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神情凝重。
沈玉楼忽然就想到了那天早上,她在厨房给赵家人准备早饭,赵宝珠突然跑过来找她,说有事要跟她说,也是这样一副神情凝重的样子。
现在赵四郎也是如此,该不会也要……
想到那天赵宝珠趴在她怀里哭得涕泪横流的情形,沈玉楼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让她安慰一个哭鼻子的小姑娘还行。
可要是将对象换成个大男人……
沈玉楼不敢想那画面,她连忙在脑中过滤了遍所有跟赵四郎相关的记忆。
包括原主的那部分也没拉下。
在原主的记忆中,跟赵四郎相关的记忆其实并不多,毕竟原主三年前就离开了大牙湾村,赵家则是三年前才搬到大牙湾村的。
而原主重新回到大牙湾村后,第一次跟赵四郎有正面接触,就是跳河寻死那次。
等到周氏拉着已经烧得迷糊的原主去赵家闹腾,她便紧跟着穿越而来,接管了原主的躯壳。
所以,不管是对原主,还是对她,赵四郎都没有做过什么过分的事情。
这么一想,沈玉楼的心安定了下来。
而赵四郎在她头脑风暴的这会儿功夫,已经转身走开了。
沈玉楼连忙抬脚跟上去。
可她的两条小短腿,压根追不上长着两条大长腿的赵四郎。
再看赵四郎,似乎在想什么事情,高大的背影中透出神思不属,全然忘记了身后还有个她,也想不起来停下来等她一等。
沈玉楼追了一段路,没追上,正要开口让赵四郎等她一下,然而话到嘴边忽又顿住。
她看了下四周。
这会儿还没到上工的时候,吃完午饭的劳丁们,或是随便找块草地躺下来歇息,或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闲聊。
周氏更是蹲在河岸边洗刷东西,可一双眼睛却时不时往他们这边瞄。
沈玉楼若有所思,隐约间好像明白了赵四郎为什么走这么快了。
因为这里是古代。
古代的男女,尤其是未成婚的年轻男女,并肩在河堤边漫步的行为,只能发生在双方已定亲的情况下,不然就是伤风败俗。
赵四郎大概是不想引起世人对他的误会,所以才要跟她保持距离。
意识到这一点,沈玉楼便也不着急要追上赵四郎了,就沿着河堤,不紧不慢地跟在他后面往前走。
两人之间隔出老大一段距离。
看起来就像两个毫不相干的人。
正月的天虽不像年前那般寒冷,但冰冻三尺的余威犹存,河水还没有完全解冻开,河面上漂浮着薄薄的冰层。
相对的,河岸边也有些湿滑,沈玉楼就走得有些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摔倒掉进河里去。
不是她不想离河岸远一点,奈何赵四郎选的这段路是“U”形路,她左边是河岸,右边也是河岸,中间留出来的小道又十分狭窄,往哪边避,似乎都安全不到哪里去。
赵大哥到底有什么要紧事要跟她说啊。
要避开人群这么远吗?
沈玉楼心中腹诽,脚下走得如履薄冰,心中暗暗琢磨,等回去后,做双能防滑的鞋子穿。
赵四郎确实在想事情,而且还想得有些纠结。
那日周氏签下沈玉楼的卖身契后,按理说,沈玉楼就算是他们赵家的成员之一了,只不过身份是奴仆,因为是卖身进来的。
可在给沈玉楼上户籍时,他拜托大哥找昔日的同窗帮忙,走关系,给沈玉楼办了一个女户的户籍。
也就是说,沈玉楼现在既不是他们赵家的人,也不是沈家的那边的人。
她现在是一个独立的户头,能自己给自己当家做主。
这本来应该是一件好事情才对。
毕竟没人想顶着奴籍身份活着,也没人喜欢命运被掌握在他人手中的感觉。
他本来计划着,等他元宵节放假回去时,再把户籍给沈玉楼。
可刚才,周氏指着沈玉楼,一口一个“赵家的丫鬟”叫,虽然沈玉楼表面上很平淡,只怕心里面未必好受。
所以他决定提前把户籍的事情告诉沈玉楼,免得她有心理负担。
奈何周氏又说到了“福薄”之类的话,如果他这个时候把户籍的事情说出来,沈玉楼会不会误以为他们赵家是怕受她牵累,所以才会给她立个女户?
跟沈玉楼如履薄冰地走在“U”型河岸边一样,赵四郎现在也处于左右两难的境地中。
这让他没能注意到脚下的路况,也没注意到身后还跟着一个摇摇晃晃的人。
直到走出一段路,他自己身子踉跄了下,他才忽然想到什么,猛地扭头朝身后望去。
待看见沈玉楼跟在他身后,张开两条胳膊努力保持着身体的平衡,踩着他的脚印,小心翼翼地往前走,赵四郎的心一下子悬到了嗓子眼。
再看看身侧两边泛着冷冷寒光的河面,赵四郎不由得屏住呼吸,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沈玉楼的两只脚。
一步,两步,三步……终于走到跟前了。
赵四郎依旧不敢大喘气,直到抓住沈玉楼的胳膊,他憋了半天的那口气才敢吐出来。
然后就是生气。
“不能走就别硬着走,你逞什么能?摔倒掉河里了怎么办?你就不知道叫我一声?你那嘴巴是摆设吗?”
一连好几问。
赵四郎黑沉着脸,利剑似的浓眉都快拧成两团黑疙瘩了,肉眼可见的生气。
这还是沈玉楼第一次见他对自己发火,一时有些呆愣,反应过来后,她不免委屈道:“我本来是想叫你的,可我见你走得这么快,以为你不想跟我走得太近,免得惹人误会,所以才……没敢叫你。”
她不解释还好,结果她一解释,赵四郎的脸更黑了,冷笑道:“我怕人误会?哼,我要是在乎外面的声音,当初就不会跳河救你,就该眼睁睁地看着你淹死在河里,我还能剩下十一两银子。”
男女受授不亲,在这个女子连脚踝都要包裹得严严实实,不能让男人看见一点儿肉的时代,赵四郎下河将原主从河里捞上来,再将原主抱上岸,已经有些越界了。
可赵四郎还是义无反顾地跳河将原主救上岸。
所以,赵四郎应该是不在乎外面的那些世俗流言的……难不成自己误会他了?那他把自己叫过来干嘛呀?
沈玉楼眨巴着一双黑亮的大眼睛,茫然地望着赵四郎。
可惜,赵四郎不打算给她解惑,甚至就连户籍的事情,都不想再告诉她。
刚才她还一本正经地跟宝珠说,嘴巴长在别人身上,别人想说什么,都是别人的自由,不要因为别人的言论,影响到自己的心情,不值当。
结果呢?
结果她比谁都在乎别人的言论。
她现在是女户之身,将来独立出去后,要面对的流言蜚语肯定不少。
将来嫁人了,去了婆家,婆家说不定还会用她曾跟过男人的事情拿捏她。
如果她事事都较真,句句都在乎,那她还怎么活下去?
亏他以为她长进了呢,结果依旧活得畏手畏脚。
赵四郎越想越生气,颇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气闷。
作为惩罚,他不想再跟沈玉楼说户籍的事情,甚至都不想多解释,抓着沈玉楼的胳膊将人扯到身后去,然后蹲下来,将人背到背上,抬脚就往回走。
一直紧盯着这边动静的周氏见状,兴奋了,将洗锅的刷子往地上一扔,就要起身招呼大家围观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