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花屋湘军传奇 > 第53章 长庆桥阻击战

花屋湘军传奇 第53章 长庆桥阻击战

作者:萧一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1 05:03:18 来源:小说旗

咸丰十年的春天,湖南的雨季来得格外早。

连绵的细雨将官道泡成了泥沼,却浇不灭周征胸中燃烧的战意。

他站在长庆桥东侧的高地上,雨水顺着斗笠边缘滴落,打湿了他手中的单筒望远镜。

\"大人,探子回报,石达开的前锋距此不足二十里了。\"副将王德彪踏着泥水匆匆赶来,声音压得很低,仿佛怕惊动了什么。

周征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将望远镜转向西南方向。长庆桥横跨在湍急的溪流上,是通往宝庆府的必经之路。

桥面不宽,仅容三马并行,两侧是陡峭的山崖,溪水因连日雨水暴涨,原本可以涉水而过的浅滩现在成了急流。

\"德彪,你看这地形。\",周征放下望远镜,指向桥西侧的密林,\"太平军若想过桥,必先派斥候探路。我们的伏兵就藏在那里。\"

王德彪顺着指向望去,只见雨雾中的树林静悄悄的,看不出半点异样。\",大人神机妙算,只是...我们只有三千人,石达开号称十万大军...\"

周征嘴角微微上扬,作为穿越到这个时代的现代历史博士,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如何将现代战争思维应用于这个冷热兵器交替的年代。

\"十万?能战者不过两万。况且...\"他拍了拍身旁被油布遮盖的物件,\",我们有这个。\"

掀开油布,露出六门黝黑的火炮。这不是清军常见的土炮,而是周征凭借现代知识,秘密改良的线膛炮,射程和精度远超这个时代的任何火炮。

\"传令下去,按计划行事。\",周征的声音沉稳有力,\"记住,我们的目的不是全歼敌军,而是让他们每前进一步都付出血的代价。\"

王德彪领命而去,周征再次举起望远镜,思绪回到一个月前的熊罴岭之战。

那是他穿越到这个时空后指挥的第一场大战。当时石达开正率军北上,他利用现代炮兵战术,在岭上布置交叉火力,打得太平军措手不及。

那一战,石达开损失了近数千精锐,被迫改变行军路线。

而现在,长庆桥将成为第二个熊罴岭。

雨势渐大,周征回到临时搭建的指挥所,墙上挂着他亲手绘制的地形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火力点和伏兵位置。

参谋们正在做最后的准备。

\"报告大人,第一炮兵队已就位,伪装完好。\",一名年轻军官敬礼报告。

\"第二炮兵队呢?\"

\"也已就位,按大人吩咐,每门炮备弹一百发,引信全部检查完毕。\"

周征点点头,他的炮兵战术源自现代战争理念,集中火力,精准打击,快速转移。

每门炮都配有测距员和观察手,这在当时的清军中闻所未闻。

\"传令各连,敌前锋抵达桥西五百步时,听我号令齐射。\",周征顿了顿,\"记住,只打三轮,然后立即转移至预备阵地。\"

副将们迅速记下命令。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在当时极为超前,却能有效避免敌方反击。

天色渐暗,雨中的长庆桥显得格外寂静。周征披上蓑衣,亲自前往前沿阵地检查。

士兵们躲在临时搭建的掩体后,脸上既有紧张也有期待,他们大多是周征亲手训练的新兵,对这位能\"预知敌情\"的将领充满敬畏。

\"兄弟们,\"周征站在雨中,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今夜过后,石达开会记住长庆桥,记住你们每一个人。但我要的不是你们的勇猛,而是严格执行命令。活下来,才能杀更多敌人。\"

士兵们默默点头。周征的练兵之法与众不同,不重个人武艺,而强调纪律与配合。

他甚至引入了现代军队的班排编制,使这支三千人的部队指挥效率远超清军常规编制。

回到指挥所,周征刚脱下湿透的蓑衣,王德彪就急匆匆闯了进来:\"大人!斥候报告,太平军前锋距此已不足五里!\"

周征眼中精光一闪:\"传令各部,进入战斗位置,记住,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开火。\"

夜幕完全降临,雨势稍缓。

周征站在指挥所外,能隐约听到远处传来的马蹄声和脚步声,太平军果然选择夜间行军,试图避开可能的埋伏。

\"大人,前锋已至桥头!\"观察哨传来急报。

周征举起望远镜。月光下,约两百名太平军骑兵正小心翼翼地接近长庆桥。

他们显然受过熊罴岭的教训,行进间不断向两侧山林张望。

\"放他们过桥。\"周征低声命令\",等主力部队开始渡桥再动手。\"

太平军骑兵顺利通过长庆桥,开始在桥东侧建立警戒线,约半个时辰后,大队步兵出现在桥西。

火把连成一条长龙,在雨夜中格外显眼。

\"至少五千人。\",王德彪紧张地咽了口唾沫。

周征却露出微笑:\"好极了,正好在我们的杀伤范围内。\",他转向传令兵,\"通知各炮位,目标桥面及西侧集结区,准备射击。\"

太平军主力开始有序渡桥,周征耐心等待着,直到约有两千人过了桥,桥西侧还有大量部队等待通过时,他猛地挥下手:\"开火!\"。

六门火炮同时怒吼,炮弹划破夜空,精准落在桥西侧的太平军密集队形中,爆炸声震耳欲聋,火光映红了雨幕。第一轮齐射就造成了惨重伤亡,太平军顿时乱作一团。

\"第二轮,放!\"

又是一轮精准打击,这次炮弹主要落在桥面上,正在渡桥的太平军士兵如落叶般被炸飞。桥面木屑横飞,几处开始燃烧。

\"第三轮,放!\"

最后一轮炮击集中在桥西的指挥区域。周征通过望远镜看到,一面太平军将旗在爆炸中倒下。

\"炮兵立即转移!,步兵准备阻击过桥敌军!\"周征的命令迅速传达下去。

正如他所料,已经过桥的太平军骑兵和部分步兵开始向东侧高地发起冲锋,试图夺取炮兵阵地。

但他们刚冲出不远,就遭遇了密集的步枪射击,周征的部队装备了改良后的火枪,射程和射速都优于太平军。

\"第一排退后装弹!第二排上前射击!\"军官们的口令此起彼伏,周征引入的三段击战术在此刻发挥了作用,火力几乎没有间断。

太平军冲锋被击退,丢下数十具尸体。而此时,桥西侧的太平军主力在遭受三轮炮击后,陷入了混乱。周征的炮兵已经转移到预备阵地,准备下一轮打击。

\"大人,敌军开始撤退了!\"王德彪兴奋地报告。

周征却摇摇头:\"石达开不会这么容易放弃,传令各部,准备应对夜袭。\"

果然,约一个时辰后,太平军组织了精锐部队,试图从上游浅滩涉水迂回,但周征早已在那里布置了埋伏。

当太平军士兵半渡时,两岸突然火把通明,枪声大作。溪水很快被染红,太平军的迂回行动以惨败告终。

天亮时分,雨停了。长庆桥西侧遍地尸骸,桥面部分坍塌,仍在冒烟。太平军已经退到两里外重整。

\"伤亡统计出来了吗?\"周征问道,眼睛仍盯着远处的太平军动向。

\"我军阵亡二十七人,伤六十三人。\"王德彪递上报告,\"估计太平军损失不下两千。\"

周征点点头:\"让兄弟们轮流休息,但警戒不能松懈,石达开还会再试一次。\"

正午时分,太平军果然再次发动进攻。这次他们改变了策略,以小股部队多路试探,寻找防线弱点。

周征立即识破了这一战术,命令各部坚守阵地,不得轻易出击。

\"他们在消耗我们的弹药和体力。\",周征对参将们解释,\"但我们有纵深防御,让他们慢慢碰钉子吧。\"

战斗持续到傍晚,太平军的数次进攻均告失败。周征的部队采取弹性防御,时而后撤诱敌深入,时而突然反击。

这种现代战争中的机动防御战术让太平军无所适从。

夜幕再次降临,周征召集军官开会。

\"石达开现在有两个选择\",他指着地图分析,\"要么不惜代价强攻长庆桥,要么绕道百里走山路。无论哪种,他的宝庆府计划都已经失败了。\"

\"大人神机妙算!\"军官们由衷赞叹。

周征却神色凝重:\"传令下去,今晚全军戒备。我料石达开会做最后一搏。\"

果然,子夜时分,太平军发动了全线进攻。这次他们不再保留,连预备队都压了上来。

周征的防线一度被突破,但他早有准备,亲自率领预备队发起反冲锋,将突入的太平军歼灭。

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太平军终于开始全面撤退。长庆桥上堆满了尸体,溪水变成了暗红色。

\"大人,要追击吗?\"王德彪请示道。

周征摇摇头:\"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传令各部,清点战果,救治伤员。\"

战后统计显示,此役太平军损失超过四千人,而周征的部队仅伤亡三百余人。

一周后,当周征率部凯旋时,宝庆知府亲自出城相迎,酒宴上,众人纷纷询问取胜秘诀。

周征举起酒杯,目光深远:\"不过是善用地利,料敌机先罢了。\"

他没有说出口的是,这场长庆桥阻击战,完美应用了现代战争的诸多理念,精确火力打击、弹性防御、心理战、后勤保障...这些来自未来的军事思想,正在这个古老的时代创造奇迹。

夜深人静时,周征独自站在城墙上,望着星空。

他知道,改变历史的道路还很漫长,但长庆桥之战已经证明,现代军事思维在这个时空中同样能够大放异彩。而他的使命,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