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华夏鬼故事合集 > 第1章 槐影抄

华夏鬼故事合集 第1章 槐影抄

作者:卡卡特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1 01:23:29 来源:小说旗

一九九八年的蝉鸣粘稠如熔金,我趴在家属院水泥台上数蚂蚁。蓝白跨栏背心浸着汗碱,后颈还留着母亲拍蚊子时的五指红痕。三单元门口的老槐树正在落雪,不是冬雪,是细碎的槐花瓣,像有人把月光揉碎了撒在王奶奶的藤椅上。

“小穗别怕,那是找闺女的魂儿。”王奶奶的蒲扇拍在苍老的腿面上,惊起几星花蚊子。她眼白泛着翳,嘴角的痣跟着笑容扯出深沟,“二十年前锅炉房走水,三个值夜的姐妹没出来,如今常有人见着穿旗袍的影子在晾衣绳下晃,月光把裙角拉得老长,像悬在半空的寿衣。”

玻璃弹珠在掌心硌出红印。昨夜乘凉时,我分明看见晾衣绳上搭着件枣红旗袍,领口盘扣是振翅的蝴蝶,可等揉完眼睛,却变成李阿姨的蓝布衫。母亲说我是《聊斋》连环画看多了,王奶奶却用指甲掐我的手腕:“小娃娃眼净,看得见往生桥。”

暮色漫进家属院时,母亲的搪瓷盆响在耳后:“死丫头,魂丢哪儿去了?”路过二单元自行车棚,生锈的链条突然发出磨牙声,我转头看见穿堂风掀起塑料布角——墨绿旗袍裹着细腰,乌发垂至臀尖,发尾别着朵白茉莉,像从老照片里走出来的人。

“看什么!”母亲的巴掌落在我屁股上,再回头时只剩歪倒的二八杠。洗澡水泼在青石板上,我盯着墙面上晃动的槐枝影,总觉得晾衣绳那头的黑暗里,有双晾着水珠的眼睛。搪瓷盆里漂着片槐叶,叶脉竟天然拼成个“等”字,像有人用露水写在绿纸上的密信。

子夜的风把晾衣绳吹成琴弦。我抱着毛巾被缩在床角,听着父母的鼾声混着远处火车汽笛。“啪嗒”一声,像是湿衣服甩在铁丝上的响动。扒着窗台望去,月光里那件枣红旗袍正在滴水,领口的蝴蝶盘扣微微颤动,像只将醒的茧蛹。

更骇人的是旗袍下的地面:水渍脚印从砖缝里长出来,三双,两大一小,青白色的水痕在月光下泛着磷光。数到第三遍时,最边上的小脚印突然蠕动,水痕像条白蛇,朝着我的窗台蜿蜒而来。

“小穗!”母亲的叫声撕裂夜色。转身瞬间,穿衣镜里映出个墨绿旗袍的女人,下巴搁在母亲肩头,茉莉花瓣落在母亲衣领,而母亲后腰上,分明印着个青紫色的掌印,五根指节清晰如刻。

我尖叫着钻进被窝,直到晨光照透窗帘。母亲在厨房搅粥,穿堂风掀起她衣角,后腰的淤青刺得我眼眶发疼。父亲的搪瓷缸里漂着片槐叶,叶脉还是那个“等”字,仿佛昨夜的水渍脚印,只是换了个载体存在。

王奶奶的藤椅空了。李阿姨说凌晨听见她屋里有女人哭,推门只见窗台上朵枯萎的白茉莉。我蹲在槐树下,发现树根处青砖松动,撬开来是半截泛黄的照片:穿墨绿旗袍的女人抱着穿红肚兜的小女孩,背景是带“03”编号的锅炉烟囱,女人眼尾那颗痣,和王奶奶嘴角的痣长得一模一样。

放学绕道锅炉房旧址,生锈的铁栅栏爬满牵牛花。透过缺口,碎砖堆里埋着个瓷娃娃,辫子上缠着风干的白茉莉。指尖刚触到娃娃裙摆,它的眼珠突然转向我,嘴角咧出不自然的弧度,与此同时,身后传来铁链拖地的声响,“哗啦哗啦”,像有人穿着高跟鞋在碎煤渣上走。

狂奔回家时,书包里的照片硌得脊背生疼。小卖部的电子钟显示19:03,正是王奶奶说的火灾时刻。张爷爷往我手里塞水果糖,袖口滑开道伤疤,蜿蜒如扭曲的铁丝:“小穗啊,今晚别出门,槐树下的魂儿该醒了。”

糖纸在掌心响得刺耳。推开家门,母亲正在缝补父亲的工作服,台灯把她的影子投在墙上,我看见影子的发间别着朵白茉莉,发尾垂落的长度,与昨夜镜中女人分毫不差。缝纫机“咔嗒咔嗒”响着,针脚在布料上绣出半只蝴蝶——和照片里红肚兜上的花纹一模一样。

深夜,我假装睡着,听见父母在阳台低语。父亲的声音像浸了水的棉花:“当年你不该捡那件旗袍,陈秀芳的火……是冲咱们来的,她知道我们看见她打孩子……”母亲突然啜泣:“可小穗最近总看见她,是不是小满……来找我们了?”

小满。母亲说我曾有个夭折的姐姐,出生三个月就没了。但此刻摸着枕头下的照片,红肚兜女孩的眉眼与我有七分相似。窗外传来晾衣绳的响动,悄悄掀开窗帘:枣红旗袍在月光里旋转,领口的蝴蝶盘扣“啪”地绽开,露出内侧绣着的两个小字——等穗。

风骤然大了,旗袍被吹向锅炉房方向。它掠过的地面,浮现出一排小小的脚印,和昨夜的水渍印重合,只是这次,脚印尽头多了个模糊的人影,她对着我抬起手,掌心朝上,掌纹里嵌着片槐叶,叶脉是未干的血红色。

床头闹钟指向19:03,分针划过的瞬间,整栋楼陷入黑暗。阳台玻璃传来“嗒嗒”的敲击声,三声短,两声长,像某种古老的叩门咒。母亲的房间传来瓷器碎裂声,我摸黑跑去,看见月光从破窗灌进来,照着母亲脚边的青花碗碎片——碗底卡着片槐叶,叶脉拼成的字,是“穗归”。

穿堂风带来焦糊味,楼梯拐角闪过墨绿衣角。我追过去,看见缓步台上立着个背影,发尾的白茉莉在黑暗中明明灭灭。她举起件东西,是件红肚兜,绣着的蝴蝶在月光下泛着磷光,正是照片里陈秀芳给小女孩穿的那件。

“小满?”我脱口而出。黑影猛地转身,我看见一张焦黑的脸,右眼是个深不见底的洞,嘴角裂到耳后,露出焦黑的牙床。她的手上缠着烧烂的绷带,绷带间露出的皮肤,布满和张爷爷一样的烫伤疤痕——那是被锅炉房铁栅栏划伤的形状。

我尖叫着摔倒,声控灯应声亮起。缓步台空无一人,红肚兜躺在地上,绣线褪成灰白色,可蝴蝶的眼睛,分明是两颗黑色琉璃珠,和锅炉房捡到的瓷娃娃眼珠一模一样。

回到家,父亲对着电话发抖:“对,又是七点零三,小穗说看见穿旗袍的女人……什么?王奶奶的坟被挖了?骨灰盒里是空的?”母亲抱着我颤抖,我看见她后颈新添了道指痕,红得像朵开败的茉莉,而她的发间,不知何时别着朵新鲜的白茉莉,花瓣上沾着几点黑灰,像被火吻过的痕迹。

午夜,槐树枝叶发出不堪重负的“咯吱”声。从窗台望去,墨绿旗袍挂在树杈间,领口的白茉莉垂向地面,旗袍下摆晃出一双赤脚,脚尖的红漆剥落,露出青白的趾骨。树根处的青砖再次松动,照片旁多了件叠得整齐的红肚兜,肚兜上的蝴蝶盘扣正在缓缓张开,像是要从布面飞出来。

凑近细看,布料上有用血迹写的日期:1998.04.24——我的生日,也是母亲说小满夭折的日子。蝉鸣突然止息,整个家属院陷入死寂,晾衣绳上的枣红旗袍开始滴血,血珠在地面汇成细流,朝着槐树根部蜿蜒。细流经过的地砖下,传来“咚咚”的敲击声,像有人在地下数着节拍,和我的心跳严丝合缝。

当血珠抵达槐树根,青砖下传来婴儿的哭声,细弱而潮湿,混着女人的低吟,唱着首老旧的童谣:“槐叶槐叶落,魂儿树下躲,等得小穗归,火里做新衣……”

火光在锅炉房方向腾起,绿幽幽的,映出三个晃动的人影。中间的墨绿旗袍女人抱着孩子,左右两侧是穿蓝布衫和灰工装的女人——正是母亲和王奶奶的模样。她们的衣服都在燃烧,却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当火团靠近,我终于看清,中间女人怀里的孩子穿着红肚兜,而她的脸,和照片上的陈秀芳一模一样,只是此刻,她的眼睛正盯着我,嘴角扯出的微笑,比月光更冷。

我猛地关上窗户,后背抵着墙滑坐在地。床头闹钟不知何时停了,指针永远定格在19:03。母亲房间传来压抑的对话:“当年我们没救她,现在她来找小穗了……要不把真相说出来?”“可小穗是小满的双胞胎啊,当年我……我把小满留在了火场……”

双胞胎?原来我有个孪生姐姐,叫小满。二十年前的大火,母亲只抱出了我,将另一个女儿留在了锅炉房。而穿旗袍的女人,该是小满的养母陈秀芳,或是当年的亡魂,她一直在等,等我长大,等我发现真相,等我去偿还那场火里的债。

窗外传来槐树断裂的巨响,抬头只见墨绿旗袍从枝头飘落,正好挂在我的窗台上。领口的白茉莉掉进屋里,滚到我脚边。捡起花的瞬间,耳边响起女人的叹息,凉得像块浸过井水的绸缎:“小穗,该还债了。”

那声音里裹着煤灰味,像从二十年前的火场深处传来,带着灼人的温度,却又冷得刺骨。我盯着掌心的茉莉,花瓣上的露水突然变成血珠,一滴一滴,在地面砸出小小的坑,每个坑里,都倒映着我和小满的脸,一模一样,却又隔着一层火焰的屏障。

这一晚,我知道有些东西再也藏不住了。家属院的每棵槐树、每片槐叶、每个在月光下晃动的旗袍影子,都在诉说着二十年前的那场大火,那场被隐瞒的真相,和那个一直在槐树下等待的魂灵——我的姐姐,小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