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流放世子:开局唤醒特种兵记忆 > 第22章 枯州将军刘宗淼

枯州,西北方向,枯州将军府势力范围。

枯州将军刘宗淼,本是两榜进士。

可此人偏偏是力大无比,又善于使用陌刀,深得先皇宋铮青睐。

先皇本是想让他在兵部任职,依他的才华和能耐。

用不了多长时间打磨,年纪轻轻的他很快就能任个兵部侍郎,甚至兵部尚书都有可能。

然刘宗淼更爱沙场,好几次都不给皇帝面子,以各种理由拒绝。

到最后惹得先皇对他是又爱又恨,直接派到枯州的一个县做了县令。

就在这枯州,当阳郡,惠县县令的职务上,一干就是五年。

惠县是边城,资源匮乏,土匪强盗猖獗,又时常面临西昌国和西域游牧部落的侵扰。

但就算是这样的破地方,也被刘宗淼治理的井井有条。

他甚至曾经带领少量的官兵和一众衙役,在阵地战中打退过昌国的边军。

当时北边的边军还没有军阀化,官职的任用是实打实的朝廷做主。

刘宗淼官职虽微,但他的名字在当时的吏部可是经常被提起的。

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现在的荥州道节度使,也就是管着荥州、西州、枯州三个州军政大权的梁玉成并肩作战过一次。

当时梁玉成的势力不大,还只是枯州将军,一个州的军事将领。

刘宗淼表现出来的军事才能,深得梁玉成器重。

两人聊的投机,最后还结拜为异姓兄弟。

大景边境的藩镇化,也就是军事化,是从东北方向的庆国南下行动后开始的。

在庆国摄政王亲率大军越过定水,连下玄州和云州后,直达通天河北岸。

大景内部人心惶惶,老皇帝宋铮一命呜呼,新皇帝宋燃十八岁即位。

由于庆国势力的扩张,西昌国和北狄国的生存空间也同样受到挤压,不得已都有了向南侵犯的冲动。

朝廷无奈,为了抵御强敌,新皇帝在曹能的建议下,只能被迫连续封了三个侯爵。

即镇北侯沈淮安,定北侯郭平之,安西侯梁玉成。

安西侯梁玉成管西北的三州之地,镇北侯沈淮安管二州之地,即安州和滑州。

郭平之本就只管辖金州一州之地,在李光武,也就是宋焱的舅舅征北大将军被害之后,便趁机接手了颍州,成为正北方两个州的主人。

边境三块地封侯之后,给予了三个侯爵充分的自主权,既管军事又管民事。

至此,朝廷在实际上已经无法真正管辖三块土地,任由各自发展去了。

总之一句话,只要三个人不投降,表面上还是大景的地盘就行。

话说这刘宗淼,在北方边境藩镇化以后,梁玉成肯定是不会放他这样的人才回归朝廷。

加上他是梁玉成结拜兄弟这层关系,已经不再管什么文官或是武官了,直接就让他做了枯州将军。

枯州将军,有一个副将,名韩林,是梁玉成安排过来的人。

虽不算与刘宗淼太过贴心,但平时在关系上也算过得去。

凡是军务上的大事情,韩林从来都是对刘宗淼言听计从。

至于向不向梁玉成打个小报告什么的,也都是无从查起。

枯州将军与节度使不一样,可不管枯州的民政,民政的事情自然是归当地的刺史管辖。

当然刺史是朝廷任命,实际上则是梁玉成的人。

因为是他推荐的,并且节度使管辖的州郡都不向朝廷交税。

尽管如此,在大景范围内,文官无论是在藩镇还是在其他地方,官员在形式上是可以自由流动的。

也就是说,只要你有门路,你可以从枯州这种苦穷的地方调到其它州郡。

就算是你调到京城任职,只要有朝廷圣旨,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用梁玉成的话说,军务之事花钱甚多,能不向朝廷要钱已经算是不错了。

而实际上,这三个藩镇,每年都会向朝廷哭穷。

而朝廷也不吝啬,都会多多少少意思一点。

如果想多要那是不可能滴,因为朝廷这边也要养自己,养官僚,养军队。

比如周王宋襄的江南大营,五万之众,烧起钱来,那可不是一般的多。

大景的北方不安生,南方,特别是西南也不平静。

靖州西部早就有叛乱,叛军时多时少,时攻时停,一直都是个祸患。

只因地处偏远,造成的影响又不大,朝廷也就以息事宁人,花钱安抚为主。

所以,大景朝廷也不好过,能维持现状已经算是谢天谢地了。

刘宗淼有一个习惯,军务上的事情,他尽量都亲力亲为。

有时候他可能就是一个小兵,藏匿在边军之中。

此时刘宗淼正作为一名斥候,在黑狼峡要塞向西北方向二十余里的地方。

他已经在外面风餐露宿了十几天,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

别说是被正常人看见了,就是一匹狼贴着脸看他,都能吓出个狼胆来。

主将在外围从事冒险行动,这在军中可是大忌。

万一死了则军心不稳,甚至会有全军覆没的可能。

可刘宗淼就是不信这个邪,他是懂得副将韩林的军事能力的,也知道自己统领的枯州军怎么打仗。

枯州军在手里调教这三五年,无论是训练,行军,进攻,防守,还是后勤调度,都柔顺丝滑。

刘宗淼自认为就算是自己不在大纛之下,应付个五万人级别的阵地战役,都不是多大的问题。

更何况,枯州这个地方。

一边是西域胡人,一边是实力不怎么强的昌国。

能实打实拿出五万人出来打仗的,几乎就是天方夜谭。

草丛之中,一个小斥候走过来。

手提一只大兔子,后背的装箭矢的匣子哗哗作响,喘着气说道:

“刘常大哥,你说的不错唉,那地方真有兔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哈哈哈,我当然知道了,守窝待兔嘛!”

“守窝待兔,刘大哥果然厉害。”

刘宗淼拍了一下小斥候的肩膀,突然严厉地说道:

“小萝卜,我告诉过你多少次了,弩箭匣子要想办法固定好,别发出响声,

平时要养成好习惯,战场上才能不流血。”

小萝卜挠了挠耳朵,笑嘻嘻地说道:“哦,刘大哥,我又忘了,该打,我真该打!”

“你去把兔子杀了,把肉撒些盐巴,用绳子穿好。”

“知道了,刘大哥,吃生肉干嘛!这个我懂。”

刘宗淼抓紧一把枯草,右脚猛地一个蹬地,倒滑了一丈多远。

刚好倒在小萝卜身上,他顺势捂住了小萝卜的嘴巴。

“小萝卜,别出声,有马蹄声。”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