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避难所:谨慎的我建起一座城 > 第53章 最后的准备

避难所:谨慎的我建起一座城 第53章 最后的准备

作者:老滚刀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21 01:22:37 来源:小说旗

付小秋的人员招募计划后续进行的还算顺利,通过避难所的管理群,她找到了很多小型避难所的负责人,给他们发出了“岚山城避难所,招募地下农场工作人员,包吃包住,包接包送,上六休一,可带家属,试用期七天,无工资、社保、公积金”的招聘信息。

要是在天灾降临前,这招聘启事已经违法了,但是现在嘛,各个避难所的物资都已经消耗了个七七八八,大家日子过的都是紧紧巴巴的。

关键是这些人数从几十到几百的小型避难所自己不具备任何生产能力,所有的物资都靠着在城市中找现成的,也看不到任何发展的希望,都是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想法。

人心散了,队伍自然就不好带了,现在都巴不得人员能减少点,避难所还能多维持一段时间,像厨子魏东来一家那样被迫自谋生路的情况并不是偶然情况。

岚山城现在也是南部新区比较早成立的避难所,虽然规模一直不大,但是能挺过难民冲击,没吃什么亏。

博览园交易所里还持续的能见到岚山城出售新鲜的果蔬,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稳定的产出食物,给人的印象还是比较可靠的。

现在招募又不要求得是觉醒者,还可以带上家人,显得很有诚意。

所以在收到付小秋发出的招聘信息后,就不断地有人联系,付小秋又跟重申了一遍待遇和岚山城的情况,约定好接人的时间,后边就交给李锋安排接人就行了。

因为是从很多小型避难所同时招人,招聘也是私下联系各个避难所,接人的时间、路线也并不固定,使得其他避难所也不好统计具体的人数。

至于那些规中大型的避难所,内部人员构成比较复杂,管理人员想法也比较多,付小秋暂时没有接触的打算。

只是对岚山城急需的人才,例如机械、电气类的工程师、医生等等,私下里偷偷接触,小锄头悄咪咪的挖的飞起。

同时,基地现有的居民有亲人、朋友在其他避难所的,想把人接过来的,付小秋也尽量的去进行协调,甚至愿意付出一些代价把人交换过来。

这种交换在避难所之间也比较常见,一般也不会设置太多阻碍。只是像岚山城这样只出不进的情况比较少见。

虽然岚山城一直没有停止粮食的收集,但是随着人员的急剧增加,供应也逐渐开始变的紧张,而且考虑到还要为后续应对灾难,也需要尽快储备尽量多的粮食。

除了减少基地内的果蔬消耗,尽量多的交换成各种粮食和高热量食物以外,也安排新加入的部分居民专职负责食物收集的工作。

在岚山城南方15公里就是黑龙湖范围,在黑龙湖周边有一些村镇。人员能撤离的都撤离了,但还是留下了不少生活物资,尤其是周边的山上,种满了榕城特产的一种橘子,在天灾降临前的2月份,正好是这些橘子成熟上市的时候。

而橘子树挂果一般就需要3-4年的时间,黑龙湖周边的这几千亩的种植基地,可能就是榕城将来几年唯一的橘子来源了。

现在这些橘子树都被大雪覆盖、冰冻,但是这个时候自然也不会有人嫌弃营养和口感差很多,有的吃就很不错了。

解冻后加工成果汁,不只可以减少岚山城粮食的消耗,还能在交易所交换粮食和其他物资。能补充维生素c、钾、抗氧化剂的橘子汁绝大多人都是需要的。

岚山城的粮食紧张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情况,基地垂直农场内的土豆、玉米的成熟周期只需要50-80天,小麦和水稻也只是80-100天左右。而且产量比传统种植方式提高了40%-70%。

基地内第一批的土豆已经就要成熟,而后续的第二批、第三批马上可以衔接上。基地农场一直没有停止的扩建,只要安排的合理,后续的食物供应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在付小秋,李锋蚂蚁搬家式的辛勤劳动下,在天灾降临后4个月的时候,岚山城的总人数已经达到将近3000人。

也陆续开始有和付小秋、李锋比较熟悉的其他避难所管理人员,或直接、或委婉的在跟他们打听岚山城的消息。

岚山城的动作引起其他避难所小伙伴的注意,也是因为南部新区的部分避难所开始进行一些异常的操作,导致部分人对岚山城一直招人的举动产生了一些联想。

博览园避难所开始将基地中的物资往西部云计算中心以及其他几个博览园派遣人员建立的中大型避难所转移,具体转运的物资种类由于严格保密,并没有被传出来。但是转运的车辆和人员却是瞒不了人的。

其中,获得最多物资的就是西部云计算中心。当时建立这个避难所的时候,这里就获得了最多物资和人员,但是由于后续很少有人员外出活动,一直都显得神神秘秘的。

除了云计算中心以外,许宗方兄弟和秦薇薇也获得了部分物资和人员支持。

这在知道点儿小道儿消息的方大宝和付小秋眼里,就很像是官方避难所分散风险的一种举动。

榕城发达的地铁网络,确实很好的帮助官方控制住了天灾前期的局势。但是榕城地铁虽然设防标准很高,但是毕竟不如太阳家的地铁,修在100多米的地下。

尤其是小型的地铁站点,面积小,功能简单,周边建筑情况复杂,防护能力和发展潜力也并不见得比大型商业建筑的人防工程防护能力强。

而四通八达的地铁网络,其实不利于防辐射、洪水、火灾等灾害。更别说在后续的陨石袭击中,地铁通道难免局部毁坏,失去便捷调用物资和人力的功能,这也会极大的削弱官方避难所的控制力。

官方将地铁隧道里的物资和人员往条件更好的大型商业的深层地下室、特殊功能建筑中转移就很好理解了。事实上,官方能够忍到现在才动,已经超出方大宝的预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