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 > 第63章:赵无痕的测试

京兆府尹的衙门外,几个差役正押着一个烂醉如泥的身影,那人脚步踉跄,正是赵家那位出了名的不成器孙少爷,赵无痕。

他嘴里还含糊不清地嘟囔着:“三等米……嗝……罪减一等……你们……你们等着……”

赵府内,气氛骤然紧张。

一名下人连滚带爬地冲进赵海陵的书房,声音都带着哭腔:“老太爷!不……不好了!无痕少爷……他,他当街纵马,惊扰了都察院李御史的官轿,被……被京兆府的差役给抓走了!”

赵海陵正临摹着一幅前朝书法,闻言,手中狼毫微微一顿,一滴浓墨在宣纸上迅速晕开,形成一个刺眼的墨点。

他眉头紧锁,缓缓搁下笔:“慌什么!天塌不下来!具体怎么回事,仔仔细细说清楚!”

那下人喘着粗气,将事情的原委慌忙说了个大概。

赵海陵听着,脸色愈发阴沉。李御史是朝中有名的犟驴,刚正不阿,油盐不进,此事怕是难以善了。

他正盘算着要动用赵家所剩不多的哪几层关系去疏通,却听那下人又哆哆嗦嗦地补充了一句:“老太爷,无痕少爷……他被抓的时候,还一个劲儿地嚷嚷,说他买了翰林粮庄的三等米,就算犯了天条,也能罪减一等,让京兆府的人别不识抬举……”

“什么?!”赵海陵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

翰林粮庄?罪减一等?

那张贴在皇城边上的告示,内容荒诞至极,尤其是那最后一条,简直是将大盛王朝的律法视同儿戏。赵海陵本以为那不过是某些人哗众取宠的噱头,可此刻,听闻自己那不争气的孙儿竟也牵扯其中,还以此为最后的救命稻草,他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

他想起翰林粮庄就开在赵家那块是非之地,更想起前些时日,宫里那位送来的那封只有四个字的密信——“静候佳音”。

难道……这看似荒唐的告示背后,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玄机?

赵海陵的眼神闪烁不定,心中盘算着。赵家如今的境况,已经不起任何大的折腾了。但,倘若这“罪减一等”真有其事,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对他风雨飘摇的赵家而言,或许,会是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

“你先下去。”赵海陵挥了挥手,声音已经恢复了平日的镇定,“派人去京兆府那边盯着,但切记,不要声张,也无需使银子打点。老夫倒要看看,这翰林粮庄,究竟有多大的神通,敢放出如此狂言。”

他决定赌一把。就用他这个不成器的孙儿,来试试这“罪减一等”的真假虚实。

京兆府内,府尹大人正对着赵无痕的案子愁眉不展,头疼不已。

当街纵马,惊扰御史,这罪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坏就坏在这赵无痕醉酒之后,嘴里不停念叨的那句“罪减一等”。

“罪减一等?荒唐!”府尹大人将惊堂木拍得“啪啪”作响,“本官审案数十年,大盛律例翻遍了,也从未听闻有此等说法!这赵无痕莫不是得了失心疯,在这里胡言乱语?”

底下堂官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人小心翼翼地躬身回道:“大人,据外面传闻,城南那家新开的翰林粮庄,确实张贴过此类告示,说购买其三等米者,无论犯下何罪,皆可减免一等。只是……只是此事太过骇人听闻,匪夷所思,不知其真假。”

“岂有此理!”府尹大人气得吹胡子瞪眼,“光天化日之下,竟有此等公然藐视国法的言论!若是不严加查办,我京兆府的颜面何存?皇家的威严何在?”

话虽如此,但这事毕竟牵扯到一个名不见经传却又透着诡异的“翰林粮庄”,背后水深不知。府尹大人思忖再三,还是不敢擅自做主,只得将案情整理成册,连夜向上峰,也就是刑部递了上去。

刑部尚书接到这份火急火燎的卷宗,也是大感错愕。

他仔仔细细将那份关于“罪减一等”的描述看了足足三遍,眉头拧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这翰林粮庄到底是何方神圣,竟敢放出如此狂言?难道,是某一位皇子在背后撑腰,意图不轨?

此事非同小可,刑部尚书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召集几位心腹侍郎,连夜共同商议。

一时间,这桩因纨绔子弟醉酒纵马引发的小小治安案件,竟在官场上层激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暗流涌动。

消息自然也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三皇子府上。

“罪减一等?赵无痕?”三皇子听完林建的禀报,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一抹毫不掩饰的狞笑,“好啊!真是太好了!妙极!本皇子正愁抓不到那翰林粮庄的把柄,没想到这赵无痕倒是自己送上门来了!”

王腾在一旁忙不迭地接口道:“殿下英明神武!这定是那粮庄平日里吹嘘过头,如今被人拿来当真,看他们如何收场!只要坐实了他们欺世盗名之罪,咱们就能……”

“不!”三皇子摆了摆手,打断了王腾的话,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本皇子倒要看看,他们是不是真有这个通天的本事!林建!”

“臣在!”

“你立刻派人去给京兆府和刑部那边递个话,让他们务必秉公办理,绝不能让这赵无痕因为几句醉后的疯话就轻易脱罪!”

他顿了顿,嘴角那抹笑意更冷了几分:“本皇子要亲眼看着,这所谓的‘罪减一等’,是如何变成一个天大的笑话!届时,本皇子不仅要将那翰林粮庄的招牌砸个稀巴烂,还要把背后那个装神弄鬼的缩头乌龟给揪出来,碎尸万段!”

与此同时,二皇子府邸内,气氛却是一片凝重,与三皇子府的幸灾乐祸截然不同。

“什么?赵无痕被抓了?他还嚷嚷着‘罪减一等’的事?”二皇子听到探子传回来的消息,急得在书房里团团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坏了坏了!这下可如何是好?恒文,这事要是闹大了,惊动了父皇,父皇一旦追查下来,咱们岂不是……岂不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杨恒文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悠哉地品着杯中的香茗,仿佛外界的风雨都与他无关,丝毫影响不到他。

“殿下莫慌。”他轻轻放下茶杯,声音平稳得听不出任何波澜,“这赵无痕,不过是咱们投石问路的一颗石子罢了。”

“石子?”二皇子闻言一愣,有些不解。

杨恒文嘴角勾起一抹浅浅的弧度:“我们这三等米‘罪减一等’的特权,既然已经挂出去了这么久,总得有第一个人来试试它的成色,验验真伪。这赵无痕,自己不知死活地撞了上来,岂非正中下怀?”

“你的意思是……”二皇子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难以置信,“这……这也是你计划之中的?”

“谈不上计划,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杨恒文淡淡道,“殿下,这出戏,才刚刚拉开序幕。也是时候,让皇城里某些自作聪明的人看看,我们这翰林粮庄的‘特权’,究竟是真是假了。”

二皇子看着杨恒文那副智珠在握、一切尽在掌握的神情,悬着的一颗心稍稍放下了一些,但眉宇之间的忧色并未完全散去。他总觉得,杨恒文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自己,似乎连棋盘的全貌都还未曾看清。

几番周折,赵无痕的案卷,最终还是被层层上报,送到了大盛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鸿禧皇帝的御案之上。

灯火通明的御书房内,鸿禧皇帝捻着那份薄薄的奏折,眉头微蹙。

奏折上,京兆府尹和刑部尚书的措辞都极为谨慎小心,但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对“罪减一等”此等奇谈怪论的难以置信与请示圣裁之意。

“翰林粮庄……罪减一等……”鸿禧皇帝的指尖在奏折上“翰林”二字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细微的声响。

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杨家那个看似早已深居简出,不问世事,实则对朝局仍有莫大影响力的老太君的身影。会是她吗?她究竟想做什么?

随即,他又想到了自己先前派人送去赵家的那四个字——“静候佳音”。

难道,这所谓的“佳音”,竟是以如此离经叛道、挑战皇权的方式出现?

这翰林粮庄的背后,究竟是谁在主导?是真的有通天彻地之能,还是在故弄玄虚,借此试探朕的底线?

鸿禧皇帝的目光深沉如海,叫人看不透他此刻心中所想。他清楚,自己对此案的任何一个批示,都可能在朝堂之上,乃至整个大盛王朝,引发一场难以预料的轩然大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