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乾杀猪匠 > 第四十六章 民告官

大乾杀猪匠 第四十六章 民告官

作者:乱世浮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1 11:47:23 来源:小说旗

“恩公!快请进!”严勇和妻子卢氏一眼便认出了武安君,眼中满是惊喜与感激,赶忙热情地将他迎进屋内。

武安君踏入屋子,目光敏锐地捕捉到卢氏嘴角残留的血迹,不禁微微皱眉,带着关切与疑惑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了隐匿自己的行踪,武安君平日里极少与村里其他人往来,村民们仅仅把他当作严勇偶然结识的一个采药人,对他的真实身份一无所知。

“悔不听恩公之言,才有今日这大祸啊……”严勇长叹一声,满脸懊悔与悲愤,随即将之前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从头到尾详细地跟武安君讲述了一遍。

说完,他还特意叮嘱卢氏到屋外去守着,以防有旁人听到他们的谈话。

“我打算明日就去找那于浩正,跟他做个了断!”严勇咬着牙,眼神中透露出决绝,事到如今,他觉得唯有与于浩正拼个你死我活,才能解心头之恨,为自己和家人、乡亲们讨回公道。

“不妥!若是你在事情刚起的时候就去动手,或许还有几分胜算,也不至于有太大麻烦。可如今,情况不同了。现在只要于浩正一死,衙门肯定第一个就会来抓你。毕竟从今天这件事之后,只要于浩正出了事,你必定是最大的嫌疑人。”武安君对衙门捕快办案的思路和手段了如指掌,他神色凝重,耐心地向严勇解释道。

一旦发生命案,衙门的常规做法就是先将所有有嫌疑的人全部捉拿归案,然后再逐一进行走访问话,仔细核对案发时间和相关线索。

当初窝台之死,林明就是用这种方法,轻易地锁定了武安君。后来,林明又想用同样的手段来陷害武安君,这种办案流程看似毫无破绽,实则存在诸多漏洞。

所以,别说严勇亲自去杀于浩正,就算现在于浩正被别人杀死了,要是衙门找不到真正的凶手,最后也肯定会拿严勇去顶罪。

“那我该怎么办?还请恩公给我指条明路!”严勇听完武安君的分析,顿时觉得眼前一片迷茫,无奈之下,直接“扑通”一声跪倒在武安君跟前。

此刻,他满心绝望,只能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武安君身上,盼着他能帮自己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明天,你就带着妻子和孩子去县城告状。当然,这过程中肯定会吃些苦头,但性命无忧。另外,你找个机会把这个东西送给主簿曹大人,让他在县令大人面前为你美言几句。”武安君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掏出一锭黄澄澄的二十两银子,递到严勇手中。

“恩公,您已经帮了我太多,我怎么能再收您这么贵重的东西呢?”严勇见状,连忙推辞,他觉得自己受武安君的恩情已经够多了,实在不好意思再收下这沉甸甸的银子。

“于浩正一死,这酆水之上肯定还得有个巡检。你此举等于是早早向官府表明了忠心,曹大人看在银子的份上,自然会在县令大人面前帮你说好话。当然,以后这水面上的收益,你也得分出一部分给曹大人。”武安君耐心地向严勇解释着自己的计划。

他之所以看中严勇,就是因为严勇有本事,且为人正直。若是严勇能顶替于浩正成为巡检,那自己以后在这酆水之上,自然就能畅通无阻了。

“恩公,我实在做不出那勒索乡亲们的事啊!”严勇听了武安君的话,犹豫了起来。他心里清楚,这水面上的收益,肯定是要从家家户户的辛苦劳作中抠出来的,他实在不忍心对乡亲们下手。

“你不做,自然会有别人去做!我相信,你肯定会比其他人做得更公正。当年,在大乾统治的时候,一直都没有收过渔税。那是因为你们这些渔民在军中还有用处,官府常常征调你们去运输粮草物资。可如今不同了,北元官府用不着你们去运物资,自然就想着从你们身上收税了。这里面的门道,你要是想不明白,那干脆收拾东西,离开这里算了!”

武安君深知严勇的为人,他虽然有一身拳脚功夫,却心地善良,不愿意欺负乡里。这也正是武安君想要收服他的根本原因。

“从今日起,恩公但有吩咐,就算是赴汤蹈火,我也绝无二话!”严勇听了武安君的一番话,心中豁然开朗。他接过银子,对着武安君,在地上用力磕了三个响头,以此表明自己的决心。

虽然严勇不知道武安君的真实身份究竟是什么,但他心里明白,武安君如此尽心尽力地帮助自己,肯定是有所图谋。不过,他相信武安君绝非坏人,愿意死心塌地地追随他。

“好,我所求的,不过是在这水面上能行个方便。明天一大早,你就带着家人出发去县城,其他的事情,你就别操心了!”

武安君满意地点点头,看来严勇是个明白事理、知道轻重的人。如此一来,自己接下来就得去会会那于浩正,给他点颜色瞧瞧了。

话说那于浩正,抢了严勇的船后,并没有直接回家。他心里正得意着呢,想着要借着这个机会,挨个水寨巡视一番,让大家都见识见识他的厉害,以后乖乖地听他的话,按时缴纳渔税。

严勇的船十分显眼,不仅船身比一般的渔船要大上许多,而且船首还用醒目的红漆写着“严勇”二字,大老远就能认出来。于浩正揍了严勇,还把他的船给抢走了,这件事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整个酆水流域的各个水寨。

大家原本都指望严勇能出面收拾于浩正,让他收敛一些。可没想到,严勇在他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看来,以后大家只能老老实实缴税,不敢再有任何反抗的念头了。

于浩正哼着小曲,得意洋洋地一路划船回了家。他心里盘算着,明天就开始,再挨个寨子走上一趟。只要有哪家交不上渔税,就先拿寨主开刀,杀鸡儆猴,看谁还敢违抗他的命令。

苏晋最近的日子过得极为不顺,县尉秦蕴和捕头林明的死,让他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秦师珪最有出息的儿子秦蕴死在了泌阳县,他自然不会善罢甘休,直接上书到南京留守陈王完颜峤那里,要求彻查此事,严惩凶手。

秦师珪本就是投靠北元的带路党,北元朝廷为了树立榜样,向来对他颇为重视。这次,完颜峤直接下令,让苏晋限期破案,给秦师珪一个交代。

“妈的,我上哪儿去抓人啊?”苏晋心里郁闷极了,这案子其实并不复杂,明摆着是嫌犯武安君越狱后杀人。至于武安君为什么要杀秦蕴和林明,苏晋心里也一清二楚,肯定是因为柴向远的案子里面有猫腻。

但是,苏晋根本不敢把这层关系说出来。秦蕴都已经死了,他要是现在说秦蕴是因为勾结林明陷害武安君,才被武安君反杀,估计秦师珪能直接冲过来跟他拼命。

而武安君,不过是个普通草民,虽然有些才华,可在苏晋看来,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和前程,牺牲一个草民又算得了什么呢?

“叶捕头,你务必尽快将要犯武安君捉拿归案,回来伏法。否则,通判大人那边,我实在没法帮你说话啊!”苏晋摸着下巴,一脸愁容地对叶弘说道。

他心里清楚,这差事简直比登天还难,可又不得不给叶弘施压。叶弘听到这话,一张脸瞬间苦得像苦瓜一样。林明死后,苏晋就让他暂代捕头之职。

他心里明白,这哪是什么美差,分明就是个烫手的山芋。他的本事,连林明的一半都比不上,让他去大盘山里抓武安君,这不是要他的命嘛!

“大人,卑职最近身体抱恙,恐怕实在无法胜任捕头这一重任!”叶弘现在只想赶紧把这个烫手的锅扔出去,他可不想因为抓不到武安君,而丢了自己的小命。

“咳,叶捕头,本官这是赏识你,才把这重要的任务交给你。此事确实棘手,通判大人对此也有些不满。不过,你放心,只要你尽力去做,通判大人也不至于要了你的性命。你就咬咬牙,挺过去就好了!”苏晋赶紧安抚叶弘。

他心里也清楚,武安君抓不到,自己的考评肯定一塌糊涂,升迁更是想都别想了,只能继续在这泌阳县窝着。至于叶弘,等秦师珪来了,到时候让他当面打几顿板子,出出气,应该也就差不多了。

叶弘听了苏晋的话,心里更绝望了。他知道,那些板子可不好挨,搞不好自己这条小命就得丢在这上面。看来,自己得先跟壮班的兄弟们私下联络联络感情,到时候让他们下手轻点。

苏晋摆了摆手,示意叶弘可以退下了。他这些日子被各种烦心事搞得焦头烂额,只想赶紧眯一会午觉,好好休息一下。

“咚!咚!咚!”就在苏晋刚准备躺下的时候,一阵急促的鼓声突然响起,瞬间将他所有的睡意都驱散得一干二净。“去,把击鼓之人带到正堂!”苏晋无奈地扶了扶官帽,心中暗自叫苦。

这一天天的,净是些糟心事,他都快烦死了。根据朝廷律法,只有遇到重大冤屈之事,才可以击鼓鸣冤。一般的鸡毛蒜皮小事,只能递状子到法曹那里。

法曹处理不了的案子,再转给县尉。县尉处理不好的,最后才会交到县令手中。这才是正常的办案流程。

“堂下何人?为何击鼓,速速道来!”苏晋强打精神,正襟危坐在公堂之上,对着堂下跪着的一家三口高声问道。他心里默默祈祷着,可千万别再出什么大案子了,不然,他这县令的位置都不一定能保住。

“草民一家三口,乃是酆水边严家寨的村民。平日里,靠种田为生,农闲时,就在酆水上打点鱼,补贴家用。承蒙大老爷的庇佑,日子原本过得还算安稳。可如今,那巡检于浩正……”严勇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控诉着于浩正的种种罪行,尤其着重强调了于浩正强行收取每户八百文渔税的事。

实际上,于浩正是按照人头来收税的,严勇这么说,也是耍了个心眼。毕竟,寨子里一户有八口人的人家也有那么几家,这样说,更能凸显于浩正的贪婪和不公。

“咳,以民告官,当先领二十大板,你可知道?”苏晋感觉有些尴尬,当初于浩正跟他承诺,不仅不要衙门拨款,还能每年上缴衙门三十两的赋税,他这才上禀州府设立了这么个巡检司。

按照惯例,这么个巡检司一年可以从衙门支出大概三十两,这一来一去就是六十两的收入,他作为县令,自然是拿大头。

但是没想到这个于浩正这么狠,酆水两岸有十几个寨子,他这么搞不得收个二三百两银子?自然要惹得民怨沸腾。

“草民甘愿受罚,只求大老爷为酆水两岸的百姓做主!”严勇毫无惧色,直接将上衣脱下,露出结实精壮的上身。

苏晋见状,一挥手,两侧壮班的衙役立刻抡起棍子开打。严勇紧咬牙关,硬生生地承受着这二十大板,愣是一声不吭。苏晋心中不禁暗自佩服,心想这草莽之中果然藏龙卧虎,对严勇也多了几分好感。

“你先下去吧,传我命令,让于巡检明日来衙门,接受本官问询!”苏晋虽然心里对这件事有些不悦,但于浩正毕竟是他举荐的,也不好太过偏袒,打算先斥责一番了事。

“谢大老爷!”严勇赶紧跪地谢恩,随后蹒跚走出县衙正堂。他吩咐妻子带着孩子在县衙门口等候,自己则去求见主簿曹昉。

曹昉身为泌阳县的二把手,主簿之位举足轻重,自然不是严勇能轻易见到的。但是得了武安君的指点,先寻了书吏使了一角碎银子,自然就被带到了曹昉的公房门口。

“草民恳请曹大人搭救!”严勇往日里除了父母,从不轻易向人下跪。可如今为了讨回公道,也只能屈尊下跪,磕头行礼越来越熟练。

“且先说来听听!”曹昉伸手做出搀扶的姿势,严勇会意,将那锭二十两的银子悄悄递上。

曹昉一接手,便感觉到沉甸甸的分量,顺势将银子拢入袖中。他在主簿之位多年,对银子的重量十分敏感,立刻判断出这是一锭足两的二十两银锭。

二十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只要不是太过棘手的事情,他自然愿意出手相助。

“草民一直在酆水上讨生活,与那巡检于浩正……”严勇将与于浩正以往的恩怨情仇,以及昨日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详细道来。

“若是早些时日你来找本官,我自会跟县令大人进言,这巡检的差事说不定就是你的了。但如今事已至此,实在难以更改,本官实在是……受之有愧啊!”曹昉听出了严勇话里的意思。

虽说巡检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官,可毕竟是县令刚刚委任不久,他也不便过多干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