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 > 第四十九章 陛下信重

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 第四十九章 陛下信重

作者:破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1 01:22:47 来源:小说旗

地方豪族与京城的世家不同。

他们除了影响力巨大,牵涉到商会,官府乃至于军队,自控田产与佃户之外,那些最强大的宗族甚至还自建坞堡。

韩氏支族本身在桐州就势力庞大,又得到了京城本族的支持,韩史亮任左相之时,整个韩氏一族的势力极具扩张。

虽然他们惊走了韩史永,轻取桐州,但是并不代表着韩氏一族在本地的势力已经被连根拔起。

张子扬此次领兵突袭桐州,志在必得,所以提前安排了几十名文吏随行,反正也占不了多少地方。

桐州不战而降,本地官吏也尽可以简拔一些可用之材。

所以,他们拿到桐州之地的户籍名册之后,就能完全掌握桐州,甚至征用兵丁的税赋。

前提是要拿下韩氏坞堡。

否则,说不定会有不少的天熊军溃兵逃到那里,凭着韩氏多代积累的钱粮,形成一股不可轻视的军力,随时可能出城突袭。

桐州将士们提出为陛下效命先去攻打韩家,可以说是非常有诚意的建言。

张子扬对此非常清楚,满意地点了点头。

后面的封七海等人也非常兴奋。

打了胜仗,而且自身损失极小,这样的作战让众人极为满足,而且只要回到京城,必定不会缺了赏赐。

若是陛下要全力攻打韩家坞堡,伤亡恐怕不会低。

现在好了,桐州的降兵主动说愿意打先锋,那就能大大减少羽林军的损失。

陛下想必非常清楚,谁才是他的亲信之军吧?而且,陛下只需要“顺势”应下他们的表态而已,又不是强迫着对方去送死的。

封七海巴巴地看着陛下,他实在想不到陛下拒绝的理由。

张子扬却摇了摇头,脸上依然带着自信的表情:“放心吧,韩氏在桐州虽有残余,但是根本不足为虑。”

桐州将兵面面相觑,今晚他们虽是见识到了陛下鬼神莫测的手段,但也实在想不到陛下现在的自信打从何来。

韩氏既不可能主动投降,也不可能冒险出击,只要一味地龟缩在坞堡之内,他们又能怎么办?

张子扬笑着问道:“依尔等对韩史永的了解,此人既然弃桐州而走,他会直接返回韩氏坞堡内死守待援吗?”

桐州城卫军副统领李光盛,之前也算是韩史永的左膀右臂,对于此人的作风和性格是极为了解的。

他几乎没有犹豫地道:“绝无可能!韩史永色厉而内荏,绝无拼命到底的胆气。”

“他以为陛下神兵天降,带来了羽林军的主力,心中恐惧。既然他不敢凭着桐州城与陛下对抗,那就绝对不敢缩到韩史坞堡之中。”

“在他心目中,若是陛下大军合围,那么他到时连逃走的机会都没有。”

张子扬很满意他的判断和态度。

自己虽然得到了系统之助,但毕竟不可能只靠着一支羽林军打天下。

既然这些天熊军投降了自己,而且表明了配合的态度,那他也乐于给对方表现的机会。

所谓的“忠诚”,从来不止是靠“威信”,“血统”,“地位”等等获得的,最重要的是,要让对方看到效忠于你,能得到重用的机会。

“正是如此,韩氏之罪,罪在不赦,他们确实有可能抵抗到底。”

“但只要让他们认清楚,根本就没有得胜的希望,缩在坞堡之中同样是等死,那么必定生变,而那就是我们一举拿下整个桐州,稳固此地的最好机会。”

封七海也好,李光盛也罢,似乎听明白了陛下的意思,但是到底该怎么做,他们却是毫无头绪。

张子扬先向身旁的庄胜羽问道:“朕特意交代之物,是否已经随船运来?

以庄胜羽现在在军中的地位,以及对于陛下的忠诚,由张子扬亲自交代之事,可见重要。

庄胜羽自然不会大意,早就派亲信看好了那些“东西”:“陛下放心,已经随后续商队运来,而且按您的计划,到了镇凤桥附近隐蔽起来了。”

张子扬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大军在桐州完成休整之后,分为两拨,其一盯住韩氏坞堡的动静,其二,兵发镇凤桥一线,等待朕后续军令!”

封七海与庄胜羽立即领命。

桐州与太子屯兵的宿州之间,有大江相隔,而镇凤桥便是早年朝廷修建的连通两岸的宽大桥梁。

韩史永若是干脆地逃离了桐州,那必定是去投靠太子与自己的族兄,知道桐州有变的消息,太子军一方万不敢让张子扬从容掌控桐州的。

否则,就变成了京城与桐州互为犄角,以水师互相呼应,夹攻宿州,甚至还会极大地影响太子收买中原州郡的计划。

假如,他们要派大军反攻桐州,那镇凤桥几乎是他们必经之路。

陛下令羽林军提前驻于彼处,便是料定了太子必定来援,有意把决战之地设在那边。

李光盛隐约感觉到,陛下的余光似乎落在自己身上,猛然反应过来,主动抱拳请命。

“陛下,罪臣有一言,望陛下察之。”

“羽林军连续作战非常辛苦,我们桐卫营既已向陛下效力,自然盼望着能戴罪立功的机会。”

“不如便由我们分兵,监视韩氏坞堡,同时跟随陛下作战,让部分羽林军将士守卫桐州城吧。”

李光盛的话非常识趣。

张子扬摆手道:“若你们真有此心,便跟羽林军混编,一半守城,一半监控韩家,正面交战争自有朕在,只需少量兵力便可。”

不论他们嘴上说得多么漂亮,态度摆得多么端正,事实就是他们曾听从韩史永的命令,与其他天熊军将士一起成为“叛军”。

这么短的时间内,说他们绝对忠诚于陛下,绝对不会再次“反叛”,恐怕谁都要在心里打个疑问。

假如张子扬带着全部的羽林军出战,他们降而复叛,那朝廷大军的处境危矣。

更有甚者,他们还从背后发起突袭,那就连张子扬本人都要陷入险境,未必还有机会逃回京城。

桐州必须要留部分羽林军监视,不一定留下多少兵力,而是必须要让留守的将士们明白,“城内有陛下亲信之军”。

这便是压在众军心头的警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