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避难所:谨慎的我建起一座城 > 第98章 行星要塞or虫穴蜂巢

在天工核心异动的提醒下,方大宝终于意识到了能力升级的可能条件,心里也不由得有点庆幸。

本来是一条通畅的通天大道,因为在开始的时候没有打好基础,结果一步错,步步错。

从精神强度的提升速度不够理想开始,一步步走进了绝路,只重实用,不重研发,设备升级全靠天工核心。

如果只靠自己撞运气,将来能不能开发出新技术且不说,就算侥幸研究出一些技术,如果不是性能堪堪超出LV3级别极限的新技术,也很难引起天工核心的异动,方大宝也很难及时反应过来。

至于连续实现技术突破,恰好满足生存基地LV4升级条件的几率,虽然可能没有彩票中大奖那么难,起码也是刮刮乐中1万块的难度。

生物装甲技术虽然被走狗屎运的方大宝捡到了,但还没有基地升级的感觉。可能是新技术还没完善,也可能是还没大范围使用。

但是方大宝现在对于升级基地反而没有那么迫切了。

前面两次仓促升级,应该是浪费了不少生存基地能够带来的属性反馈,已经造成了自己现在瘸腿的发展状况。

方大宝可不想刚爬出了天坑,转头又要一头栽进去,总要尽量的进行弥补。最好是尽量多的升级出LV3的技术设备,尽量多的研究出新技术。

以在升级LV4过程中,通过核心共鸣,一次性获得超额的共鸣反馈,在获得更好的升级能力的同时,也获得超额的属性提升。这才有可能尽量的减小下一次基地升级的难度。

可以预见,继续升级下去,不同等级的技术之间代差会更大,想要进行突破也会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积累。

那还不趁着现在手边上有陨石碎片这种生物学升级神器在手,先把能薅的羊毛薅干净。当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陨石碎片未必还能有这么好的作用。

只是这陨石碎片的作用主要就是体现在生物的进化变异上,又要重点研究,还要大规模使用。

自己这生存基地本来是充满工业文明美感、冰冷、高效的钢铁堡垒,眼瞅着就要朝着血肉吞噬,野蛮本能的诡异风格一去不返了,说不定还能弄出什么克苏鲁风格的不可名状之物。

游戏里看虫族建筑和菌毯还好,毕竟即时战略游戏,看起来体型都比较小,这贴近了观察,确实有点挑战生理极限。

看着菌毯上蠕动着好像触手一样的肉芽,紫色的诡异光芒。想想自己住在虫巢内部,目之所及,全是这种玩意儿,有点密集恐惧症的方大宝鸡皮疙瘩已经立起来了。

但是为了基地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能更快的升级LV4,方大宝似乎也没什么别的选择。

有着生物扫描仪的分析,并且经过了基因编辑,对这菌毯未来的进化方向也许还有不确定的地方,但是对它的现状,方大宝还是知根知底,并不担心搞出什么生化危机。

而且生物技术的使用,本来也是研究的一部分,想加快研究进展,还要尽量多使用,才能多发现问题。

方大宝让工程机器人从培养仓中取出了一块菌毯,通过疏散通道,直接来到了指挥中心屋面,就那么扔在了屋面上。有基地的无线供电,菌毯发育需要能源可以随时补充。

方大宝准备放开对菌毯的限制,让他先贴着基地外围的纳米复合装甲长满,平时就处于隐蔽状态,灰黑色的外边还是很有迷惑性的,和原本的装甲颜色也很接近。

只有在受到攻击的时候,才会被动进入充能状态,展现他克苏鲁风格的玄幻外观。

除了用于基地的装甲升级,这种菌毯本身防御力强、重量轻,可操控,也可以用于移动载具,甚至单兵装甲。

但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精密控制才行,不然走一路掉一路,那就热闹了。

才几天时间,就从外部环境中得到了这么大的收获,方大宝自然知道得寸更要进尺,不能只在外围磨蹭,要更深入的探索。

除了给发现生物装甲、制氧菌的搜索小队发放了丰厚的物资奖励,也要求各支小队扩大搜索范围,空气、土壤、水体、生物样本,有杀错,没放过。

尤其是水体中的样本,这次发现的两种新物种,都是在水体附近发现的,这可能说明在水环境中,更容易有所发现。

除了搜索小队自发的探索以外,小美也开始在网上搜索更大范围的生物变异信息,各种视频、资料,甚至是研究资料。

然后由方大宝或付小秋发布专门的探索任务,派精锐小队专门过去取样。

无人机虽然也能完成部分采样工作,但毕竟不如人类灵活,细致。尤其是对水中石块附着物,湖底淤泥,植物的取样,无人机还是力有未逮。

新的样本取回来以后,还要经过分析,研究,确定其优势的进化方向,再在基因编辑器中进行针对性调整,同时在不同浓度的陨石辐射环境中培养,

想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时间、资源的投入,也需要一点点运气。短时间内,并没有再碰到让方大宝眼前一亮的新发现。

倒是生物装甲在充足的能源供应下,在7天后,就基本完成了包括地下在内的全基地覆盖,并且已经在小美的操控下,开始渗入基地各个分区之间的储存舱室或空白舱室。

继续发展下去,不仅基地的外围防护力会有成倍的提升,就连整体的结构强度也会得到极大提升。这对方大宝来说,就是省了几千甚至上万的生存点和大量的发展时间,让他可以将更多的生存点放在基地研究设备的扩充上。

方大宝优先完成了对动态培养仓的升级,以加速生物变异迭代的速度,同时,开始准备量子生物计算机的升级。

量子生物计算机以dNA分子链作为量子比特的载体,运行蛋白质折叠算法,1秒内就可以解析亿级的氨基酸链的3d结构,对生物扫描仪的解析效率有巨大的提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