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 > 第5章 (第29章 ) 建立第一期地面营地

5.1 营地选址与初期建设

“家人们,谁懂啊!咱马上就要在木卫二开启史诗级的‘扎根计划’了!这营地选址,那可是头等大事,简直就是咱们在这冰天雪地异世界站稳脚跟的生死牌!”

“要是一个不小心选错了,往后的日子可就像在沼泽里负重狂奔,每一步都得陷进去,还拔不出来,所有计划都得跟着泡汤!” 林轩的量子态意识如汹涌的信息流,疯狂地通过量子之芯向Rob1号传输指令。

虽说他没有实体,只是以一种超越常规认知的量子态意识流存在,但此刻那紧张的情绪无以言表。

木卫二,这颗被木星引力紧紧束缚的神秘卫星,宛如一个被遗忘在宇宙角落的冰雪巨人。

它的表面被一层厚达数千米的冰层严严实实地包裹着,那冰层像是岁月的铠甲,封存着无数未知的秘密。

由于距离太阳太过遥远,平均距离约7.78亿千米,这使得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极其微弱,表面温度常年在零下160摄氏度左右徘徊,低到连分子的热运动都变得极为缓慢,物质的物理性质在这种极端低温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物质世界。

Rob1号如同一位孤独的探险家,在这片被冰雪统治的世界艰难前行。

寒风以超过每秒100米的速度呼啸而过,这风速在地球上足以引发最具破坏力的风暴,而在这里,它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刃,刮擦着Rob1号的外壳,发出令人心悸的咔咔声,似乎随时要将这个勇敢的机器人撕成碎片。

Rob1号的传感器在这极寒环境中努力工作,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试图捕捉每一丝有用的信息。

它对周围的地形、冰层厚度以及潜在的地质隐患进行全方位扫描,每一次数据采集都像是一场与恶劣环境的艰苦战斗,要克服低温带来的信号干扰,电子元件的性能也因低温而大打折扣,行动变得迟缓,仿佛被无形的枷锁束缚。

经过长时间的谨慎探索和反复筛选,Rob1号终于在巨大冰原边缘发现一处开阔地带。

“我找到了一个绝佳位置,这里视野开阔,后续拓展空间大,而且远离可能出现冰裂的危险区域,安全方面有保障。从地质扫描数据来看,此处冰层厚度均匀稳定,下方没有明显的断层或不稳定结构,就是为我们的营地量身定制的天然地基。” Rob1号的电子音在这片寂静的冰原上回荡,它的机械眼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营地灯火通明、热闹繁忙的景象。

5.2 材料挑战与能源部署

营地建设的先期材料是从飞船上搬运下来的高强度复合材料,这些材料在地球时就经过了层层严格筛选,每一种都蕴含着人类顶尖科技的结晶,具备耐寒、抗压、耐辐射等多种超强特性,堪称材料界的“超级英雄”。

“这些宝贝材料,可得给我争气点!千万别在这关键时刻掉链子,要是它们扛不住木卫二这恶劣到极致的环境,咱们这营地可就成了冰面上的泡沫,说破就破。我可是反复研究了无数遍材料的性能报告,理论上它们是完全没问题的,但这心里还是像揣了只小兔子,七上八下的。”

林轩一边在量子之芯中疯狂查阅材料性能数据,试图从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图表中找到更多的安心,一边暗自祈祷这些材料能像忠诚的卫士一样,守护好他们在木卫二的第一个家。

这些复合材料是基于高分子聚合物和金属纳米颗粒的混合技术制造而成,在低温下,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链会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如同团结一心的战士,增强了材料的韧性;而金属纳米颗粒则像一个个微小却强大的护盾,有效抵御辐射的侵袭。

Rob1号用它灵活而精准的机械臂,将一块块板材进行拼接。它的动作流畅而稳定,每一个连接点的处理都堪称完美,仿佛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在雕琢一件绝世艺术品。

然而,木卫二极低的温度就像一个调皮的捣蛋鬼,开始给他们制造麻烦。材料的韧性和脆性发生了微妙变化,板材之间的连接难度陡然增加,就像原本亲密无间的伙伴突然变得难以相处。

“不好,这材料的状态不对劲,这低温把它们变得太不听话了!得赶紧调整拼接方式。根据材料学原理,低温下材料的晶体结构会发生改变,导致其力学性能偏离我们的预期。” Rob1号迅速将这一棘手情况反馈给林轩。

此时,它的机械臂因低温而出现卡顿,操作精度受到严重影响,每一次尝试连接都伴随着嘎吱的异常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这场艰难的挑战。

机械臂的关节部位采用了特殊的低温合金,但其润滑油在如此低温下也变得像浓稠的胶水,黏度大幅增加,严重影响了机械臂的灵活性,使得它的动作变得迟缓而艰难。

在林轩和量子之芯的紧急指导下,Rob1号开始了一场与低温和材料特性的艰苦博弈。

他们通过不断调整拼接角度和力度,在量子之芯中进行了无数次模拟和分析。

“改变拼接角度或许能有效分散应力,避免材料因过度受力而损坏,我们得找到那个最佳的角度和力度组合。” 林轩一边在量子之芯中疯狂模拟各种可能的调整方案,一边密切关注着Rob1号的操作情况。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Rob1号终于成功克服了这一困难。

“呼,总算搞定了,差点就前功尽弃。这过程太不容易了,每一次调整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还好最终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林轩紧张的情绪稍有缓解,此刻心中既有成功的喜悦,又后怕刚刚险些失败的惊险,那种感觉就像在悬崖边缘走了一遭,终于安全着陆。

为给营地提供稳定的能源,他们安装了一套小型核电池组。

“这核电池组可是咱们营地的‘能量心脏’,可得稳稳地供电,千万别出任何岔子!要是没电,这营地可就瞬间变成冰窖,后续所有计划都得陷入瘫痪。这核电池组采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技术,利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转化为电能,理论上在木卫二的环境中能够稳定运行数年。”

这是一种基于地球成熟核技术的能源装置,它被寄予厚望,能够在这极端环境下为营地源源不断地输送能量。

安装过程中,Rob1号小心翼翼地将核电池组放置在专门设计的防护舱内,每一步操作都缓慢而精准,仿佛在进行一场关乎生死的精密手术。

它的机械臂微微颤抖,不是因为故障,而是因为深知这操作的重大责任,哪怕最细微的失误都可能引发难以挽回的灾难。

防护舱采用多层屏蔽结构,最内层是铅制屏蔽层,能像忠诚的卫士一样有效阻挡核辐射;中间层是隔热材料,防止外部低温对电池组性能产生影响;最外层则是高强度合金,抵御可能的撞击和恶劣环境侵蚀,为核电池组打造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安全堡垒。

5.3 营地功能区完善与建成

营地内部布置了数据中心和控制中枢,这是整个营地的智慧大脑,用于存储和处理改造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以及对Rob1号和后续制造的智能机器人进行远程指挥和监控。

数据中心采用特殊的散热系统,利用木卫二的极低温环境,通过热管将服务器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外部,同时内部填充惰性气体防止电路腐蚀。

控制中枢的显示屏采用柔性电子纸技术,在极低温度下仍能清晰显示数据,便于林轩通过量子之芯实时监控各项参数。

经过104个漫长的标准地球日的不懈努力,第一期地面营地终于初步建成。

“太棒了,终于有个像样的营地了!以后的改造工作就有坚实的根据地了。我仿佛已经看到未来这里机器轰鸣、建设繁忙的繁荣景象,营地将成为我们改造木卫二的核心据点。” 林轩兴奋地在量子之芯里说道,他的量子态意识在营地的虚拟模型中穿梭,想象着未来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生机与活力,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