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花屋湘军传奇 > 第102章 梵蒂冈的永乐大典

花屋湘军传奇 第102章 梵蒂冈的永乐大典

作者:萧一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1 05:03:18 来源:小说旗

1862年的秋天,罗马城笼罩在一片金色的阳光中。

完成对英吉利的访向,湖南提督周宽世在回国途中携女友露西访问了梵蒂冈。

周宽世站在梵蒂冈城墙外,抬头仰望着这座欧洲精神核心的宏伟建筑群。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袖中那份沉甸甸的礼单,三千两黄金的捐赠凭证,这是他获得进入梵蒂冈图书馆禁区的通行证。

\"大人,主教已经同意接见我们了。\"随行的翻译低声提醒道。

周宽世微微颔首,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特意为此次访问订制的深蓝色锦缎官服。

作为湘军将领,他本不该出现在这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但朝廷急需欧洲的钢铁与火炮技术,而他又通晓一些洋务,这才被委以重任。

穿过圣彼得广场时,周宽世的脚步不自觉地放慢了。

广场上矗立的方尖碑在阳光下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四周的巴洛克式建筑气势恢宏,却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这里的一切都与他熟悉的东方建筑风格截然不同,没有飞檐翘角,没有雕梁画栋,有的只是笔直的线条和夸张的立体感。

\"欧洲人用石头说话,\"周宽世在心中暗想,\"而我们用木头和笔墨。\"

进入教皇宫后,周宽世被引入一间装饰华丽的接待室。

墙上挂满了宗教题材的油画,天花板上绘着繁复的湿壁画,讲述着他看不懂的圣经故事。

空气中弥漫着熏香和古老羊皮纸混合的气味,让他不自觉地皱了皱鼻子。

\"提督阁下,欢迎您来到上帝在人间的居所。\"一位身着红色长袍的主教推门而入,用流利的拉丁语说道。

翻译迅速将话转述成中文。

周宽世行了一个标准的拱手礼:\"蒙特尼格罗主教,久仰大名。感谢您拨冗接见。\"

主教年约六旬,面容慈祥却眼神锐利,胸前挂着一个精致的黄金十字架。

他微笑着接受了周宽世的礼节,然后示意侍从端上一个镶嵌宝石的盒子。

\"您慷慨的捐赠将用于修缮我们的孤儿院,\"主教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份精美的羊皮纸证书,\"这是教廷对您善举的正式感谢。\"

周宽世接过证书,指尖感受到羊皮纸特有的粗糙触感。

他注意到证书边缘烫金的纹章,两把交叉的钥匙和一顶三重冕,象征着教宗至高无上的权力。

\"主教大人,我此次前来,除了表达对贵教会的敬意外,还希望能有幸参观贵馆的图书馆。\"

周宽世直视着主教的眼睛,\"听闻那里收藏着欧洲最珍贵的知识宝藏。\"

蒙特尼格罗主教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图书馆确实向学者开放,但有些区域...是受到特殊保护的。\"

周宽世从袖中取出另一份文书,轻轻放在桌上:\"这是我朝皇帝亲笔签署的文化交流文书,希望能获得更深入的访问权限。\"

主教接过文书,指尖在玉玺印鉴上停留了片刻,然后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提督阁下似乎对我们的藏书有特别的兴趣?\"

\"求知若渴,是人类共通的美德。\"周宽世回答得滴水不漏。

主教沉吟片刻,突然改用生涩的中文说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夫子的话,对吗?\"

周宽世惊讶地挑了挑眉:\"主教大人通晓中文?\"

\"年轻时曾在澳门传教,\"主教微笑着站起身,\"既然提督阁下如此执着,那么...请随我来。\"

离开接待室后,主教领着周宽世穿过一系列错综复杂的走廊。

墙壁上的烛台投下摇曳的光影,照亮了沿途悬挂的历代教宗肖像。

他们经过了几道由瑞士卫队把守的拱门,每经过一处,卫兵都会向主教行礼,同时用警惕的目光打量着周宽世这个东方来客。

\"我们即将进入bibliotheca Secreta,\"主教在一扇厚重的橡木门前停下脚步,\"秘密图书馆。这里收藏的典籍不向普通学者开放。\"

周宽世注意到门上复杂的锁具和两侧全副武装的守卫,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他从怀中取出一个绣有龙纹的锦囊,递给主教:\"一点小小心意,来自东方的茶叶,据说有延年益寿之效。\"

主教接过锦囊,指尖轻触那精致的刺绣,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他示意守卫打开大门,门轴发出沉重的吱呀声,仿佛几个世纪未曾开启。

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混合了霉味、墨香和古老羊皮纸的复杂气息。

周宽世跟随主教步入其中,眼前是一排排高耸的书架,上面摆满了皮革封面的古籍。

阳光透过高处的彩绘玻璃窗照射进来,在尘埃中形成一道道神秘的光柱。

\"这里收藏着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珍贵文献,\"主教的声音在空旷的图书馆中回荡,\"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

周宽世的目光扫过那些烫金的书脊,上面多是拉丁文和希腊文的标题,偶尔也能看到阿拉伯文和希伯来文的典籍。

他的手指轻轻抚过一排排古籍,感受着那粗糙的皮革表面和书脊上凸起的烫金纹路。

\"主教大人,您刚才提到'从世界各地收集'...\"周宽世试探性地问道,\"不知馆中可有来自东方的典籍?\"

蒙特尼格罗主教停下脚步,转身面对周宽世,脸上的笑容变得微妙起来:\"提督阁下为何对东方典籍如此感兴趣?您不是来学习欧洲的钢铁与火炮技术的吗?\"

周宽世心中一紧,但面上不露分毫:\"文化交流应当是双向的。正如贵教会的传教士将欧洲的知识带到东方,我们也希望能将东方的智慧介绍给欧洲。\"

主教沉默了片刻,突然说道:\"请随我来。\"

他们穿过主阅览室,来到一扇隐蔽的小门前。主教从怀中取出一把古老的钥匙,插入锁孔时发出清脆的金属碰撞声。

门后是一段向下的螺旋楼梯,墙壁上的火炬投下摇曳的光影,将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很少有人能进入这里,\"主教的声音在狭窄的楼梯间回荡,\"但我想,您会对此特别感兴趣。\"

随着深入地下,空气变得愈发阴冷潮湿。周宽世能感觉到自己的官服下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不知是因为地下室的闷热,还是内心逐渐升腾的某种预感。

楼梯尽头是另一扇铁门,这次由两名身着黑袍的修士把守。见到主教,他们立刻行礼让开。

主教从怀中取出另一把钥匙,打开了铁门上的三道锁。

\"欢迎来到Archivum Arcanum,\"主教的声音突然变得庄严肃穆,\"绝密档案室。\"

门开的瞬间,周宽世感到一阵奇异的香气扑面而来,那是他熟悉却又久违的气息。

檀香、墨香和古老宣纸混合的味道,与地上图书馆中欧洲典籍的气味截然不同。

当他的眼睛适应了室内昏暗的光线后,眼前的景象让他如遭雷击。

整齐排列的红木书架上,摆放着一排排蓝布封面、黄绢包背的线装书。书脊上用金粉题写的楷书在烛光下熠熠生辉《永乐大典》。

周宽世的双腿突然失去了力量,他不得不扶住身旁的书架才不至于跪倒在地。

这些装帧、这些字体、这种纸张,毫无疑问,这是大明永乐年间编纂的那部旷世巨着,传说中收录了自古至明初所有重要典籍的百科全书。

\"这...这不可能...\"周宽世的声音颤抖着,\"《永乐大典》的正本在明末就已...\"

\"失踪了?\"主教接过了他的话,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微笑,\"是的,按照你们的历史记载是这样。但实际上...\"

\"这不可能......\"

他的官靴在石地上打滑。烛台脱手,滚落时照亮了整面墙的书架。

那里整齐码放着上千册蓝布封面的大书,每一册的书脊上都烫着熟悉的金字:《永乐大典》。

周宽世跌坐在地。他想起幼时在岳麓书院,山长指着空荡荡的西厢房说:\"这里本该放着永乐大典的副本,可惜甲申之变后......\"

此刻那些消失的典籍就在眼前,隔着薄薄的玻璃,散发着淡淡的樟脑味。

最上层的一册微微凸出,像是经常被人取阅。他颤抖着取下,蓝布封面下竟藏着另一个皮质书衣。

翻开扉页,一行拉丁文题记赫然在目:\"致亲爱的伽利略,愿这些东方算术助你解开星空之谜——利玛窦,1609年。\"

书页间滑落一张泛黄的图纸。周宽世展开一看,浑身血液都凝固了——那是《武备志》中的\"神火飞鸦\"图样,边缘密密麻麻标注着意大利文笔记。

图纸背面用朱砂盖着礼部的官印,印文已被血渍晕开大半。

\"原来如此。\"他忽然笑出声来,笑声在密闭的石室里撞出回音。

那些在英吉利看到的蒸汽机,那些在普鲁士见识的后膛炮,甚至巴黎街头孩童玩的竹蜻蜓,全都能在这些书页里找到源头。

窗外传来晨祷的钟声。周宽世迅速撕下三页塞进贴身的荷包:一页记载着\"火龙出水\"的配方,一页是《农政全书》里的治蝗方略,最后一页绘着郑和宝船的龙骨结构。

周宽世踉跄着走向最近的一个书架,手指颤抖着触碰那些典籍。

他的指尖感受到了宣纸特有的细腻纹理,那种触感让他想起了年少时在私塾读书的日子。

他小心翼翼地取下一册,翻开泛黄的纸页,墨香立刻涌入了他的鼻腔。

\"《周易》注疏...\"周宽世喃喃自语,辨认着那些熟悉的竖排文字,\"这是宋代理学家的注释版本...\"

他的目光扫过书架,粗略估计这里至少藏有上千册《永乐大典》。

而据他所知,这部巨着共有一万一千多册,这意味着...

\"你们...你们是怎么得到这些的?\"周宽世转向主教,声音中压抑着愤怒与震惊。

蒙特尼格罗主教的表情变得难以捉摸:\"十七世纪初,我们的传教士在北京活动时...收集了不少珍贵文献。当时正值明朝衰亡,许多宫廷藏书流落民间...\"

\"收集?\"周宽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个词,\"还是掠夺?\"

主教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走向房间深处的一个特别陈列柜:\"提督阁下请看这个。\"

柜中陈列着一份精美的卷轴,展开的部分显示这是一幅明代宫廷绘制的世界地图。

令周宽世震惊的是,地图上不仅精确标注了欧亚大陆的海岸线,甚至还包括了非洲和美洲的部分地区,比他现在所知的任何欧洲地图都要详尽准确。

\"你们的历史学家总说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记录已经失传,\"主教轻声说道,\"但实际上...它们一直在这里。\"

周宽世感到一阵眩晕,他扶住陈列柜的边缘才稳住身体。

这些典籍中蕴含的知识,天文学、医学、工程技术、哲学思想,足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而欧洲,正是从这些来自东方的智慧中汲取了养分,才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和科技飞跃。

\"为什么让我看到这些?\"周宽世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

主教沉默了片刻,然后直视着周宽世的眼睛:\"因为时代变了。

蒸汽船和电报正在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秘密终究无法永远保守。

而且...\"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我们也在寻找...某种合作的可能性。\"

周宽世的大脑飞速运转。眼前这个欧洲宗教领袖的话语中似乎隐藏着多层含义。

是真心希望文化交流?还是另有所图?这些典籍对中国的复兴至关重要,但他必须谨慎行事。

\"主教大人,\"周宽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这些典籍对全人类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希望能...\"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楼梯传来。一名年轻修士慌张地冲进档案室,在主教耳边低语了几句。主教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

\"提督阁下,恐怕我们的参观必须提前结束了,\"主教迅速恢复了平静的表情,\"教廷有紧急事务需要我立刻处理。\"

周宽世知道此刻不宜多问,但他不甘心就这样离开。在主教催促的目光下,他最后看了一眼那些珍贵的典籍,将手中的一册《永乐大典》小心翼翼地放回原位。

离开档案室时,他在借阅簿上看到最新的一行记录:\"1862年9月12日,达尔文先生借阅《本草纲目》禽部·卷四十七。\"

周宽世离开时,也注意到主教特意锁好了每一道门,并向守卫下达了加强警戒的命令。

这个细节让他心中一沉,这些中国文化的瑰宝,显然被欧洲人视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而非可以共享的人类知识遗产。

回到阳光下的那一刻,周宽世眯起眼睛适应突如其来的光亮。

圣彼得广场上,一群鸽子扑棱棱地飞过,在蓝天下划出优美的弧线。这平常的一幕此刻在他眼中却充满了讽刺。

东方丢失的知识,却在西方闪闪发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