紧张到了极点。
帝俊率先打破沉默,低声说道:“此处无人看见。”
刹那间,元始原本强撑的气势便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般,萎靡了下来。
他压低声音,悄声道:“好,我便退让一步。”
接着又补充道:“你可以寻个机会,将那雷云截杀一次,让他神魂转世投胎,如此一来,他便不再算是我阐教的弟子了。”
元始做出这个决定时,内心其实也充满了挣扎与痛苦,毕竟这样一个备受关注、引发争议的人物被帝俊所杀,而阐教却没有任何表示。
如此一来,阐教的声誉和颜面也必定会受损不小。
当然,这总比弟子被人硬生生抢走要好得多。
只要雷云一死,进入轮回转世,自然也就不会再有人继续关注此事了。
至于当事人雷云和他的师父云中子,届时两位圣人随便拿出一些补偿给他们,也就足够安抚了。
两人私下达成了这笔肮脏的交易之后,自然便是各自散去。
元始回到阐教后,信誓旦旦地向门下弟子们宣告,自己已经成功逼退了帝俊,帝俊不敢再继续威逼,前来寻阐教弟子的麻烦了。
阐教的众弟子们闻听此言,自然个个欢欣鼓舞,雀跃不已。
毕竟,他们的师叔通天教主前些时日才刚刚被帝俊击败,而他们的师伯老子门下又仅仅只有玄都一个弟子。
如今,他们的师尊元始天尊竟然能够不惧帝俊的威压,甚至还能通过谈判迫使帝俊退让。
这岂不是有力地证明了他们阐教的实力,在三教之中乃是最强的吗?
原本,阐教的不少弟子自身实力就相当不俗。
其中更是不乏跟脚深厚的先天生灵。
虽然他们中大部分人的天赋,或者说所有人的天赋加起来,都远远无法与玄都**师相提并论,但相比于成员混杂、数量庞大的截教。
阐教弟子的平均水准,还是要高出不少的。
因此,在三教弟子之间,便很自然地形成了一条无形的鄙视链。
人教的独苗玄都看不起阐教众弟子,认为他们大多是些湿生卵化、披毛戴角之辈,根性浅薄,乃是一堆不堪造就的废材。
然而阐教的弟子们,却又反过来鄙视截教的弟子,认为他们之中绝大多数都是鱼目混珠之徒,基本上没有什么修行的天赋,投入截教门下不过是为了混个安稳日子,借助通天教主的名头狐假虎威,骗取一些修行资源和福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