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棠枝醉君怀 > 第一卷 第7章 初回宫

棠枝醉君怀 第一卷 第7章 初回宫

作者:蓝色风暴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21 10:55: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苏明棠不敢深思,也不愿深思。

今日,她的精神好了许多,萧承烨见她面色稍霁,便将自己身边得力的宫女玉兰调拨过来伺候。

“你好生歇着,莫再着凉。”

他临去上朝前,丢下这么一句硬邦邦的话,却破天荒地补了一句,“午后若是无雨,便让玉兰扶你到殿外透透气。”

这是三年来,他第一次准许她踏出这囚笼般的殿门。

苏明棠垂眸,掩去眼底的复杂情绪,低低应了声:“是。”

萧承烨日有所思地看了她一眼,转身离去,龙袍的衣角在门槛处划过一道冷硬的弧线。

养心殿内。

萧承烨端坐于龙案之后,面色沉凝。

殿内香炉里燃着上好的龙涎香,烟气袅袅,却驱不散他眉宇间的郁色。

他手中正捏着一封密折,来自江南道的御史。

折子上赫然写着黎家子弟仗势欺人,强占族田,鱼肉乡里等数条罪状,桩桩件件,触目惊心。

“砰!”萧承烨将密折重重掷在案上,俊朗的眉峰蹙起,眸中闪过一丝厉色。

黎家,仗着太后与皇后的势,行事越发张扬跋扈,简直不将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他登基时日尚短,根基未稳,处处受制于太后。

黎家这颗毒瘤,是该好好敲打敲打了!

让他们明白这大周的江山,究竟是姓黎,还是姓萧!

他正思忖着如何寻个由头,既能整治黎家,又不至于立刻与太后撕破脸皮,殿外忽然传来赵鞍略带兴奋的通传声。

“启禀陛下!镇南将军虞如恩,已在殿外候旨!”萧承烨闻言,眉宇间的郁色一扫而空,龙心大悦,猛地从龙椅上站起:“快!宣他进来!”

赵鞍躬身应是,连忙小跑着出去。

片刻之后,一道欣长挺拔的身影,带着一身尚未散尽的沙场铁血之气,昂首阔步而入。

来人约莫二十三四年纪,面容英朗,剑眉星目,古铜色的肌肤在明黄宫灯的映照下,泛着健康的光泽。

正是萧承烨还是籍籍无名的皇子时,便与他交好的兄弟,虞如恩。

虞如恩在南疆浴血奋战五年,不久前刚刚传来大捷,平定了为祸多年的南蛮叛乱。

萧承烨龙颜大悦,当即下旨,将其调回京中,委以重任。

“末将虞如恩,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虞如恩单膝跪地,声如洪钟,行的是武将觐见君王的大礼。

“如恩快快请起!”萧承烨几步上前,亲手将他扶起,上下打量着他,感慨道:“五年不见,你倒是越发沉稳干练了,只是这风霜,也在你脸上留下了痕迹啊!”

虞如恩爽朗一笑,抱拳道:“为陛下分忧,为大周开疆拓土,末将万死不辞!些许风霜,算得了什么!”

“好!说得好!”萧承烨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朕早就命御膳房备下了好酒好菜,就在偏殿,今夜你我兄弟二人,定要不醉不归!明日,朕再为你大排庆功宴,犒赏三军!”

患难与共的情谊,最是珍贵。

如今他虽已是九五至尊,但与虞如恩之间的兄弟情分,却丝毫未减。

虞如恩闻言,眼中也闪过一丝暖意,他与萧承烨自幼相识,情同手足。

他爽朗一笑,刚想说什么,目光在殿内逡巡一圈,带着几分熟稔问道:“对了,陛下,明棠姐呢?不如将她也一并叫上,咱们三人,许久未曾这般聚过了。”

虞如恩口中的“明棠姐”,自然便是苏明棠。

当年萧承烨与苏明棠情意深重,虞如恩也是看在眼里的,私下里,他亦是称呼苏明棠一声“明棠姐”。

话音刚落,虞如恩猛地一顿,像是想起了什么,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补充道:“瞧末将这记性,在外征战五年,都糊涂了。如今,该称呼皇后娘娘了罢?”

他记得,五年前他离京赶赴南疆之时,陛下曾与他说过,待他凯旋归来,恐怕苏明棠早就成皇后了。

养心殿内的空气,在虞如恩话音落下的瞬间,陡然凝滞。

原本因君臣重逢而带来的些许暖意,刹那间被一股无形的寒流所取代。

伺候在旁的赵鞍,以及几名内侍宫女,几乎是同时屏住了呼吸,头垂得更低,恨不得将自己缩成一团,生怕被即将到来的雷霆之怒波及。

赵鞍更是吓得额头冷汗涔涔,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

虞将军啊虞将军,您这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苏明棠那三个字,如今在宫里,可是比阎王爷的名号还要禁忌!

萧承烨端着茶盏的手,几不可察地一顿,眸色深了深,快得让人无法捕捉。

他脸上的笑意未减,语气却淡了几分:“如恩,你常年在外征战,有所不知。”

他缓缓开口,声音平静无波,却透着一丝不容置喙的威严:“苏氏……她如今,已是朕的妃子了。”

一个“妃子”,而非“皇后”,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虞如恩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征战沙场多年,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不谙世事的毛头小子,瞬间便察觉到了不对劲。

这与他当年离京时听到的,可完全不一样!

萧承烨不欲在此事上多做纠缠,岔开话题道:“她这几日身子不适,染了些风寒,不宜吹风,便不叫她过来了。你我兄弟二人小酌,也是一样。”

虞如恩虽然满腹疑团,但也知晓皇家事多隐秘,不便深究。

他点了点头,强笑道:“是,末将听陛下的。”

只是那心头萦绕的疑云,却如何也挥之不去。

萧承烨见他不再追问,随即朗声笑道:“走,如恩,随朕去偏殿!今日,定要与你痛饮三百杯!”

虞如恩压下心头的疑惑,跟在萧承烨身后,向偏殿走去。

夜色,如同浓稠的墨砚,在宣纸般的苍穹上缓缓晕开,将白日里最后一丝微光也吞噬殆尽。

东宫之内,烛火摇曳,映照着苏明棠略显苍白的脸庞。

她手中捧着一卷泛黄的古籍,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心头那股莫名的悸动,自午后便开始滋生,此刻愈发强烈,像是有无数细密的针尖,在轻轻刺着她的神经。

玉兰说去小厨房取些她新做的牛乳菱粉糕,已经去了快一个时辰。

这点心,便是做得再精细,也不至于耗费如此之久。

更让她不安的是,萧承烨,竟也未曾如前几日那般,在夜深之前踏入这东宫偏殿。

往日里,即便再不情愿,他也会在处理完政务后过来“看顾”她,仿佛是一种例行公事,又或是一种监视。

可今夜,一切都透着诡异的平静。

“玉兰?”苏明棠轻唤了一声,声音在空旷的殿内显得有些飘忽。

无人应答。“玉兰!”她又提高了几分音量。

依旧是一片死寂,只有烛火偶尔爆开的“噼啪”声,以及窗外不知名的秋虫低低的悲鸣。

苏明棠蹙起了眉头。

一种不祥的预感,如同冰冷的藤蔓,悄然爬上心头。

她放下书卷,起身,随手拿起搭在屏风上的一件素色披风裹在身上。

推开殿门,一股夹杂着泥土与腐叶气息的凉风扑面而来。

庭院中,一片漆黑。平日里那些悬挂在檐下、廊道的宫灯,此刻竟一盏也未曾点亮。

这深宫之中,任何一点反常,都可能预示着风暴的来临。

苏明棠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她强自镇定,扶着廊柱,一步步向外走去,试图寻找玉兰的踪迹,或是任何一个活人的气息。

“玉兰?赵鞍?”她压低了声音呼唤,唯恐惊动了什么。

回答她的,只有夜风穿过枯枝败叶时发出的“沙沙”声响。

这东宫,仿佛成了一座被遗弃的孤岛,与世隔绝。

就在她行至庭院中央,几乎要被这无边的黑暗与寂静吞噬之时,一道黑影,突兀地从假山后转了出来!

苏明棠心头一紧,几乎要惊呼出声,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戒备地盯着那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