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郁珩回家后便直奔卧室,当他从抽屉里找到余年送他的东西时,有些意外地勾起唇角。
宝宝:到酒店啦!
宝宝:【图片】
宝宝:独享豪华双人大床房!
诡计多端的老男人:另一半出租吗?
宝宝:不要,我今晚一个人睡!
宝宝:礼物你看到了吗?
诡计多端的老男人:看到了。
宝宝:怎么样?合适吗?
诡计多端的老男人:有一点小,不过能穿。
宝宝:哪里小了?你也不胖啊?我算着你的衣服尺码买的。
余年发完这句话,就接到了柳姨的电话,问他到了没,让他去家里吃个饭。
余年正准备出发,就看到秦郁珩回了消息。
诡计多端的老男人:要穿上给你看看吗?
余年脸色瞬间红了。
宝宝:老流氓!
诡计多端的老男人:我只是想展示你送的礼物。
诡计多端的老男人:难道你送我内裤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余年气得退出了聊天框,打算先晾他两分钟。
但一路还是红着脸下楼,打了了网约车在路边等。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下心跳,还是没忍住。
宝宝:那,你拍给我看看。
宝宝:不是想占你便宜,我就看看是哪里不合适。
不一会儿,车就停在了路边,余年刚刚上车,手机上的消息也来了。
诡计多端的老男人:【图片】
余年只看了一眼就迅速盖住手机,脸上像是被灼烧过一样,都要熟透了。
他悄悄瞥了前排司机一眼,偷感十足地顺带把手机音量也放小了。
虽然只是一张图片,但他总有一种在大庭广众之下放钙片的感觉。
不过秦郁珩身材比钙片里的主角好多了。
内裤也好像确实小了,不是因为腰身太粗,是......
余年晃了晃脑子,清空了下黄色废料。
他把那张图片保存下来,随后从聊天记录里删除。
宝宝:也就一般般吧。
宝宝:没觉得哪里有问题。
宝宝:男人还是不要太自信了。
宝宝:[小猫摇头]
对面沉默片刻,又发来消息。
诡计多端的老男人:年年,等你回来。
“!!!”
牛头不对马嘴的一句话,却让余年心中警铃大作。
他、他什么意思,不会是他想的那样吧?
余年抿唇,面色十分凝重,心里却慌得一批。
他现在说两句好话补救一下还来得及吗?
不对,秦郁珩可是答应过他的,给他足够的时间适应,没有他的允许,秦郁珩是不能做过分的事的。
不怕,优势在我,节奏在我。
余年这么想着,觉得自己又行了。
这么多年过去,福利院还是没怎么变,门口的大字都有些掉漆,余年还没下车,就看到柳姨站在风里遥望。
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暖流,与酸涩交织。
他快步跑过去,抱住眼前的女人,“柳姨,我回来了。”
女人的身形单薄瘦削,眼神柔和,轻轻拍他肩膀,“年年长高了,也比以前结实了。”
“在外面上学累不累?”
余年摇摇头,眼眶有些泛红,笑道:“柳姨,外面冷,我们先进去吧。”
“哎,好,咱进去说,年年都饿了吧?”
“我给你做了你爱吃的糖醋排骨和鱼汤,一会儿多尝尝......”
柳姨作为福利机构的院长,大半辈子都奉献给了福利院,她没有结婚,也没有买房,平时工作在一间专门的办公室,住所是福利院分配的一个小套间。
余年看着屋内的陈设摆件,颇有些怀念。
“你这一走,很难才回来一次,想让你多留几天吧,可我也知道你那酒店住起来太破费了,”柳姨一边拿出碗筷,一边絮絮叨叨地说,“不过能看到你从这里走出去,把自己养得好好的,就是不回来,我心里也高兴。”
余年帮忙盛饭,随后坐在她身边,“柳姨,你不用担心我,我今年赚了好多钱呢!”
“你要是不嫌我烦的话,今年我也想多待一会儿,陪陪你。”
柳姨笑眯眯道:“我一个老太婆有什么好陪的,你自己看着安排就是了。挣钱了就自己多存点钱,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有点钱就到处捐,可你也得顾着点自己不是?”
余年知道她是关心自己,并不反驳,只一味点头。
柳姨给他盛了碗鱼汤,浓白滚烫的鱼汤散发着香味,一碗下去能熨贴人心。
“跑一天受冻了没?喝点鱼汤暖暖。”
余年捧起碗,笑容十分乖巧,“谢谢柳姨,我在外面可想念你做的鱼汤了。”
“外面食物不好吃?”
余年摇头,“只有柳姨做的菜,才有家的感觉。”
柳姨笑嗔他一眼,“就会说这些让我开心。”
“我上次帮你打听了那个孩子,她过两年也要小升初了,老师说她品学兼优,是个好孩子,就是太懂事了,总不好意思开口要钱。”
柳姨说的是一个本地农村的小姑娘,父母意外去世,小姑娘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苦。
余年偶然得知这个事情,偷偷去看过。
腿脚不便的老人佝偻着背缩在破旧黢黑的小房子里,隆冬腊月里,阳光照不进昏暗的房间,破败的木板门遮挡不住风霜,而她的眼神,浑浊无光。
余年当时突然想到了去世的外公,心里觉得难受得紧。
当时也是头脑一热,仗着直播刚起步,又有些打工存下的钱,考察了一番这家人的品性,便决定资助那个小孩上学。
义务教育阶段学费自然不用担心,可要托举一个孩子学习,所需要的可不只是那点学费。
偶尔他还会给这家人寄点东西回去,不算什么贵重的东西,可能是一盏小台灯,也可能是一些衣服。
资助之后,他才意识到要坚持下去,要想做好这些对他而言其实还是有些勉强的。
可余年没想过放弃,他也没什么救世主情节。
他只是太懂那种孤立无援的感觉了。
如果当初像他这么大的时候,有人能拉他一把,他的童年应该也会好过很多。
好在那个小姑娘很争气,老师说她成绩很好,以后考进县城里不成问题,加上余年有时候会寄一些物资捐赠,小姑娘的奶奶日子也跟着好过了不少。
余年喝了一口暖胃的鱼汤,闻言点头,“只能让老师多费心注意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