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避难所:谨慎的我建起一座城 > 第130章 来自前线的征召

避难所:谨慎的我建起一座城 第130章 来自前线的征召

作者:老滚刀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21 01:22:37 来源:小说旗

六碱基Z核酸的特性,是使基因的突变率达到正常情况下的10的四次方倍,跨物种的基因交换速度小于1个小时。

在陨石的影响下,这种交换速度还会进一步加快。它在不停的吸收蓝星生物的基因片段,同时将自己的基因交换出去。

赤潮藻通过20分钟一次的分裂繁殖,可以快速变异出适应环境的基因特性,并快速复制到整个赤潮藻族群。

但是鱼类可没有那么高的繁育速度,按理说一代代的变异下来,从鱼类进化为两栖类,即便再怎么加速,总也需要个1至2年的时间。

这是官方的一开始的判断,而方大宝根据小美对海水样本信息的综合分析,得出的时间也是在8个月至1年左右。

但事实上,前后不过是几十天,变异两栖鱼类就开始快速出现,这个速度完全超出了预估。

根据雨燕一行观察到的情况,官方从赤潮中不断带出来的两栖鱼类样本,其体征差异还是很大的,明显来自于不同的进化阶段。

有的还是以鱼类的生活习性为主,有的后肢的强壮速度却已经明显高于前肢,开始出现直立行走的体征。

方大宝只能猜测,这些生物样本可能来自于海洋中不同的区域。

更接近两栖动物的,可能来自于更南方的海域,本身受到的陨石波动刺激效果必然也更强,经过更长时间的变异。然后在往北方迁徙的过程中,遇上了赤潮,也将其自身的基因交换给了这片区域的鱼类。

外形更接近鱼的可能就来自赤潮附近海域,它们受到赤潮的影响,同时接受了外来鱼种的变异基因,只是因为时间原因,形态还没完全改变。

海洋,在天灾降临之前就是一片神秘的区域。人类已经能登上月球,准备登陆火星,但是对脚下星球的了解,却还处在初步的阶段。

陨石坠落于南极皇后岭后,无疑给这海洋又增加了很多神秘的要素,使其甚至开始变得诡异起来。

偏偏,在赤潮藻和海洋中变异生物的影响下,人类的探索进度很是缓慢。

方大宝接触到的只是粤西外海域,不清楚东、北方向海域的情况。

如果是具备水下呼吸、深海抗压、生物沟通能力的觉醒者,对于眼下海中未知领域的探索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前线出现的变化,明显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首先是榕城官方避难所之间,一股紧张的气氛逐渐蔓延开来。

显然,前方在情报进一步清晰后,开始进行针对性的战斗的准备,榕城作为重要的后方基地,其工作和生产节奏,需要与前方进行匹配。

锦官区避难所也开始陆续给岚山城发来更多的协作配合请求,要求食品厂增加产量,生物实验室配合官方承担更多的科研任务。

甚至连岚山城刚刚成立,还在进行员工培训的制衣车间,都被要求配合完成一次性防护服的制作,并为此专门安排了技术员指导,送来了相关设备。

方大宝也不知道就制衣车间十几个人,一天几百件的防护服产量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既然上峰有令,而且好处给的足够,他自然也只有全力配合。

时间来到天灾降临后的347天,陨石袭击后的173天。

当方大宝已经在安排李思(李锋的妹妹,后勤副主任)开始筹备岚山城避难所成立一周年庆祝晚会暨军训成果汇报的时候,官方的通知来到了岚山城。

通知要求各民间避难所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民兵小队,前往粤西前线配合官方行动。

同时征召在恢复、解毒、水下、生物等方面具备特殊能力和知识的觉醒者或专家。

正在地下基地体育公园布置联欢晚会彩排的方大宝见到了匆匆找来的付小秋和李锋。

付小秋将手中的平板递给了方大宝,上面显示的,正是官方避难所群里刚刚发出来的通知。

方大宝看着群内大大的红头文件截图,只有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

干脆叫上旁边的李思,四个人一起来到了广场周边的长凳边坐下。

方大宝问向付小秋,“征召是可以预料到的,但怎么会这么早?

那些鱼人的变异速度虽然很快,产卵数量也很多,但是发育时间怎么也要两到到四个月,现在就抽调人员上前线,是不是急了一点。”

“文件是锦官区避难所的张照谦主任直接发群里的,但是并没有详细的说前线的情况。

我又跟李绍钧打听了下情况,据说是有高层的指令,但是只下发到厅级以上。只知道是前线形势不乐观,据可靠情报,沿海区域可能会面对大量深海变异生物的冲击。”

“深海?”方大宝略一思量,通常大家只会笼统的称呼海洋、大海,如果表示距离大陆的远近,会说近海、远海。

只有在说水深超过200米的海域的时候,会说深海。深海占比覆盖蓝星表面的65%以上,占海洋总体积的95%。

明确变异生物来自深海,那说的自然不是赤潮中数量还比较少,还在蹒跚学步的变异鱼类,而是威胁更大的变异生物。

\"消息来源是觉醒者还是潜艇呢?\"

军用潜艇的下潜深度差异很大,从400米到800米的都有,无人深潜器下潜的深度就要大得多,最大极限下潜深度已经超过了1万米。

但是这些人造设备虽然已经集成了人类最高的科技,但是在水中的灵活性却远远不如水下生物。

毕竟,连海带都能缠住的潜艇,怎么在充满变异生物的水下存活,更何况还要探查消息并安全的撤回来。

果然,官方手中应该还有擅长水下活动的觉醒者,那其手中关于海洋变异生物的情报可能比预想的还要多。

方大宝又看了看群里的文件,和下面各个避难所负责人在群里的发言,询问。

“看来情况发展比我们预料的还要糟糕一些啊。我试着和李绍钧再谈一下,看能不能做一些交换吧,完全不派人估计是不可能的,能少派一点也是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