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流放世子:开局唤醒特种兵记忆 > 第110章 阴谋败露与朝堂震荡

大景江都,金銮殿内烛火通明。

景帝宋燃斜倚龙椅,目光扫过殿下吵得不可开交的群臣。

手指无意识地抓摸着青玉镇纸,那是周王宋襄去年进献的寿礼,此刻却像块烧红的炭,烫得他掌心发紧。

“陛下,这分明是沈淮安与江湖草莽勾结,伪造证据!”

宰相曹能的紫蟒官服随着他的怒斥泛起褶皱,手中笏板直指镇北侯,

“安西侯镇守西陲十载,劳苦功高,怎会勾结庆国?”

沈淮安的白熊皮甲在烛火下泛着冷光,他“啪”地展开染血的密信,字迹在黄绢上狰狞如刀:

“曹相可知,这密信上的红印泥,是庆国特有的‘玄鸟’?梁玉成答应割让西州十三城,换玄甲卫南下,连镇北军的布防图都画在背面!”

殿内倒吸冷气声此起彼伏。兵部尚书陈陶突然出列,手中举着从荥阳缴获的庆国兵器图纸:

“陛下,臣派人核查过,这些连环弩的构造,与三年前安西军申请的军备拨款完全不符,分明是庆国资助!”

曹能的眼角微跳,忽然瞥见殿角阴影里的青牛卫统领欲言又止。

那是他安插的眼线,此刻却避开了他的目光。

他忽然想起三日前收到的密报:梁玉成的亲卫在玄岭被全歼,心头涌上不祥之感。

“沈淮安,你私通江湖势力,组建‘靖难军’,分明是拥兵自重!”

曹能决定孤注一掷,“陛下,江湖草莽向来祸乱朝纲,若放任他们介入朝堂——”

“够了!”景帝突然拍案,青玉镇纸在御案上滑出半尺,

“朕让青牛卫查了三个月,通天河沿线的粮草失踪案,至今没有头绪。”

他望向沈淮安,目光灼灼,“镇北侯说的玄岭密道,可曾找到实证?”

沈淮安单膝跪地,呈上染血的玄岭密道图:

“陛下,这是从梁玉成贴身亲卫身上搜出的舆图,每一处标记都与庆国玄甲卫的动向吻合。更重要的是——”

他压低声音,“图中记载,梁玉成与曹相的密使,每月十五在颍州茶楼会面。”

殿内骤然死寂。

曹能只觉耳边嗡鸣,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那是他与梁玉成最隐秘的联络方式,怎会泄露?

他忽然想起柯香的失踪,想起云顶山的大火,终于明白宋朗的真实身份恐怕早已暴露。

“陛下,这是栽赃!”曹能扑通跪地,额头砸在青砖上,

“沈淮安与周王结党,妄图动摇国本!”他忽然抬头,眼中闪过狠厉,“三年前周王妃遇刺,至今凶手未落,臣怀疑——”

“够了!”景帝再也听不下去,三年前的血案是他心中的刺,此刻被曹能撕开,痛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朕命青牛卫彻查梁玉成通敌案,三日后朝堂听审。”

他望向沈淮安,“镇北侯,把人犯和证据都押解来江都,朕要亲自过问。”

退朝的钟鼓声中,曹能盯着沈淮安的背影,忽然注意到他腰间多了块猫头卫令牌,那是周王才能调动的暗卫。

他忽然想起曹念茹的密信:

“宋蒙已掌控江南大营三成将领。”

掌心的冷汗浸透了朝服,他知道,这场朝堂震荡,已经开始进入白热化。

是夜,曹能的丞相府密室里,烛影摇红。

他捏碎庆国密使送来的鸽哨,望着炭盆里未燃尽的信纸,上面“范明远登基”的字迹正在卷曲。

“范文正啊范文正,”他对着虚空冷笑,“你想借梁玉成的死挑起大景内乱,可曾想到沈淮安会拿到密道图?”

密室暗门忽然打开,一个蒙面人跪地呈上玉匣:

“相爷,这是梁玉成藏在千蛛洞的密卷,记载着范石头的身世。”

曹能的手骤然收紧,玉匣边缘在掌心割出血痕。

范石头的存在,是他与范文正交易的核心。

“去告诉周王妃,”曹能擦去血迹,“就说陛下近日要召见宋蒙世子,让她准备准备。”

他望向窗外的月色,想起曹念茹的儿子宋蒙,那个被他寄予厚望的少年。

“还有,通知颍州的郭平之,让他把狄国的援军提前三天入境,并做好隐蔽。”

与此同时,镇北侯府的江都住所里,沈淮安正与宋焱隔着屏风密谈。

猫头卫的暗桩不断送来急报,案头的荥州密卷摊开在烛光下。

范石头的身世记载触目惊心,可能比他们知道的更为复杂。

“焱儿,”沈淮安忽然摘下白熊皮甲,露出内里的镇北军暗纹,“明日青牛卫来提审梁玉成,你随我去天牢。”

他望着屏风后青年的剪影,想起李婉临终前的托付,“该让陛下看看,当年太安寺的血,究竟是谁的手笔。”

宋焱隔着屏风抚过安州弩的绞盘,改良后的齿轮在掌心转动。

他知道,沈淮安此举是要将他推向朝堂风暴的中心。

而他肩上的周王世子令牌,终于要在这震荡中,发出第一声清响。

“沈伯父,”宋焱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如刀,“曹能在颍州囤了三万石军粮,足够庆**队支撑半月。”

他想起在玄岭缴获的庆国密约,“还有,范明远的登基大典,定在中秋。”

沈淮安的手指在舆图上划过颍州,忽然冷笑:“刚好,陛下要在中秋祭天。”

他望向屏风,仿佛能看见青年眼中的火焰,“届时,你带着范石头的身世密卷,站在太庙前。”

夜风掠过江都宫墙,将殿角的铜铃吹得叮当响。

宋焱摸着袖中母亲的玉佩,忽然想起在滂沱山与弟弟相认的场景。

一年前的流放犯,今日的靖难军主帅,终于要在这朝堂震荡中。

揭开自己的真实身份的,不是宋朗,而是周王世子,是大景的刀。

天牢深处,梁玉成的铁链声清晰可闻。

宋焱隔着牢门望着这个曾经的安西侯,对方的目光却落在他腰间的猫头卫令牌上,忽然笑了:

“宋朗,不,该叫你周王世子?就算我这样了,你也赢不了。范文正的毒雾,早已在通天河布下——”

“够了。”宋焱转身,安州弩的绞盘发出轻响,“你勾结庆国,害死我母亲,今天只是开始。”

他望向沈淮安,后者微微点头,“明日朝堂,我要让天下人知道,三十年前的安隆之变,究竟是谁在卖国求荣。”

江都的夜,从来没有真正安静过。

曹能的密使骑马穿过街巷,马蹄声惊起栖鸟;

镇北侯的暗卫翻越高墙,将密信送入周王府;

天牢的烛火映着梁玉成的狞笑,仿佛预见了明日的血雨腥风。

而在平云山的竹楼里,范石头正对着月光发呆,左臂的朱砂胎记在袖中若隐若现。

姜承玉握着复合弓站在窗外,望着东南方的江都,忽然想起宋焱说过的话:

“当朝堂的刀与江湖的剑共鸣,大景的天,就要亮了。”

然而,历史车轮的轨迹,有时候也会画出曲线。

卯时初,熟睡中的宋焱被惊醒,突然收到猫头卫消息:

梁玉成从天牢逃走,青牛卫十三人受到牵连已经被处死,曹能正跪在宫殿门外。

穿越以来,宋焱第一次感受到大景朝堂的寒风,原来事情并没有他想的那样简单。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