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都墓王 > 第18章 黄肠题凑

帝都墓王 第18章 黄肠题凑

作者:异世狂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1 09:43:02 来源:小说旗

我之所以要选择五铢钱这个点位下手,是因为从这个点位打盗洞的话可以直达主墓室的墓顶,甚至最好的情况,打通盗洞后正下方就是棺椁所在的位置。

并且从这个点位下墓,可以避开墓里大量的机关陷阱,这个盗洞出现显然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绝对是建国以前的事情,当时ZF还没有发现刘秀这个陵墓。

在ZF没有对陵墓进行保护的情况下,盗墓贼还没有得手,除了那个让盗墓贼称之为噩梦的黄肠题凑,我想不到有什么别的原因。

当然除非是ZF谎报情况,但是这样的概率很低,如果刘秀墓真的被盗了,早就有人主张抢救性挖掘了,毕竟建国以后规定,王陵大墓只有被盗掘或者有地震一类坍塌损毁的风险,才可以进行抢救发掘,不然王陵大墓是不会被主动挖掘的。

现在既然ZF没有打开陵墓,那么就说明,刘秀墓还没有被盗。

黄肠题凑是古代的一种特殊的葬制,主要流行于秦汉时期,尤其在西汉中期达到鼎盛,东汉后期逐渐消亡。它是帝王陵墓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极高的等级和尊贵。

“黄肠”指的是柏木的黄心,因颜色黄且形状像肠子而得名。

“题凑”表示木头的头部向内堆放的墓葬结构。

这些柏木条通常层层平铺、叠垒,形成一个框形木围墙,围绕在梓棺的周围。

黄肠题凑最早出现在《汉书·霍光传》中。

河北石家庄市小沿村的张耳墓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黄肠题凑陵墓。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木材资源的减少和防盗的需要,黄肠题凑逐渐被砖石结构所取代。

北京大葆台出土的汉墓,由根柏木组成,规模宏大。

江苏大云山江都王刘非墓和山东定陶王刘康墓:展现了当时的丧葬文化。

海昏侯刘胥的墓葬:使用856根2000年树龄的金丝楠木,是规模最宏大的黄肠题凑墓葬之一。

黄肠题凑之所以难被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用料坚固:黄肠题凑通常使用柏木,这种木材坚硬耐用且耐腐蚀。例如,大葆台西汉墓的棺椁由根柏木组成,木材总量约122立方米。柏木的耐腐蚀性和防火性能都很强,使得盗墓者难以破坏。2.工艺严谨:黄肠题凑的制作工艺要求极高,木材需经过多次烘干处理,表面打磨光滑,确保各层之间严丝合缝。这种工艺不仅增加了结构的坚固性,也使得盗墓者难以进入。3.结构设计巧妙:黄肠题凑的结构设计使得盗墓者难以找到破绽。其四周由多根柏木枋组成,枋与椁室壁板垂直,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

4.环境因素:黄肠题凑常建于深山老林,环境险峻,交通不便,增加了盗墓的难度。

但这些只能防住普通的盗墓贼,而防不住我,对于黄肠题凑破解的方法,我们发丘一门早有涉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